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球碳市場首例:深圳今年將管控公交、出租碳排

2014-04-23 00:47:15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昨日 (4月22日)宣布同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以下簡稱IFC)達成合作關系,雙方將在新產品開發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長江 鄧莉蘋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楊長江 鄧莉蘋 發自深圳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昨日 (4月22日)宣布同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以下簡稱IFC)達成合作關系,雙方將在新產品開發等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

同其他新興碳市場一樣,開市將滿一年的深圳排放權交易面臨交易不夠活躍的難題,而產品單一被視為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牽手IFC被相關方寄予厚望,通過新產品的開發、豐富可交易品種,進而推動碳市場更加活躍,顯然成為深圳市政府和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當下最渴望推進的工作之一。

去年國內先后開市的7個碳交易試點除了政府發放的配額之外,幾乎沒有其他可交易產品。面對深圳3年約1億噸的配額市場,如何進一步擴容同樣重要。

深圳市副市長唐杰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圳醞釀1年的移動排放源即公共交通碳排放將于今年納入管控體系,未來甚至有可能延伸至私家車領域。

IFC:將幫助深碳所設計交易產品

IFC系世界銀行集團成員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專注于私營部門發展的國際開發機構。相關負責人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IFC在歐洲有10年的排放市場運作經驗,成功產品包括交易支付擔保、環境與社會標準等。

對于此次合作內容及擬開發產品,雙方均未予詳細表述。IFC戰略投資局局長孫金平表示,IFC將動用全球資源和全球經驗,支持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及合作機構的碳排放交易產品設計,幫助開發排放權交易試點項目。分享信息、總結經驗教訓、形成意見建議,為中國開發合適的排放權交易產品和框架提供參考。

“品種多有助于交易量和流動性提升,對市場參與方的資金風險管控。當前深圳碳市場主要是政府劃定的現貨,從中獲取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們要設計更多的產品,讓相關方獲取更多的信息,有利于企業的發展規劃,了解其在市場的權責利——當然我們不是鼓勵投機。另外,我們希望幫助交易所的交易量實現增長,這就要從現貨基礎上跳出來,納入融資、投資、資本運作等內容,開發新產品。”IFC相關負責人表示。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總裁陳海鷗稱此次同IFC合作不涉及期貨產品,稱金融市場是深圳碳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對于此次攜手IFC,陳海鷗稱包括兩方面內容,一個是達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另一個是雙方簽署了一個實質性合作協議,即在開發新產品、IFC幫助深圳排放權交易所能力建設等領域,目前雙方正在研討具體要開發的產品。

深圳副市長:移動排放源今年納入管控

運行將滿1年的深圳碳市場正迎來首個履約期。

唐杰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對控排企業的核查工作基本完畢。他將深圳碳市場首個履約期定義為“考慮市場規范化程度和法治水平的重要基石”,稱這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按照深圳市政府的設計,2013~2015年,深圳共簽發約1億噸的配額,并且吸取了歐盟的教訓,即確立了碳排放配額可調整的制度。

唐杰介紹說,近期在做評估的時候發現去年的配額發放需要減少8%,主要原因是,去年深圳采取減少火力發電、增加水電、氣電供應的措施。

“政府可以知道全市電油氣供應量,控排企業消耗的電油可以通過供電局、‘三桶油’等單位核查,氣也是如此,另外一個就是工業增加值,企業先上報,我們再核查。”另外,唐杰對記者表示,將移動排放源——公交、出租車納入管控體系是今年深圳碳市場的重點工作之一,這個計劃已經籌備了1年,全球碳市場尚無先例。“如果對公交大巴和出租車的測算合理,私家車就可以按照這個模式來推。”唐杰稱,將私家車碳排放納入強制交易體系比限牌搖號更有效,該計劃是未來的一個方向,目前尚無執行時間表。

除了碳交易,深圳在節能減排方面亦有其他措施,如減少使用煤電、提供工業效率,以及公共交通大規模推廣和新能源汽車使用。

唐杰表示,深圳是中國清潔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城市,煤電占電力總供應比例低于20%,深圳的長期目標是將其下降到10%以內;另外,深圳經濟在快速增長的同時,碳排放增長逐漸趨近于零。他預計,2013~2020年間,深圳GDP增幅將在9%~10%之間,未來碳排放將達到峰值。

因此,在后工業化時代,深圳排放量增長將主要來自交通。深圳市政府已經明確,未來兩年新能源汽車將由現在的6600輛增加至25000~30000輛;并且將現有的燃油公交大巴一半更換成純電動;未來5年內現有的13000輛燃油出租車,一半由新能源汽車替代。

唐杰透露,深圳市政府于4月21日專門召開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會議確定了未來三年目標,即大規模增加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對全國新能源汽車開放、政府對新能源汽車使用給予堅定的補貼政策,政府用車和社會公共用車新能源汽車先行,以此帶動市民更多使用純電動新能源汽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