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廣匯能源首發優先股預案 擬發5000萬股融資50億

每經網 2014-04-25 07:11:38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曾劍

廣匯能源 (600256,前收盤價7.64元)今日發布兩市首份《非公開發行優先股預案》,公司擬發行不超過5000萬股(含本數)優先股,募集不超過50億元資金。公司擬將募集資金凈額用于紅淖鐵路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據悉,廣匯能源優先股的發行對象為《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規定的合格投資者,發行對象不超過200人。公司將不向原股東配售,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其控制的關聯人不參與本次優先股的認購。

廣匯能源此次發行采取浮動股息率,票面股息率不高于公司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年均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在未觸發調整事項的前提下,公司的優先股股息將按照基準票面股息率進行支付。

廣匯能源表示,若按照規模不超過50億元進行測算,公司優先股發行當年的年度股息總額不超過5.48億元。從歷史數據來看,公司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為8.97億元,能夠支付優先股一年的股息。

資料顯示,優先股是相對于普通股而言,主要指在利潤分紅及剩余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于普通股。優先股股東沒有選舉及被選舉權,一般來說對公司的經營沒有參與權,優先股股東不能退股,只能通過優先股的贖回條款被公司贖回,但是能穩定分紅。3月21日,證監會發布了 《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標志著這種資本市場的層級工具正式在我國啟航。

事實上,此前市場普遍認為,首份優先股預案將在銀行股中誕生。這源于銀行股具有穩定分紅派息能力、估值較低且融資需求高等特性,由此被認為是優先股最佳試點對象。此外,銀監會、證監會于近期聯合發布了《關于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補充一級資本的指導意見》,規定了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的申請條件和發行程序,進一步明確了優先股作為商業銀行其他一級資本工具的合格標準。上述政策的出臺,解決了銀行發行優先股的政策障礙。

不想,廣匯能源悄然拔得頭籌。隨著公司這份 《非公開發行優先股預案》的出爐,A股市場又增加了一種融資工具。那么,這種新工具的出現對A股市場究竟是好是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于上述問題,各路人馬并沒有形成統一觀點。如中信建投認為,優先股是完善市場再融資功能的有效手段,本質上類似新股發行,其出現制度意義大于對市場短期波動的影響;西南證券認為,優先股可以激活市場存量資金,不會對二級市場產生壓力;平安證券則認為,對于優先股應該理性看待,不能過分高估。其認為,優先股股息率較高,只有具備高盈利能力或存在現金流危機的企業才能考慮,否則意愿并不強烈;且優先股相對利好銀行、券商,受益行業有限。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曾劍 廣匯能源(600256,前收盤價7.64元)今日發布兩市首份《非公開發行優先股預案》,公司擬發行不超過5000萬股(含本數)優先股,募集不超過50億元資金。公司擬將募集資金凈額用于紅淖鐵路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據悉,廣匯能源優先股的發行對象為《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規定的合格投資者,發行對象不超過200人。公司將不向原股東配售,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其控制的關聯人不參與本次優先股的認購。 廣匯能源此次發行采取浮動股息率,票面股息率不高于公司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年均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在未觸發調整事項的前提下,公司的優先股股息將按照基準票面股息率進行支付。 廣匯能源表示,若按照規模不超過50億元進行測算,公司優先股發行當年的年度股息總額不超過5.48億元。從歷史數據來看,公司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為8.97億元,能夠支付優先股一年的股息。 資料顯示,優先股是相對于普通股而言,主要指在利潤分紅及剩余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于普通股。優先股股東沒有選舉及被選舉權,一般來說對公司的經營沒有參與權,優先股股東不能退股,只能通過優先股的贖回條款被公司贖回,但是能穩定分紅。3月21日,證監會發布了《優先股試點管理辦法》,標志著這種資本市場的層級工具正式在我國啟航。 事實上,此前市場普遍認為,首份優先股預案將在銀行股中誕生。這源于銀行股具有穩定分紅派息能力、估值較低且融資需求高等特性,由此被認為是優先股最佳試點對象。此外,銀監會、證監會于近期聯合發布了《關于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補充一級資本的指導意見》,規定了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的申請條件和發行程序,進一步明確了優先股作為商業銀行其他一級資本工具的合格標準。上述政策的出臺,解決了銀行發行優先股的政策障礙。 不想,廣匯能源悄然拔得頭籌。隨著公司這份《非公開發行優先股預案》的出爐,A股市場又增加了一種融資工具。那么,這種新工具的出現對A股市場究竟是好是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于上述問題,各路人馬并沒有形成統一觀點。如中信建投認為,優先股是完善市場再融資功能的有效手段,本質上類似新股發行,其出現制度意義大于對市場短期波動的影響;西南證券認為,優先股可以激活市場存量資金,不會對二級市場產生壓力;平安證券則認為,對于優先股應該理性看待,不能過分高估。其認為,優先股股息率較高,只有具備高盈利能力或存在現金流危機的企業才能考慮,否則意愿并不強烈;且優先股相對利好銀行、券商,受益行業有限。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