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4-05-03 14:53:30
“尤其是龍頭商品銅及金屬鎳,預示制造業活動變化的‘銅博士’,消費旺季由于保稅區及上海期貨交易所庫存的下降,上海地區的銅現貨溢價最高達每噸120美元左右,表明現貨資源獲取已較為困難?!?/p>
新華網上海5月3日電(記者陳云富)剛過去的4月份,跟蹤國內上市大宗商品價格的綜合商品價格指數年內首次月度報漲,作為綜合反映實體經濟狀況的“晴雨表”,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揚是否預示經濟增長或已企穩甚至反彈?
統計顯示,4月份,跟蹤國內上市大宗商品期貨價格表現的商品綜合指數累計較前一月上漲了0.8%,結束了連續四個月下跌的勢頭。與此同時,現貨市場方面,數據商生意社對100種與國民經濟有重要影響的商品價格追蹤也顯示,4月份現貨大宗商品價格的均漲幅為0.5%,盡管平均上漲幅度不大,但是年內首次報漲。
由于大宗原材料商品處于國民經濟的上游,其價格表現往往會反映出下游制造業需求變化及景氣程度,并折射出宏觀經濟運行狀態,是比GDP、CPI更領先的指標。在經濟增長繼續放緩的情況下,市場關心商品市場的狀況是否表明經濟已見底企穩。
“隨著改革的推進,結構化改革雖然有所成效,但經濟增速下行的趨勢還有待改變。”包括宏源證券(8.22, 0.00, 0.00%)等機構的分析認為,種種跡象顯示,目前經濟進入平穩的“換擋”階段,而從數量向質量的轉型,主要數據、跡象更多詮釋的是下行趨緩。
4月份,大宗商品綜合平均價格的收漲,金融屬性較弱的農產品(10.96, 0.00, 0.00%)反彈“功不可沒”,而與制造業經濟密切相關的金屬、化工、能源等工業類商品平均價格依然低迷,從去年12月份以來已連續五個月下挫。
數據顯示,4月份,包括豆油、棕櫚油等在內的農產品油脂類商品綜合價格較前一月大漲近5%,連續三個月上揚,創下2012年2月份以來的單月最大漲幅。“包括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是支撐油脂強勢的主要原因。”上海中期的分析認為,以漲勢最明顯的菜籽油期貨來說,由于臨近新菜籽的收儲期,市場普遍預期中儲的托市收購政策將延續,收儲的因素偏向利多菜籽類商品。
尤其是對菜籽粕,受政策的支撐,加上需求因素的疊加,4月份菜籽粕期貨價格大漲超10%。“國內菜粕市場維持供需緊平衡的格局,同時由于臨近新菜籽的收儲期,收儲成本的溢價偏向利多菜籽粕。”上海中期分析師鄧寧寧認為。
而在工業類大宗原材料市場,建材、石油化工等板塊大宗原材料商品繼續下挫,與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的建材類商品綜合已連續5個月較大幅度下挫,主要工業原材料僅有色金屬類商品反彈,成為工業類商品的僅有“亮點”。
業內人士表示,有色金屬價格的回升,一方面前期市場的大跌,釋放了市場的下跌空間,另一方面,也與消費旺季市場對外界供應的擔心有關。
“尤其是龍頭商品銅及金屬鎳,預示制造業活動變化的‘銅博士’,消費旺季由于保稅區及上海期貨交易所庫存的下降,上海地區的銅現貨溢價最高達每噸120美元左右,表明現貨資源獲取已較為困難。”分析人士指出,對于金屬鎳而言,投資者更多擔心鎳礦的重要供應國印尼對礦石出口的禁令會對市場帶來影響,同時受烏克蘭局勢的影響,市場也擔心俄羅斯的重要鎳供應商出口或受創。
“4月份的商品市場符合預期,5月份延續較好表現的難度較大。”生意社首席分析師劉心田預計,前期表現較好的有色、塑料等商品受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回落壓力加大,有色金屬消費旺季的備貨將結束,同時能源、化工、紡織以及建材等板塊內的原材料商品也難見強勁的跡象。
“從政策的取向來看,目前政策調控思路逐漸偏向貨幣政策‘穩’、減少行政干預、企業減稅等方面的組合,短期刺激政策的憧憬已黯然失色。”光大期貨研究所所長葉燕武表示,本輪大宗商品市場的反彈或瀕臨衰竭,對經濟增長的帶動效應也有待進一步觀察。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