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05 00:25:23
雖然整體業績超預期,但上市銀行內部凈利增速分化趨勢加劇。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編 者 按
截至目前,16家上市銀行的一季報悉數出爐。其中,五大行在上市銀行的凈利潤占比仍然當仁不讓,占比超過七成,而股份行與城商行的資本充足率依然壓力不小。同時,一季度,國有大行的凈息差同比都有較大幅度提升,而股份行則有所分化,此外,受利率市場化及互聯網金融等因素影響,銀行面臨的存款壓力日趨明顯。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梳理一季報數據,力求讓讀者了解上市銀行目前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盈利趨勢。
16家上市銀行一季報已悉數出爐。昨日(5月4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個月16家上市銀行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總額3433.52億元,其中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凈利潤總額2565.65億元,占上市銀行凈利潤總額超過七成。
雖然整體業績超預期,但上市銀行內部凈利增速分化趨勢加劇。股份行中,平安銀行以40.82%的凈利潤增速穩坐頭把交椅。華夏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的凈利增幅均超過20%,而光大銀行一季度凈利潤增速跌至2.55%。
某銀行業分析師表示,近年銀行業績增長主要受生息資產規模擴張、手續費凈收入快速增長等推動,存貸款重新定價、凈息差收窄等對于銀行業績增長形成拖累。利率市場化后,各家銀行盈利能力將會更加分化。
五大行一季度凈利占比超七成/
上市銀行一季報數據顯示,16家上市銀行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總額3433.5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22.05億元,增幅約18%。
其中,工行仍以凈利潤733.02億元的金額成為 “最賺錢的銀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緊隨其后,一季度分別實現凈利657.8億元、534.3億元、453.63億元和186.9億元。一季度,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實現凈利潤總額2565.65億元,占上市銀行凈利潤總額超過七成。
招商銀行以149.45億元的凈利潤領跑其他上市股份行,三家城商行一季度凈利潤總額為74.44億元,占16家上市銀行凈利潤總額的2%左右。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相較于2013年一季度上市銀行凈利潤情況,上市銀行凈利潤平均增長15.92%,五大行平均凈利增為10.04%,已有半數上市銀行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增速放緩。
五大行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凈利潤增速均下滑超過5個百分點,分別至6.63%、10.41%和5.56%;股份行中,光大銀行、興業銀行凈利潤增速下滑超過10個百分點分別至2.55%和21.74%,民生銀行一季度凈利潤增速下滑5.01個百分點至15.08%。
城商行中,凈利潤增速放緩趨勢明顯。北京銀行一季度凈利潤增速下滑12.97個百分點至9.51%,寧波銀行凈利潤增速下滑4.5個百分點至18.32%。
不過,從一季報數據看,上市銀行業績整體超預期。某銀行業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市銀行一季度業績凈利增長略超市場預期,比如平安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華夏銀行這四家凈利潤增速仍維持在20%以上,幾家大銀行的業績增長也表現不俗。“預計今年銀行不良貸款率將持續上升,資產質量持續變壞將制約銀行業績增長。”
上市銀行凈利增長加速分化/
雖然整體業績超預期,但上市銀行凈利增速分化趨勢加劇,多數銀行的凈利增速都有所放緩,也有部分銀行業績增速加快。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平安銀行以40.82%的凈利潤增速穩坐頭把交椅。華夏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的凈利增幅也超過20%,分別為26.17%、21.74%和20.3%。而與之相對的是,已有三家銀行凈利潤增速已跌落至個位數,其中光大銀行一季度凈利潤增速跌至2.55%,排名墊底。
五大行中,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凈利潤增速跌至個位數分別為6.63%和5.56%,其他三家大行仍保持兩位數增長。城商行中,南京銀行、寧波銀行凈利增速接近20%,北京銀行凈利潤增速較同期下滑12.97個百分點至9.51%。
上述銀行業分析師表示,近年銀行業績增長主要受生息資產規模擴張、手續費凈收入快速增長等推動,但存貸款重新定價、凈息差收窄等情況對銀行業績增長形成拖累。“未來1~2年利率市場化后,各家銀行由于自身業務的特點,盈利能力會更加分化。”
從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來看,上市銀行盈利能力也在分化。興業銀行以25.8%的年化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成為當前 “最會賺錢的銀行”,民生銀行次之為24.8%。一季報數據顯示,大部分上市銀行年化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仍保持在20%以上,中國銀行、中信銀行、交通銀行、華夏銀行和平安銀行排名靠后,分別為19.14%、18.73%、17.44%、17.%和16.54%。
此外,一季度有6家上市銀行的年化加權凈資產收益率較同期有所下滑。其中,光大銀行下滑最為明顯,下降6.31個百分點至20.62%,其年化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從去年同期第一名的位置下滑至今年的第10位。
另外,招商銀行、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建行、北京銀行一季度年化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分別下滑3.32個百分點、1.44個百分點、1.2個百分點、0.63個百分點、0.04個百分點 至21.79%、22.27%、24.8%、23.89%、21.68%。
《《《
資本管理
一季度銀行資本仍承壓 多種“補血”方式落地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 (試行)》(以下簡稱《資管辦法》)給上市銀行計量資本帶來一定壓力,然而,從資本管理高級辦法到優先股發行、再到H股上市補充資本,或可以為銀行的資本壓力有所緩解。
從近日上市銀行公布的一季報來看,五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的壓力并不大;股份制銀行就不太樂觀;而城商行資本充足率總體上并不低于股份制銀行。
昨日(5月4日),多位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銀行業經營模式轉型才是當務之急。
多家銀行面臨資本充足壓力
銀監會發布的《資管辦法》已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對大型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為11.5%,對中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為10.5%。其中,2014年底,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最低監管標準為9.9%。
從近期發布的商業銀行一季報數據來看,大行資本充足率壓力似乎并不嚴重。
按《資管辦法》計量,中國銀行的資本充足率12.05%;農業銀行資本充足率11.87%;工商銀行資本充足率13.22%;建設銀行資本充足率13.50%;交通銀行資本充足率12.19%。
然而,與大行比較,股份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壓力就沒有那么樂觀,其中興業銀行為資本充足率11.06%;華夏銀行資本充足率9.93%;光大銀行資本充足率10.21%;民生銀行資本充足率11.03%;平安銀行資本充足率10.79%;招商銀行資本充足率10.90%;中信銀行資本充足率11.09%。
上市城商行中,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27%和11.04%。
在銀行面臨資本壓力的同時,各家銀行都在為資本壓力解壓。日前,銀監會發文稱,核準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及招商銀行實施資本管理高級方法。同時,浦發銀行等均在進行資本管理高級方法的相關準備工作。
業內人士測算,首批6家銀行實施高級法能節約超過1000億資本金,以當前10%左右的資本充足率水平粗略估算,對應上萬億的風險加權資產。
此外,銀監會、證監會于4月中旬,聯合發布《關于商業銀行發行優先股補充一級資本的指導意見》也為銀行補充資本多了一項選擇。
資本金制約銀行發展引爭議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無論是優先股還是資本管理高級法,對銀行資本壓力都會有一些緩解,但資本金對銀行業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制約。銀行依靠放貸款規模擴張的盈利方式,短時間內還難發生根本改變。依靠放貸款規模實現盈利,會形成對資本金占用增加,就算現在找到了辦法解決燃眉之急,過兩年又會重新浮出水面,希望銀行主動進行轉型,提高中間業務比重,才能夠真正擺脫對資本金的過度依賴。
然而,某證券公司銀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未來資本不會是一個特別大的問題,除非發生大的風險。我國銀行已走過了2010年集中需要補充資本的階段,如今大多數銀行單純依靠利潤累計就能完成資本補充。目前個別銀行需要外部融資,那是因為銀監會新的管理辦法使得銀行資本充足率一次性下降。
“銀行若想降低資本壓力要通過開源節流,實在是缺少資本金再去想辦法補充,例如北京銀行H股上市,如果沒有上市計劃,就應該考慮優先股,可以想其他辦法;同時,總的風險資產的速度也要壓下來,通過發展中間業務、小微業務。從一季度財報數據可以看到,全行業貸款、生息資產增速都不太大,這也是有意識的放緩增速。內部結構優化,可以保證利潤收入的增長持續,資本耗用不會特別快。”上述銀行業分析師說。
《《《
凈息差
一季度四大行凈息差普升 吸收存款能力仍強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目前,上市銀行一季報全部披露完畢。從一季報看,四大行的凈息差同比都有較大幅度提升,而股份行則有升有降。
此外,存款也出現分化,包括平安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存款較去年末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而興業等銀行的存款則比年初有所下降。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很多股份行而言,現在有一些新的業務,嚴重影響到息差表現。
貸款結構改善致凈息差上升
數據顯示,一季度,四大行的凈息差水平較去年同期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其中,中行凈息差為2.29%,同比提高0.07個百分點;農行凈息差為2.96%,同比提升了18個基點;建行同比提升了10個基點,至2.81%;工行未在季報中披露凈息差數據,不過經平安證券測算,該行一季度凈息差為2.60%,以此計算則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個基點。
除國有大行外,一部分股份行的凈息差也在擴大,其中,平安銀行一季度末凈息差為2.42%,同比上升24個基點;而民生銀行一季度的凈息差也有所回升,同比升17個基點至2.62%。
有券商分析師此前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季度銀行凈息差上升主要是銀行加大了資金運用,從目前低利率行業轉向收益率比較高的領域,而此前的房地產貸款利率會打折、下浮或保持基準水平,現在基本都是上浮。
平安銀行就表示,一季度凈息差全面提升,原因是“提高信貸資源使用效率,有效改善貸款結構”。
雖然大部分銀行的凈息差較去年同期有所回升,但部分銀行的息差仍然在收窄。其中,交行一季度凈息差為2.33%,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24個基點和13個基點;招行凈利息收益率為2.65%,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0.28個百分點和0.14個百分點。
此外,雖然興業等幾家銀行并未公布一季度的凈息差,但是券商測算表示這些銀行的凈息差均出現環比收窄的情況。
前述不愿具名券商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很多股份行而言,現在有一些新的業務,嚴重影響到息差表現,比如做了很多同業,投資類的業務。另外,對很多股份行來說,息差指示意義本身就比過去弱了,對公司判斷不能過度依賴這個數據。從凈利息收入的同比變化或者環比變化來看,還是股份行要強一些。
招行就在一季報中表示,受同業存拆放款項和客戶存款成本率上升影響,銀行的凈息差和凈利差有所下降。
部分銀行存款減少
凈息差顯然受到銀行存款成本的影響,而在利率市場化以及互聯網金融等因素的影響下,銀行的存款壓力也越來越明顯。
數據顯示,有的銀行一季度存款取得了較快增長,而有的銀行存款較去年末還有所下降。
其中,中行客戶存款總額11.01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9164.10億元,增長9.08%;農行吸收存款12.54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13%,建行和工行也有一定幅度的增長。平安銀行一季度末總存款1.3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3.61%,增量已達上年全年增量的85%。
與此同時,有的銀行存款較上年末有所減少。
比如,交行一季度銀行存款為人民幣2.75萬億元,較年初減少1.96%;興業銀行客戶存款余額2.07萬億元,較期初減少4.79%。
招商證券在點評興業銀行一季報時表示,該行一季度存款總額下降1040億元,主要由于2013年四季度存款有沖量因素,使得穩定性較低的存款在一季度流失較多,同時由于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一季度活期存款大幅減少1400億元。
事實上,活期存款減少的并不是只有興業銀行,交行一季度的公司活期存款和個人活期存款較上年末分別減少7.31%和5.32%。
據了解,銀行的活期存款首先受到互聯網金融的影響,2103年,大部分銀行的活期存款的占比都有所下降,而有銀行分析師此前表示,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活期存款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大。
(每經記者張威對此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