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平臺倒閉投資者出逃 網貸打新被套12億?

2014-05-07 00:17:45

從今年開始,由于不斷有平臺倒下,盛極一時的網貸打新成了投資者的噩夢。一些資深投資者紛紛退出了打新行列。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史青偉 發自上海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實習記者 史青偉 發自上海

所謂網貸打新,就是只在剛剛開業的新平臺投資,因為這些新平臺的收益會比老平臺高。20萬網貸投資人,至少60%參與打新,每個P2P投資群里每天都會討論新上線的平臺,這是去年網貸打新的盛況。

但從今年開始,由于不斷有平臺倒下,盛極一時的網貸打新成了投資者的噩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虧損額急劇擴大的情況下,一些資深投資者紛紛退出了打新行列。

從組團打新盛行,再到打新歸于沉寂,也就一年多時間。行業沒有準入門檻導致新平臺大量出現,而為了在短期內聚集人氣,新平臺紛紛推出高息計劃,綁架了自己也綁架了投資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網貸平臺的紛紛倒閉也是打新風險集中釋放的體現。

投資者人人自危/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投資者提起網貸打新幾乎是人人自危。資深網貸打新者“東方風”(昵稱)表示,之前熱衷打新的投資者,都退出了打新行列,自己現在也不會過多參與打新。

投資者不參與打新,關鍵因素是去年10月份開始的網貸平臺倒閉潮。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4月以來,已經有近百家P2P平臺倒閉或相關人員跑路,而這種現象在去年四季度明顯增多。根據網貸之家的統計,打新者總共被套牢資金12億元。

“東方風”對記者表示,導致打新降溫的原因在于,投資者逐漸趨于理性,月息3分以上都會警惕,中寶投資和大家投事件讓投資者預期監管力度會加大,而目前新上線平臺月息普遍低于兩分,和民間借貸利率差不多,一部分投資者轉而投資民間借貸。

王先生曾經投資過幾家新平臺,他告訴記者,新平臺的收益普遍較高,月息3分以上很普遍,一般新平臺月息要2.5分以上才有吸引力,不是高息平臺幾乎無人問津。

另一名投資者表示,預計政策監管會趨嚴,一批新平臺會死掉,他目前投資了兩家新平臺,出于風險考慮,對這兩家的投資額度極小,而且到期就會收回,不再續投。

新平臺風險暴露/

新平臺的高收益無疑也帶來了相應的高風險。對于打新者而言,最為擔心的其實是假借網貸詐騙的行為,其他“行業亂象”反而不是什么大問題。

“東方風”曾投資過20多家新平臺,卻倒在一家佛山平臺上,這是他打新唯一的損失。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事實上,他知道這家平臺是一個自融平臺,而且法人代表在外面也有欠款,不過禁不住50%的年息誘惑,投了個3月標,該標每月返還等額本息,第一筆成功提現,后來在幾個投友和熟人的“指導下”決定續投,第二個月就出現了提現困難。此外,多位投資者實地討要本金未果后選擇了報案。

另一位投資者把自己九成的網貸資金用于打新,結果慘不忍睹,他去年至今投了中財在線、萬利創投、廣融貸等,除在廣融貸的投資成功收回本息外,其他都被套牢,60萬資金一度被套26萬元。他表示今年再也不會投資新平臺。

網貸打新起源于2012年,打新者被很多網貸人稱之為“網貸游擊隊”“網投敢死隊”,他們代表的是一群追求高收益、承擔高風險的激進投資者。隨著新平臺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網貸投資人開始專門打新。而新平臺開張,為了吸引投資者,一般都會給予高額的利息和獎勵。

“東方風”2012年下半年開始打新,是最早的一批網貸打新者。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打新最火熱的時候,會把至少70%以上的資金用于打新,年化收益率至少30%以上。“20萬網貸投資人,有至少60%參與打新,每個P2P投資群里每天都會討論新上線的平臺,這是去年網貸打新的盛況。”

搶“秒標”能印證打新的火熱程度。“秒標”早在我國P2P網貸問世初期就已出現,為吸引投資者,平臺會提高秒標的收益,不過早期每一標數額較少。其后,“秒標”成了新上線平臺的標準活動,新平臺一上線就會聚集幾百人,要求平臺發秒標,秒標一般可達到3%~5%的月收益水平。

圈友模式博取高收益

記者了解到,在打新高潮期,不少老平臺都滿不了標,因投資者會一窩蜂地去搶新平臺的秒標。幾位網貸打新者告訴記者,他們也會考慮到新平臺的風險,一般保持在5~10家平臺分散投資,也有分散到二十幾家的。為了降低自己在新平臺上遭受損失的幾率,他們經常在一個標到期后果斷退出,然后選擇另一個新平臺,打新周期為1個月到3個月。

一些資深網貸打新人把打新分為兩個階段,最先開始的是圈友模式,由熟人圈相互介紹推薦。后來,網貸的火熱催生了組團模式,由“團長”帶領大家打新。

一位打新人告訴記者,網貸投資者要想打新,一個人做不了,得有個圈子。網貸圈里的人發現新平臺后,會在圈子里溝通,然后有人去考察新平臺,也會通過如網貸之家等第三方了解情況。

打新者會詢問平臺是否接受實地考察,考察過程中,會重點關注平臺老板之前的從業經歷、業務資源以及股東構成,要求老板提供個人征信報告,還要看租賃合同以及網址系統來源等。

“東方風”認為,一般做實業的老板開平臺,十有八九是自融的,這時就應該重點詢問老板是怎樣開展借款人業務,還需要在網上搜老板的個人信息,例如有沒有法院的執行信息。不過他強調,如果真有實業,利息還行,就可以打新,但絕對不長期投資,一般的打新期在3個月內,只做第一筆是打新圈投資的訣竅。

依托熟人圈子,逐漸會有一部分投資者選擇合倉,合倉的好處在于能夠獲得額外的獎勵。以團貸網推出的分級獎勵制度為例,投資10萬元會送彩電,投資額超過40萬元收益會比其他平臺高很多,獎金平均下來月利息有3分多,而當時老平臺最高也只2分左右的月息。

組團將打新推向深淵

隨著新平臺越來越多,一些投資者沒精力去實地調研平臺,但他們又想獲取高額的收益,于是另外一種打新形式出現了。組團打新是指一部分投資人,組成緊密或松散的小團體,同一段時間去某網貸平臺投標,組織形式不一,有與網貸平臺約標,各參團隊員各自投標的;還有大家共用一個賬戶進行統一操作的。

“東方風”表示,商業化組團的一般程序為:團長通過軟件供應商、第三方論壇等圈內渠道收集 “合適的”新平臺信息,咨詢平臺是否接受大額組團資金,如有則飛抵平臺考察,談判組團條件。

不過,組團的亂象也逐漸顯現。一些“團長”利用其資源和“聲望”與非法平臺勾結。如某平臺需要2000萬元資金,平臺會聯系“團長”談合作條件,“團長”則在團內部做出“搶標”指令或建議,團內每搶一標,“團長”都會有相應的提成。業內人士透露,提成在投資總額的0.2%~0.5%之間。

組團把打新推向了高潮,也最終將其帶入了深淵。一般組團利率會比平臺正常發布的利率要高,后來由于出現平臺頻繁倒閉事件,利息抬的越來越高,剛開始月息3分,后來升至4分5分,平臺被“團長”綁架,很多平臺就只能倒閉。

組團打新對平臺的影響極大,也反映了行業監管的缺乏。行業沒有準入門檻導致新平臺大量出現,為了在短時間內聚集人氣,紛紛推出高息計劃,綁架了自己也綁架了一部分投資者,最終導致兩敗俱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