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重磅推薦

每經網首頁 > 重磅推薦 > 正文

企業過發審會并不意味萬事大吉

證券時報 2014-05-07 09:31:33

這并不意味著新股發行節奏與之等同。基于“受理即預披露”的現行披露制度,集中預披露只是企業在遞交申報材料后的常規動作,與發審會召開、新股發行無必然的時間聯系。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半個多月來,已有273家首次公開募股(IPO)在審企業在證監會網站預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從證監會安排來看,6月30日前,在審的600多家企業均需履行預披露環節,也就是說,未來一個多月時間,預披露將持續。

但這并不意味著新股發行節奏與之等同。基于“受理即預披露”的現行披露制度,集中預披露只是企業在遞交申報材料后的常規動作,與發審會召開、新股發行無必然的時間聯系。

值得注意的是,擬上市公司財務數據有效期是6個月,如果6月底之前,已經進行預披露的企業還未上發審會,那么它們將面臨新一輪的財務資料更新。業內人士指出,按照目前證監會的審核節奏,受理時間靠后的在審企業,未來可能要經歷多次申報材料更新才能拿到核準批文。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指出,監管層對預披露材料的真實性將從嚴把關,如果出現市場質疑,即便企業已經過會,也需履行相應程序,監管層將對其材料是否需要重新提交發審會審核進行裁量。

集中預披露 不等于集中發行

預披露是近期市場討論的熱點,從4月18日起,證監會每晚都會更新一批在審企業的招股說明書,隨著集中預披露節奏的加快,截至目前,已有273家企業披露了申報材料。

有市場人士擔心,A股IPO再次啟動的步伐加快,集中預披露將伴隨著集中發行,給市場帶來不可承受之重。

實際上,這是對IPO審核流程的“誤讀”。有業內人士指出,集中預披露不等同于集中發行,更不等同于集中上市,從預披露到發審會,中間需經過反饋會、見面會、預披露更新、初審會等四個環節,現行披露規則要求“受理即預披露”,將原來的預披露時間節點提前,所以造成了近期預披露公司數量增多的情況,但這并不意味著預披露的企業均上市在即。

IPO審核節奏還是按正常程序進行,從近期證監會召開IPO發審會的頻率來看,每周審核6至7家企業基本符合證監會審核制度安排及審核能力,這同時也釋放了一定的政策信號,未來發行審核工作將趨于常態化,市場的融資功能將逐漸恢復,但新股發行節奏要兼顧市場的可承受力度。

近期來看,中止審查與終止審查的企業數也在不斷增多,據統計,截至5月4日,滬深兩市IPO中止審查企業為60家,終止審查企業為35家。僅上周,就有24家公司主動申請中止審核。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企業在此時提出中止審查或與近期開展的信披抽查有關,由于此輪排隊企業有特殊性,經歷了一年半新股停發的空窗期,部分企業財務數據不再光鮮,但又不愿意失去目前相對“珍貴”的滬深市場首發渠道的排隊機會。

與此同時,監管層明確將對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進行抽查,一旦發現企業信披存在問題,證監會將輔之以嚴厲的監管措施,這讓有的企業有所忌憚,就打算先行觀望再作權衡。

“隨著6月底時間大限的來臨,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中止審查。”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稱,當然,那些不符合上市要求、不愿苦等首發通道的企業也將逐漸離開IPO排隊通道。

此外,對于已過會但仍受市場質疑的企業,監管層將適時啟動會后事項程序,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過會企業被媒體、投資者質疑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問題時,按照首發股票審核工作流程,發行人及其中介機構應向發行部提交相關材料,進行解釋說明,發行部相關監管處室則按要求提出處理意見,如需重新提交發審會審核的,則應按照會后事項相關規定履行內部工作程序。

預披露企業 或需多次更新申報材料

不管是預披露材料的公示,還是審核節奏的推進,均基于目前已在排隊序列的600多家存量的擬上市公司,A股已經整整22周沒有新申報企業被受理了,最后一家排隊成功的企業是武漢農尚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它于2013年12月6日加入到了創業板排隊隊伍,而深交所中小板與上交所主板的待審企業更是自去年11月29日就已暫停擴編。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新股“堰塞湖”亟待消化,已經處于排隊通道的600余家公司,從當前的審核節奏來看,需要2~3年才能完全審核結束,監管層發布多項政策來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通過多渠道分流和放寬海外上市條件,鼓勵企業轉向“新三板”和債券市場融資。

“從考慮企業上市成本的角度出發,目前監管層或有意疏導試圖上市的企業去其他市場融資發展。”該人士指出,短期來看,排隊名單“零申報”仍將繼續。

與此同時,一般情況下,擬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有效期為6個月,到期后可以適當延長,但很少超過7個月。也就是說,如果6月底前,已經預披露的企業還沒有上會,就需要更新財務報表,如果發行人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且逾期3個月未更新,證監會將直接終止審查。

有投行人士指出,按照目前每周6~7家的審核節奏,受理時間靠后的在審企業,未來可能要經歷多次申報材料更新才能拿到核準批文。比如上述的武漢農尚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它可能需要3次以上的財務資料更新,直至該公司核準發行為止。

據了解,更新財務信息并非更新數據這么簡單,更新完的報表仍需經過專業機構審計,這一過程通常要一到兩周時間。

預披露 為注冊制改革打基礎

不斷更新財務資料,無疑增加了在審企業的上市成本。

“但作為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中的重要環節和制度內容,準確、及時、有效的預披露材料將成為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重要抓手和環節。”上述投行人士指出,此前“擠牙膏”、“闖關”式的披露將大大減少,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優質企業將出現。

同時,披露時間的加長,為機構及個人投資者審慎投資決策提供了可能,該人士指出,媒體的監督,市場人士的“挑剔”,為擬發行企業塑造了更為嚴格的監督環境,也有利于下一步的新股發行合理定價。

但需強調的是,在推進注冊制改革背景下,此輪新股發行強調信息披露的真實性,相對淡化了監管層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判斷,這就需要投資者適應新規則,認真閱讀發行人公開披露的信息,自主判斷企業的投資價值,自主做出投資決策,自行承擔股票依法發行后因發行人經營與收益變化導致的風險。

畢竟,新股發行在強調“賣者有責”的同時,也在逐步樹立“買者自負”的觀念。

新股發行改革在持續推進,伴隨著IPO的即將啟動,包括“受理即披露”的預披露制度在內的新股發行改革措施將逐漸實施和落實,維護資本市場的優良生態,需要包括發行人、中介機構、投資者、監管層在內的市場各方履職盡力、歸位盡責,為注冊制改革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責編 鄔曉丹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半個多月來,已有273家首次公開募股(IPO)在審企業在證監會網站預披露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從證監會安排來看,6月30日前,在審的600多家企業均需履行預披露環節,也就是說,未來一個多月時間,預披露將持續。 但這并不意味著新股發行節奏與之等同。基于“受理即預披露”的現行披露制度,集中預披露只是企業在遞交申報材料后的常規動作,與發審會召開、新股發行無必然的時間聯系。 值得注意的是,擬上市公司財務數據有效期是6個月,如果6月底之前,已經進行預披露的企業還未上發審會,那么它們將面臨新一輪的財務資料更新。業內人士指出,按照目前證監會的審核節奏,受理時間靠后的在審企業,未來可能要經歷多次申報材料更新才能拿到核準批文。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指出,監管層對預披露材料的真實性將從嚴把關,如果出現市場質疑,即便企業已經過會,也需履行相應程序,監管層將對其材料是否需要重新提交發審會審核進行裁量。 集中預披露不等于集中發行 預披露是近期市場討論的熱點,從4月18日起,證監會每晚都會更新一批在審企業的招股說明書,隨著集中預披露節奏的加快,截至目前,已有273家企業披露了申報材料。 有市場人士擔心,A股IPO再次啟動的步伐加快,集中預披露將伴隨著集中發行,給市場帶來不可承受之重。 實際上,這是對IPO審核流程的“誤讀”。有業內人士指出,集中預披露不等同于集中發行,更不等同于集中上市,從預披露到發審會,中間需經過反饋會、見面會、預披露更新、初審會等四個環節,現行披露規則要求“受理即預披露”,將原來的預披露時間節點提前,所以造成了近期預披露公司數量增多的情況,但這并不意味著預披露的企業均上市在即。 IPO審核節奏還是按正常程序進行,從近期證監會召開IPO發審會的頻率來看,每周審核6至7家企業基本符合證監會審核制度安排及審核能力,這同時也釋放了一定的政策信號,未來發行審核工作將趨于常態化,市場的融資功能將逐漸恢復,但新股發行節奏要兼顧市場的可承受力度。 近期來看,中止審查與終止審查的企業數也在不斷增多,據統計,截至5月4日,滬深兩市IPO中止審查企業為60家,終止審查企業為35家。僅上周,就有24家公司主動申請中止審核。 上述業內人士指出,企業在此時提出中止審查或與近期開展的信披抽查有關,由于此輪排隊企業有特殊性,經歷了一年半新股停發的空窗期,部分企業財務數據不再光鮮,但又不愿意失去目前相對“珍貴”的滬深市場首發渠道的排隊機會。 與此同時,監管層明確將對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進行抽查,一旦發現企業信披存在問題,證監會將輔之以嚴厲的監管措施,這讓有的企業有所忌憚,就打算先行觀望再作權衡。 “隨著6月底時間大限的來臨,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中止審查。”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稱,當然,那些不符合上市要求、不愿苦等首發通道的企業也將逐漸離開IPO排隊通道。 此外,對于已過會但仍受市場質疑的企業,監管層將適時啟動會后事項程序,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過會企業被媒體、投資者質疑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問題時,按照首發股票審核工作流程,發行人及其中介機構應向發行部提交相關材料,進行解釋說明,發行部相關監管處室則按要求提出處理意見,如需重新提交發審會審核的,則應按照會后事項相關規定履行內部工作程序。 預披露企業或需多次更新申報材料 不管是預披露材料的公示,還是審核節奏的推進,均基于目前已在排隊序列的600多家存量的擬上市公司,A股已經整整22周沒有新申報企業被受理了,最后一家排隊成功的企業是武漢農尚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它于2013年12月6日加入到了創業板排隊隊伍,而深交所中小板與上交所主板的待審企業更是自去年11月29日就已暫停擴編。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新股“堰塞湖”亟待消化,已經處于排隊通道的600余家公司,從當前的審核節奏來看,需要2~3年才能完全審核結束,監管層發布多項政策來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通過多渠道分流和放寬海外上市條件,鼓勵企業轉向“新三板”和債券市場融資。 “從考慮企業上市成本的角度出發,目前監管層或有意疏導試圖上市的企業去其他市場融資發展。”該人士指出,短期來看,排隊名單“零申報”仍將繼續。 與此同時,一般情況下,擬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有效期為6個月,到期后可以適當延長,但很少超過7個月。也就是說,如果6月底前,已經預披露的企業還沒有上會,就需要更新財務報表,如果發行人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且逾期3個月未更新,證監會將直接終止審查。 有投行人士指出,按照目前每周6~7家的審核節奏,受理時間靠后的在審企業,未來可能要經歷多次申報材料更新才能拿到核準批文。比如上述的武漢農尚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它可能需要3次以上的財務資料更新,直至該公司核準發行為止。 據了解,更新財務信息并非更新數據這么簡單,更新完的報表仍需經過專業機構審計,這一過程通常要一到兩周時間。 預披露為注冊制改革打基礎 不斷更新財務資料,無疑增加了在審企業的上市成本。 “但作為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中的重要環節和制度內容,準確、及時、有效的預披露材料將成為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重要抓手和環節。”上述投行人士指出,此前“擠牙膏”、“闖關”式的披露將大大減少,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優質企業將出現。 同時,披露時間的加長,為機構及個人投資者審慎投資決策提供了可能,該人士指出,媒體的監督,市場人士的“挑剔”,為擬發行企業塑造了更為嚴格的監督環境,也有利于下一步的新股發行合理定價。 但需強調的是,在推進注冊制改革背景下,此輪新股發行強調信息披露的真實性,相對淡化了監管層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判斷,這就需要投資者適應新規則,認真閱讀發行人公開披露的信息,自主判斷企業的投資價值,自主做出投資決策,自行承擔股票依法發行后因發行人經營與收益變化導致的風險。 畢竟,新股發行在強調“賣者有責”的同時,也在逐步樹立“買者自負”的觀念。 新股發行改革在持續推進,伴隨著IPO的即將啟動,包括“受理即披露”的預披露制度在內的新股發行改革措施將逐漸實施和落實,維護資本市場的優良生態,需要包括發行人、中介機構、投資者、監管層在內的市場各方履職盡力、歸位盡責,為注冊制改革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