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5-08 09:35:19
小股東們來了。這一次,不是在股吧里“小打小鬧”,而是舉著各種規則和法律武器的大旗,向上市公司宣告作為小股東的權利以及“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決心。
小股東們來了。這一次,不是在股吧里“小打小鬧”,不是在互動平臺里的“只聞其聲,不見其人”,而是真正走到臺前,舉著各種規則和法律武器的大旗,向上市公司宣告作為小股東的權利以及“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決心。誠然,持股上的差距、專業性的不足,以及資本力量的懸殊,似乎注定了這種挑戰絕大部分將難有實質性成效。但也正因為資本的靈活性和“全媒體”時代的傳播魔力,當一切走向前臺,小股東的力量,也在得到彰顯。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近日小股東的聲勢似乎變得浩大起來。4月30日,憑借一份翔實的全盤計劃和“3年10倍市值”的豪言壯語,持有3.3%的國農科技股份的吳丹一舉成名。面對持股量高達26%的大股東,這位小股東毫不怯場,也毫無情緒化的挑釁,將其略帶理想主義的議案公布在了大眾面前,要求年度股東大會一并審議。
吳丹的一大進步,在于其提供了一份針對上市公司的整體計劃,從公司未來三年經營方針,到管理團隊,乃至各業務的發展,雖有瑕疵,但誠意可見,甚至言及“可介紹戰略投資者”——細辨之下,同以往“一味提要求”的發聲并不完全相同。有策略、講方法,不蠻干、留后路,吳丹的表現可圈可點。
這樣的進步令人欣喜。尤其是近期,小股東頻頻“叫板”強勢者的案例高發,看點也在增多,不再是簡單地“要求高送轉”一條,往往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大議案”。
3月21日,方大集團兩名個人股東黃炬培與王雪成為近期小股東“挑戰權威”的最先案例。而這則案例,也充分暴露了面對強大股東時,小股東所陷入的各種不利。
3月25日,方大集團發布公告,宣布黃炬培、王雪于2014年3月21日向公司董事會提交的《關于向方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度股東大會提出的臨時議案》,因為“該提交人的股東資格、臨時提案的提交時間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決定不提交公司2013年度股東大會審議。”
由于公司對信息披露渠道的掌握具有優勢,如果單從公告中,其實并不能獲知兩位股東提議的具體內容以及公司“拒絕”的具體理由,盡管兩位股東在3月31日股東大會前的3月21日提出了議案,但還是因“股東資格、臨時提案的提交時間”等問題,被拒之門外。
但事實并不如公告所示如此單薄。或許正是意識到困難所在,兩位股東在提交議案后,于3月24日公開發布《方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東黃炬培公開征集委托投票權通知》,而議案的核心內容包括提名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的5名董事候選人及第七屆監事會的1名監事候選人等。隨后,提案方還公開了此次“現身”的原因——“方大集團資產質量較好,但經營情況一直不太好,我們認為不排除公司存在內部人控制等問題的可能性。”黃炬培對媒體直言。
這一次,兩位合計持股不到8%的股東,將小股東的決心和面對大股東時所處的種種不利彰顯無疑:先天的發布渠道受限、解釋權的旁落等,都是“挑戰”過程中的絆腳石。然而,“挺身而出”本身就是一種態度。這兩位股東,并未在股吧中將設想轉化為情緒化的語言,也未“隱身”于互動平臺將觀點淹沒于留言板,而是真正動手試了一下。
沒過幾天,東方賓館于3月31日收到股東王振華、梁樹森“罷免公司全體董事”的議案,稱由于公司董事未能履行勤勉盡責的義務,擬罷免公司全體董事,并提交公司2013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
這一則議案,更是將小股東“積極主動”的姿態展露無遺。“罷免全體董事”的提議,足以引起其他小股東的矚目。而在這背后,上市公司大股東多年未履行的承諾事項成為“導火索”,小股東要求解決同業競爭的同時,也希望上市公司能夠對同業競爭期間造成的損失進行追償及追責。
在東方賓館大股東實際持股比例超過51%的情況下,兩名持股比例剛過3%的股東直接叫板,如此議案的結局可想而知。然而,小股東的“逆襲”昭示了一種警示意味——面對久拖未決且原因不明的同業競爭問題,小股東已經沒有耐心等待,同時,小股東可以,亦有充分理由,對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提出疑問。
各懷心事的小股東
毫無疑問,從方大集團小股東關注公司治理,到東方賓館小股東“發難”同業競爭,乃至國農科技小股東對公司的通盤經營“指手畫腳”,小股東的關注面正越來越廣、層次越來越高。尤其是,這些本來反映在股吧中的牢騷,甚至在互動平臺中被公司輕視的言論,正被小股東們通過合法合理的途徑,正大光明地扯成一面旗幟。
當然,在高舉著“股東利益”旗幟的背后,小股東們也“各懷心事”,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就在上述案例發生的同期,關于上市公司利潤分配的方案,也是小股東“博弈”的另一大領域。
4月3日,宇順電子(002289)發布2013年年報,公司201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6萬元,本年度可供分配的利潤為1763萬元,公司期末資本公積約為13.6億。為此,公司基于“盈利基數較小,且收購雅視科技后,公司2014年整體經營規模迅速擴大,對資金的需求量較大”的理由,提出2013年度不進行利潤分配,也不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本。但在4月15日,南京瑞森、西藏瑞華兩名股東聯合提議股東大會增加《關于2013年度利潤分配的臨時提案》,建議每10股轉增12股。他們此舉,顯然是不滿足于此前公司公布的年度分配方案——“不分配”。
上述兩名股東合計持股比例12.38%,因去年參與定向增發成為公司股東,將于今年5月3日解禁上市流通,不過相較于10.38元/股的認購價格,上述股東其實并未吃虧,公司股價仍在增發價上方。在4月25日的2013年度股東大會上,上述臨時議案未獲通過。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日科化學(300214)身上。該公司4月16日午間公告稱,合計持有公司11.38%股份的五名自然人股東劉業軍、屈勇、韓奎、李玉堃、魏華14日聯名提出“10轉10”的年度分配新預案,有別于此前公司董事會的分配預案10派0.5元(含稅)。當天下午開盤后,公司股價直線拉至漲停。而這五名股東正是公司原始股東,承諾的三年鎖定期將在今年5月11日到期解禁。
事實上,小股東“逆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也因此呈現;如上述要求“高送轉”的案例,小股東們其實也受自身利益格局所限。例如,日科化學提議高送轉的五名股東“原始股東”的身份以及解禁期之前的提議,無非是意圖借助高送轉激活股價和成交。至于寧波聯合(600051)、黔源電力(002039)小股東提議高送轉,更有“自導自演、借機減持”的意味在其中。
小股東為自身利益“代言”,在其位,謀其政,倒也無可厚非。盡管身在資本市場,小股東要謀得話語權,最終無法脫離“資本的拳頭誰更硬”的比拼,但資本的逐利特質,又注定了大股東不可能恒大,小股東也不會永遠站在陰影中。畢竟,所謂的“同盟”不可能永遠是鐵板一塊,今日立場各異的各方,明天就可能把酒言歡。讓人想起去年山西天然氣重組聯合化纖,眾小股東“抱團”主導了一場大重組。在股權比例分散的情況下,聯合化纖的小股東們,通過董事會的大多數席位,在董事會層面,將原本的重組方董事“罷免”,主導了公司重組的方向。在公司股權結構分散的情況下,善于“借勢”的小股東在共同的訴求下,完成了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實際上,隨著證券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和信息獲取渠道的暢通,奉行“積極作為”精神的小股東們無疑面臨更大的想象和施展空間。由此,其方式方法呈現多樣化特征,在法律的框架內,借助相關規則,可以推動公司治理的完善以及信息的進一步公開透明,甚至不排除出現“多方共贏”的格局。不過,在此過程中,暴露的問題應當及時修正,規則的漏洞應當及時填補,模糊的概念需要得到界定。對于操縱股價、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則必須嚴懲,唯有如此,才能讓小股東的“逆襲”帶來更多“正能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