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新希望旗下5款產品不合格 云南8家乳企“中槍”酸度偏低

2014-05-09 00:52:2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謝振宇 楊珺 發自成都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謝振宇 楊珺 發自成都

乳業安全問題再一次撥動了消費者敏感的神經。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報了全國范圍內的乳制品不合格樣品,新希望乳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希望乳業)旗下5款產品榜上有名。而就在5月7日,多家媒體報道,新希望乳業旗下的V美飲料同時出現兩個生產日期,疑被篡改日期。

5月8日,新希望乳業一位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述抽檢結果為去年11月國家相關部門的抽檢結果,造成酸度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當地水偏堿性,奶牛飲水造成。此外,新希望發給記者的一份聲明表示,針對有關V美雙日期事件,新希望已初步確定為“他人惡意篡改”,公司已將此事報告當地質檢主管部門以立案調查處理。

新希望乳業發致歉聲明/

5月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今年首次通報全國范圍內的視頻監督抽檢結果。結果顯示,此次抽檢的液體乳樣品不合格數有44批次,其中新希望乳業旗下5款產品榜上有名。這5款產品分別來自云南新希望鄧川蝶泉乳業有限公司和昆明雪蘭牛奶有限責任公司。

5月6日、7日,多家媒體報道,成都一位消費者發現新希望旗下乳品飲料V美產品出現兩個生產日期,疑遭篡改。

對于上述問題,新希望乳業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新希望乳業致歉聲明》中稱,對于下屬子公司出現的任何產品或服務問題均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過經過其專項工作小組調查,V美雙日期已初步確定為“他人惡意篡改”。

而針對此次檢測不合格問題,昨日上午,新希望乳業一位人士表示,這次檢測于去年12月底進行,且是大面積出問題。經過公司自身的測試,與當地的水為弱堿性水有關。此外,酸度降低與生產工藝也有一定關系。

公開資料顯示,上述蝶泉與雪蘭為新希望集團收購品牌。新希望集團自2001年底進軍乳業,通過并購的方式在全國各地打開市場。從2001年底收購四川陽平乳業開始,十余年時間,新希望已將11家乳品企業收入囊中,其中包括安徽白帝、重慶天友、云南蝶泉、昆明雪蘭等。

新希望乳業官方網站的信息顯示,目前該公司已在全國7個省市投資控股了10多家乳品企業,形成了分布于西南、華東、華北等地的市場布局乳企聯合體。新希望旗下公司主要為城市型乳業,所在地以省會城市居多,以保鮮奶、酸牛奶產品為主。

據了解,乳業板塊在新希望產業版圖中不可小覷。“乳業產業在新希望打造世界級農牧企業戰略目標中亦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希望在官網中宣稱,根據公司規劃,其核心業務為農牧產業發展有直接關系的“三鏈一網”,乳業是其中一個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從種草養牛到乳品加工與銷售,旗下控股公司各企業均有涉足。

西部乳業發展協會秘書長魏榮祿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事件更大程度上為區域性事件。“據我了解,去年新希望自查時,其實發現過這個問題,他們牛場的牛是抽取地下水喂養,發現酸度不夠,就引來城市自來水喂牛,結果發現酸度還是不夠。”魏榮祿表示,此次事件或許不是某個企業的問題,“與水質、飼料可能都有關,建議有關部門專門成立調查組調查。”

云南水質偏堿性被指為主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此次國家食藥監局檢測中,云南省多數乳制品企業均被檢測出酸度不達標。根據國家食藥監局發布的 《飲料國家監督抽檢結果》,在被送檢的云南8家乳制品企業21種被檢乳制品中,其中16種產品檢測結果均為酸度不合格,且普遍為酸度值偏低。

針對這一情況,云南省奶業協會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認為,國家相關標準或并不適用于云南地區。據了解,按照目前的國家標準,牛奶酸度值在12°T~18°T(°T又稱吉爾里耳度,表示牛乳的酸度)之間,此次抽檢的云南乳企,其產品均低于此標準。

云南省奶業協會秘書長黃艾祥對記者表示,此次被檢產品酸度不達標可能有兩大原因。一方面云南水源偏堿性,當地的水源PH值普遍在7~8,奶牛通過飲水或飼料攝入造成奶源偏堿性。另一方面,如此多奶企查出問題,可能跟云南乳制品生產條件改善有關。“原先是手工擠奶,現在普遍是機器作業,生鮮乳微生物指標下降,也可能降低酸度。”

云南省奶業協會會長毛華明也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過去采用手工擠奶,隨著時間延長,酸度值會增加,一旦突破18°T,就會變質。當時有些商販為了延長牛奶保鮮時間,會摻入堿性物質以降低牛奶的酸度。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國標才規定了13°T的酸度下限值。

據了解,目前行業執行的國標最新修改日期為2010年。黃艾祥表示,如今該標準已過了三四年,雖然執行動態管理,但也到應該修改的時間了。

5月6日,蝶泉與雪蘭聯合發聲明稱,食藥監總局去年11月針對乳制品開展抽查后發現,云南地區普遍存在某些產品酸度不達標的問題。兩企業排查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當地水源偏堿性。奶牛飲用了偏堿性水后,會影響到生乳酸度,極易造成乳品酸度偏低。

黃艾祥表示,此次云南奶企的檢測指標普遍在11°T左右,與國家標準13°T相差并不遠,“希望針對云南的實際情況,對國標進行修訂,這樣才能公平。”

針對云南省奶業協會的說法,記者聯系了云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不過截至發稿,未能取得接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