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6 00:59:49
每經記者 黃志偉 發自北京
“胃動力不足,請嗎丁啉幫忙。”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曾經讓西安楊森的明星產品嗎丁啉風光一時。而現在,嗎丁啉正面臨著一場生死考驗,西安楊森OTC(非處方藥)業務也面臨著沖擊。
據歐洲藥品管理局官方網站最新發布的消息顯示,歐盟成員國人類用藥互認和分散程序協調小組(CMDh)已批準歐洲藥品管理局(EMA)藥物安全風險評估委員會(PRAC)的建議,將多潘立酮的適應癥僅限于治療惡心和嘔吐。多潘立酮目前為非處方藥,是藥物的化學名,國內藥品以西安楊森產的嗎丁啉最為知名。
由于CMDh的主張獲得多數票支持,因此該決定將被提交至歐盟委員會,由其制定適用于整個歐盟的法律法規。這意味著,嗎丁啉離“最終審判”或只有一步之遙。
OTC營銷專家李衛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治療惡心和嘔吐不是嗎丁啉的主要市場,胃病治療占嗎丁啉80%的市場份額,如果中國也采取相應措施,嗎丁啉的市場將受重創。
嗎丁啉80%市場將受影響/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接到歐盟醫管局發送的郵件稱,CMDh支持PRAC的建議:限制含多潘立酮藥物的適用范圍、使用量和使用時間。含多潘立酮的藥物被用于治療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惡心和嘔吐,但同時也可用于治療包括腹脹,腹部不適和燒心感在內的各種癥狀。
1985年,因為對心臟存嚴重副作用,多潘立酮注射劑型退出市場。2011年,歐洲藥品管理局藥物警戒工作組(PhVWP)要求含有多潘立酮的產品必須在說明書中注明對于心臟的不良反應,患者必須謹慎使用,但即便如此,仍然收集到藥物致心臟不良反應。
多潘立酮目前為非處方藥,是藥物的化學名,國內藥品以西安楊森產的嗎丁啉最為知名。經過一年多的評估后,PRAC建議,含有嗎丁啉的藥物仍然可以繼續用于治療惡心嘔吐,但是劑量應該減少。同時,嗎丁啉應不再被授權用來治療如胃脹氣和灼熱等癥狀。
對此,西安楊森表示,由于CMDh未能就PRAC對于多潘立酮類藥品的建議做出最終決定,PRAC所提出的建議將進一步由歐盟委員會進行審核。同時,公司將繼續向當地藥監部門匯報相關進展。
不過,西安楊森也表示,從現有數據看,在嚴格遵照說明書使用的情況下,多潘立酮是具有較好的獲益風險比和良好耐受性的有效藥物。
“如果歐盟限制使用的法律得到推行,這意味著嗎丁啉將失去五分之四的市場。”李衛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按照以往經驗,國內的監管部門一般會采取類似的監管措施,這意味著嗎丁啉在國內的競爭產品——修正藥業的斯達舒和江中藥業的健胃消食片有望從中受益。前者有較好的營銷隊伍,后者在品牌和產品質量控制方面較好,二者將會分搶嗎丁啉讓出的市場。
業績下滑或因股權博弈
數據顯示,2012年西安楊森銷售收入為51億元,而嗎丁啉在高峰時的銷售額高達6億元。對于多年未現新的非處方藥產品推出,且銷售額日漸下滑的西安楊森來說,嗎丁啉的生死大考,讓其雪上加霜。
1985年,美國強生子公司比利時楊森與中方4家制藥公司聯合投資2.9億元成立西安楊森,強生控股52%。作為首批合資公司,西安楊森被視為醫藥領域營銷教父級企業,其學術營銷、公益營銷、OTC店員培訓以及針對消費者的品牌廣告,一直都是其他企業學習的范本。但近幾年來,西安楊森的業績一直在下滑。工信部制藥企業百強排名顯示,按照主營收入計算,2009年西安楊森的排名為第15名;到了2013年,其排名已經下滑至第44名。
李衛民表示,在處方藥市場,外資藥品有專利在推廣上占據優勢,但是OTC市場都是普藥并無門檻。隨著國內藥企質量提高,外資或者合資企業在質量監管方面的優勢不再明顯。進入中國20多年后,合資藥企向前和冒風險的動力不足,國內企業在技術和營銷方面不斷創新,目前已經開始動搖外資藥企市場地位。
李衛民還表示,合資是外企改革開放初期進入中國的途徑,在經過了多年合資后,獨資化已經成為趨勢,外資公司通過不引進新產品等為條件,要求提高其在合資企業中的占比,最終達到獨資目的。
公開資料,2007年,在吸收4家中方股東股份后,美國強生對西安楊森的控股比例達到70%,但由于這一比例距離強生計劃中的完全控股尚有差距,此前公布的新產品引入計劃擱淺。此后,西安楊森鮮有新的OTC產品推出。
記者從國內一家OTC藥企負責人處了解到,嗎丁啉的銷售主要以非處方藥市場為主,在該領域,嗎丁啉曾創造過年銷售額6億元的高峰,但2013年,其在非處方藥渠道銷售額只有3億多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