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4-05-20 00:39:36
此次公布的創業板再融資制度強調了市場化原則,有不少新意。今后創業板進行再融資,如果招股價格不低于當時的市價,這部分股份就不需要鎖定,而是能夠直接上市。
每經編輯 桂浩明
◎桂浩明
創業板開設至今已有5年多,先后有近400家公司完成招股并上市。到現在為止這些公司中還沒有一家進行過再融資。究其原因,不是這些公司沒有再融資需求,而是沒有相應的可供操作的管理規則,以至于雖然進入了資本市場,但卻是再融資無門。
當年推出創業板的時候,有關方面曾經表示隨后還要搞創業板的退市與再融資制度作為配套。果然,不久以后創業板退市制度出臺,經過幾次反復,現在已經實施,市場反響也算不錯。但再融資制度似乎搞得比較慢,直到現在才拿出一個討論方案。這也難怪,自創業板誕生以來,圍繞它的各種非議就一直沒有平息過,特別是對于其“三高”的指責不斷,在這種情況下再去推進創業板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自然會遇到更大的壓力。由于創業板再融資制度的長期缺位,不少創業板上市公司失去了在合適時點進行再融資的機會,客觀上對他們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如今,在新“國九條”公布不久,創業板再融資制度公布,反映出有關方面推進創業板改革創新的決心,這一點在現在尤其值得肯定。
就此次公布的創業板再融資制度本身來說,強調了市場化原則,有不少新意。根據這個制度,今后創業板進行再融資,如果招股價格不低于當時的市價,這部分股份就不需要鎖定,而是能夠直接上市。對于規模不大的再融資,創業板公司可以快速自行募集,不再需要券商保薦與承銷。這樣的制度安排,與現行主板市場的做法有很大區別,有人甚至將其稱之為“創業板革命”。如果這個制度得到嚴格而全面執行,不但對創業板公司的發展會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同時也會對資本市場進行一次深入改革,有利于其市場化程度的提高。
從海外成熟市場的實踐來看,再融資作為上市公司持續發展中的融資行為,大都是由上市公司自行操作。雖然海外成熟市場再融資操作不太多,但其管理制度較IPO普遍要寬松得多,這應該符合上市公司的實際。企業上市后,社會對其情況會比較了解,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也是基于對相關信息的把握才成為股東。
上市公司要再融資,往往是其日常經營行為的自然延伸,其操作邏輯通常會是在公司以往的經營狀況中就有所顯現。在這種情況下,對它的再融資行為,的確是有條件更多地讓其自行來組織落實,并且是貫徹小額快速的原則。這樣既可以提高融資效率,也能夠避免因為資金到位晚或者超募所造成的損失與浪費。對于創業板企業來說,大都處于發展初期,發展快是它最大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其比較自主地進行再融資,不但可以及時滿足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同時也能夠發揮市場的約束力。其結果就是市場化程度高,對公司股價的影響則比較小,有望達到多贏的目標。我國的創業板,盡管飽受爭議,但總體來看仍然是健康的,在創業板公司中已經涌現出一批在各細分領域占有先機的骨干企業。而這與借力資本市場,通過IPO籌集資金加快發展是分不開的。合理、高效的再融資制度,對這些企業而言,可謂如虎添翼,有望實現新的飛躍。
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盡管對上市公司有利,但是隨著創業板再融資的開閘,特別是制度本身又比較寬松,因此難免會有人擔心這樣是否會進一步加劇供求失衡的問題。從近期的市場反映來看,還是有不少偏負面的解讀。事實上,現在很多投資者對于任何形式的擴容,都存在某種心理上的不安。現在固然需要很多類似的市場建設方面的措施來完善市場結構,但更需要的是頂層設計以化解市場所存在的根本性問題。如果沒有供求關系的根本好轉,那么A股市場只會出現結構性行情,而大盤依然疲弱不堪。
(作者為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市場總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