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4-06-03 00:31:24
目前貨幣是緊縮期,股市下行而債券價格上升,企業負債率攀升,就是典型表現。
每經編輯 葉檀
每經評論員 葉檀
貨幣緊縮時期,市場下行。此時央行的選擇應該堅定、明確。
目前貨幣是緊縮期,股市下行而債券價格上升,企業負債率攀升,就是典型表現。銀行間的拆借利率可以作為中國最安全的無風險收益率,比充滿行政色彩的10年期、7年期的國債收益率更準確,目前對銀行一保再保、對利率一壓再壓,上海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shibor5月30日為2.57%,1個月為3.861%,一年為5%,說明利率水位一旦上升就很難下降。
廣義貨幣發行兩位數,企業與政府負債率仍然高企,民間資金無法盤活,這說明中國經濟的問題不在缺貨幣,而在貨幣的使用效率上。如果中國的資金不能進入高效而誠信的實體經濟,印多少貨幣都沒有用,只能沉沒,甚至成為烘托溫哥華、舊金山樓市的最大推手。
央行喊話房貸半個月之后,據金融信息網站融360提供的6月2日上海30家銀行房貸情況,除三家外資行匯豐、花旗為首套房貸打九折外,恒生銀行為首套房貸提供九八折,其他11家銀行為首套房貸提供基準利率,10家銀行上浮首套房貸利率,包括平安、天津、民生、招商、廣發在內的5家銀行暫無額度。房貸基準利率沒有收益,風險又高,為什么要貸?
商業銀行顯示其獨立品格,不為喊話所動,繼續緊縮房貸、房貸高利率之旅。在經歷了十幾年的改革之后,商業銀行不再一味聽命,開始考慮風險與利潤,說明銀行內部的激勵機制向市場化方向轉變。這正是當初銀行業改革希望達成的目標,如果現在商業銀行聽命上級,不斷放貸,未來的房地產壞賬風險不應該由商業銀行承擔,而應該由下命令的官員承擔。
既然商業銀行已經進入市場化的關鍵階段,就應該繼續市場化之路,絕不能半途而廢。現在要做的,不是逼銀行走上聽從行政命令成為政府大出納的老路,而是抓住中國金融業市場化改革中的重點、難點,建立正確的激勵機制,鼓勵銀行繼續改革。
中國貨幣之所以進入膠著期,根本原因不在于銀行不放貸,而是信用激勵機制的扭曲,是大量資金流向了只有利潤而沒有現金的糟糕企業,這些企業常常以經濟安全、創新基礎作為虎皮,向銀行要廉價資金。
所謂信用激勵機制的扭曲,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種表現是,偷懶的銀行沒有善用自身的信用數據,一只眼盯著政府的導向、大企業、大項目,另一只手伸向輸送貨幣的機器,只要是政府鼓勵的大項目一概蒙著眼大規模貸款。曾經的造船行業是如此,曾經的光伏行業也是如此。另一種表現是,沿用傳統的互聯互保的連坐式信用模式,或者用抵押物打折的方式貸款,把銀行的未來和房地產等抵押物緊緊地綁在一起。甚至有些民營銀行再次重蹈20年前的覆轍,允許大股東進行偷竊式的關聯貸款。
政府、國企不是信用的天然符號,互聯互保等信用保障模式不能適用人口與資金急劇流動、產業急劇變遷的當下社會。中國銀行業需要向阿里等互聯網金融學習,建立新型的信用保障模式。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有些銀行已經開始運用互聯網方式切入養老、健康、理財多個領域,進行大數據分析,這是跟上時代步伐的先進做法,在這方面中信、平安等銀行首當其沖。最終,互聯網與金融結合得最好,通過數據將信用、風險成本降到最低的企業一定會脫穎而出,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大量低效企業占據資金已經讓中國嘗到了貨幣洪水下的旱災。不僅在境內,國企在境外也大量融資,香港金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香港銀行對內地客戶所提供的除貿易融資外的貸款高達2.276萬億港元。目前約半數借款人為內地大型國有知名企業,如能源行業,而民營企業的貸款比例只占19%且風險較為分散,剩余31%流向跨國企業。
低效而缺乏制約的企業大量借貸,不僅會拖垮境內金融體系,還會讓中國經濟在增長乏力期陷入債務危機的泥潭。以最快的速度撤除國企背后的政府隱性擔保,讓市場的回歸市場,才是金融業的唯一出路。
央行不要再對房貸喊話,也不應該再對銀行在基礎設施等行業貸款喊話,一旦走上金融市場化之路,就要堅定、徹底地蹚過改革深水區,不要猶豫。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