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4 00:33:0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趙春燕 發自北京
進口煤限制政策,是一度被國內煤企期盼的利好,但在一年多的爭議之后,試行版本的《商品煤質量要求》文件露出端倪,這一已經在福建等地商檢部門開始執行的標準,被業內認為是馬上要落地的進口煤質量標準。
“目前這個標準可能會讓煤企失望,另外從市場角度來看,依靠限制進口煤來挽救國內煤炭市場的希望是落空了。”汾渭能源咨詢動力煤分析師曾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感慨。
曾浩表示,目前的標準只能夠影響到幾百萬噸的進口煤量,按照每年約3億噸的進口量來算,影響程度“最多不會超過5%,甚至2%都不到。”
新標準對進口煤“影響不大”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目前在煤炭行業內流傳的 《商品煤質量要求》是福建海關給進口煤商檢部門的新執行標準,這一文件目前已經有一部分煤炭貿易商拿到,而福建商檢部門已經開始按照此標準執行了。
“目前關于進口煤質量要求的正式文件還沒有頒布,福建那邊是先按照這個標準去執行,在此過程中,會收集到一些反饋意見然后來形成最終的執行方案,還是有改動的可能,但是估計改動不會太大。”曾浩告訴記者。
記者獲得的《商品煤質量要求》文件第四條提到,在中國境內遠距離運輸 (從報關口岸到消費地距離超過600公里)的商品煤應當同時滿足:1、褐煤發熱量要大于4000大卡,灰分小于20%,硫分小于1%;2、其他煤種發熱量要大于4300大卡,灰分小于30%,硫分小于2%。
港富集團黑色產業首席分析師張志斌向記者透露,目前也收到了這個文件,因為港富集團亦主營進口煤貿易等相關業務,“類似于灰分、硫份等標準,基本上目前的進口煤都能夠達到這個標準。”他認為,唯一覺得影響較大的可能是一些遠距離運輸的發熱量小于4000大卡的褐煤和發熱量小于4300大卡的其他煤種,“但是這個量很小,估計也就是幾百萬噸”。
“還是有一定的利好,因為預計進口煤的監測和管理成本會有所增加,不過不多,預計是每噸1到2元的水平。”張志斌同時表示。
安迅思息旺能源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稱,如果按照目前所掌握的新文件的內容來解讀的話,中國限制得更多是在國內遠距離運輸的煤炭;而對從國外進口回來的煤炭將繼續允許其進口,只是部分劣質的進口煤不能從在中國到岸的地方遠距離地運輸到其他地方。
鄧舜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部分貿易商認為,如果是這樣的話,部分劣質進口煤將不再受到進關的限制;只要是進口地區和使用地區不超過600公里,那么該部分進口煤將能夠繼續在中國沿海地區使用。而所謂的“限制低卡煤進口”也僅僅是象征性的。
煤企“空歡喜”一場
對于國內煤炭企業而言,盼來的進口煤限制標準力度遠不達預期,可謂“空歡喜”一場。
據悉,自去年煤炭市場急轉之下之后,一片救市之聲響起。對于每年進口量約3億噸的進口煤的沖擊,國內煤企一直心有余悸,期盼對劣質進口煤的限制能夠給煤市帶來一絲利好。
資料顯示,國家能源局限制進口煤的 《煤炭質量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從去年5月份就開始征求意見,截至目前已經有一年多時間,期間曾有數個版本多次傳出。業內認為,進口煤的限制一直存在爭議,主要是源于煤電雙方的博弈。
大智慧5月16日報道,《辦法》已經過兩輪意見征求,正在進行第三輪意見征求。
此前《辦法》顯示,國家能源局對煤炭進口企業以及進口煤炭都提出了要求。其中,從國外進口的煤炭熱值不得低于4544大卡/千克,此外還要求國內低于3587大卡/千克的動力煤和2870大卡/千克的褐煤禁止生產;灰分大于25%的商品煤長距離運輸銷售的,責令停止銷售。
曾浩表示,按照當時這個版本的限制標準,單純熱值一項,受限的進口煤量將會達到7000萬噸左右,但是目前的版本中幾乎將熱值的限制拿掉了,“就是天壤之別”。
海關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煤炭進口共計3.3億噸,同比增長13.4%。今年1~4月進口煤1.1億噸,增加2.3%,進口均價約每噸490元,下跌15.2%。
“目前煤炭企業看到這個政策,不會寄希望于限制進口煤的政策來進行救市了。”張志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