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貴州新一輪國企改革臨考 與債務期限賽跑赤天化欲引民資解困

2014-06-24 00:31:2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岳琦 發自成都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岳琦 發自成都

貴州國企改革強勢推進,產權改革方案呼之欲出,而走進 “深水區”之后的困境也隨之而來。作為貴州首例整體集團性改革的國企,經營“比較困難”的貴州赤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赤天化集團)及其控股上市公司赤天化(600227,SH)正面臨一場抉擇。

6月20日,赤天化公告繼續停牌,“赤天化集團國有股權整體轉讓方案正在制定、論證過程中。”而國資全部退出赤天化集團,甚至轉讓上市公司控制權令人生疑。

昨日 (6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赤天化集團內部多個消息源確認,該集團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已初步確定,但目前集團負債高達78億元,且現金流緊張,難以清償到期債務,產權改革被認為是“一場與債務期限的時間賽跑”。

按照赤天化集團內部公布的初步改革方案,集團將盡快完成對子公司的股權梳理,再打包轉讓集團母公司(赤天化集團單個法人主體)全部國有股權。意向受讓方已初步確定為貴州省外籍商人丁林洪控股的貴州圣濟堂制藥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圣濟堂)。如圣濟堂受讓股權,還需注資解決赤天化集團及上市公司赤天化的債務困境。

“赤天化集團是貴州國企改革的第一家集團,面臨的困難也更多。從某種程度來說,其進度和效果也決定著貴州國企改革計劃的進展。”赤天化集團新聞中心主任王鋒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目前資金壓力較大,債務到期使改革時間緊迫。

78億元負債壓頂/

今年3月,貴州省啟動力度頗大的國企改革,這被外界評價為 “大膽”和“超預期”。在貴州省國資委舉行的監管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啟動暨推介會上,貴州省明確要求茅臺集團、盤江集團、赤天化集團等28家省屬國資委監管企業必須引進戰略投資者,通過改組為股份公司、轉讓破產重組等方式,推動產權改革3年內完成。

彼時,貴州省國資委就提出,赤天化集團將對上市公司赤天化的控股權進行轉讓,將以股份公司為平臺整合化肥主業資產,盡量把集團中質量尚可的資產或公司整合打包出讓。

記者獲取的赤天化集團初步改革方案顯示,該集團的產權制度改革,既是執行“貴州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更是赤天化集團內在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一場與債務期限的時間賽跑。

最令赤天化集團感到棘手的是其下屬子公司貴州赤天化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赤天化紙業)的12.53億元中長期貸款將于今年11月27日全部到期,該筆貸款由赤天化集團擔保。

改革方案顯示,赤天化紙業已拖欠一個月近900萬元的利息,以赤天化紙業現有資產情況、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貸款到期后無法償還成為必然。按赤天化紙業資產可變現值估算,即便通過處置公司所有資產償債后,赤天化集團至少還需承擔6億元的連帶償債責任。

如到期無力償債,將觸發赤天化集團連帶責任。集團母公司2012年5月4日和2012年10月30日分兩次發行的5年期的12億元中期票據的債權人將會發起債券持有人會議。根據赤天化集團資產情況,債權人有可能要求凍結或轉讓赤天化集團持有的赤天化股權,從而對上市公司的控股權產生威脅。

改革方案顯示,從整個赤天化集團看,赤天化集團與集團母公司一樣,表面看資產負債率合理,但實際上現金流壓力很大。截至2014年3月31日赤天化集團合并報表總資產123.22億元,總負債78.20億元,負債中帶息負債57.54億元,一年內到期需償還的銀行債務25.29億元。

償債風險倒逼改革提速/

雖然赤天化集團整體資產負債率并不高,但高額的財務費用、即將到期的債務和緊張的現金流讓公司面臨較大償債風險。

改革方案顯示,赤天化集團母公司本身沒有生產經營業務,資產負債率為73.67%,負債似乎仍不算高,但總資產中的流動資產只占26.34%。赤天化集團母公司每年只有房屋、土地的租金收入不足2000萬元,每年需支付12億元的中期票據利息就達7480萬元,現金流虧空巨大,加之經營狀況和財務指標惡化,再融資幾乎不可能,集團母公司資金鏈隨時可能斷裂。

根據改革方案公布的數據,2014年1~3月,赤天化集團合并報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流出1.53億元,其中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為562.72萬元,僅能維持赤天化集團的生產活動,不足以償還債務的本金和利息。

面對經營困局,赤天化集團的國企改革也在不斷加速。5月13日,赤天化公告稱,公司計劃向控股股東赤天化集團轉讓公司所持貴州赤天化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及貴州赤天化紙業竹原料有限公司股權,份額分別為27.02%和13.6%。上述兩項股權轉讓款共計1.47億元,這標志著赤天化集團的國資改革開始布局。

6月11日,因涉及赤天化集團國有股權整體轉讓,赤天化開始停牌,赤天化集團的改革實質啟動。但改革方案顯示,從現金流角度看,公司的償債能力十分有限。因此,赤天化集團不能按貴州“產權制度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按部就班地執行。在子公司、分公司分散突圍后,再進行集團母公司整體改制,只能爭取在債務到期之前完成集團母公司的產權制度改革,“從而一攬子解決赤天化集團的生存危機”。

“目前我們還有主動的成分,讓國有企業能夠盡量保值。時間一到,我們就很被動了。”王鋒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就目前公司的現金流情況來說,11月份債務到期是完全承受不起的。

意向接盤方圣濟堂/

根據赤天化集團產權制度改革的方案,受讓方在完成對國有股權的受讓后,將順序啟動對赤天化集團母公司的現金注資,用于解決集團的債務困境,同時解決上市公司赤天化的債務困境,提供經營和后續發展所需資金。

記者獲取的改革方案顯示,在與多位潛在戰略投資者接觸后,目前圣濟堂已拋出橄欖枝。

據了解,圣濟堂是圣濟堂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圣濟堂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10家,包括8家醫藥類公司、1家房地產公司及1家礦業公司。

工商資料顯示,圣濟堂注冊資本1077萬元,經營范圍包括生產中西成藥、保健品、醫用儀器及衛生用品等。該公司董事長丁林洪為外籍華人,出資1028萬元,另外有3位丁姓投資人分別出資16.155萬元。

昨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圣濟堂,該公司外宣負責人表示不能透露相關信息。

在初步確定的改革方案中,意向受讓方圣濟堂承諾將在完成受讓后,向赤天化集團注資,解決集團和上市公司赤天化的債務問題,并為赤天化提供其經營和后續發展所需資金。不過,圣濟堂無意保留赤天化紙業及其造紙業務。

按照赤天化集團改革方案給出的時間表,集團將在6月30日前履行國資轉讓程序,并取得相關部門批復。圣濟堂將在7月15日前與貴州省國資委、赤天化集團簽署股權轉讓協議。7月30日前,辦理相應的工商、稅務等變更手續。

“赤天化集團當前生產經營遭遇嚴峻困境,改革與脫困同時進行。”貴州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赤天化集團的改革方向是經過研究同意的,而具體方案還需要貴州省政府等多方批復。

(實習生丁舟洋、黃麗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