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01 00:52:35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
盡管來重慶已有3年,何國田對這個城市仍然有些不適應。
2011年3月,尚在沿海城市鉆研裝備制造業核心技術的何國田被重慶市政府以高級專家人才方式引進,并給予“重慶市機器人專家組牽頭人”的稱號。何國田在重慶的3年,恰恰也是重慶機器人產業從無到有的關鍵3年。
如今,重慶使用工業機器人已超過5000臺,預計明年還有2000多臺的需求。
機器人被大規模引進的同時,企業使用機器人的成本難題也逐漸得到解決。多名受訪的重慶機器人產業人士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企業引進機器人,大概1~3年就能收回成本。
然而,重慶機器人制造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技術受制于國外。宏源證券一位周姓分析師表示,“目前國產機器人大多為非標機器人,即按照下游中小企業的特定需求定制化生產,而國外幾大企業更多是批量化生產的標準化機器人,非標機器人能夠適應國內中小企業復雜多變的作業環境,但由于難以批量化生產,這種模式很難孕育出龍頭企業。”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重慶有機器人集成加工企業50多家,掌握了一定關鍵技術開發的企業有10多家,而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為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重慶存在大量簡單組裝集成的機器人企業,其加工條件讓人擔憂。
工業機器人使用超5000臺/
“我們當時做了市場調研,發現機器人市場的核心關鍵零部件有80%依靠進口,這么高的進口比例,也說明機器人市場需求非常高。”重慶兩江新區開發投資集團總經濟師、重慶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發展聯盟副理事長李光認為,市場需求是各地爭相上馬機器人產業的根本原因。
6月17日,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發布的201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統計數據顯示,國內企業在我國銷售的工業機器人總量超過9500臺,銷量較上年增長65.5%。
何國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一組數據則顯示,2009年,重慶企業共使用的工業機器人500多臺,2011年為1000多臺,目前的該數字已經遠超5000臺,增長速度令人側目。
此外,近期重慶發改委組織的針對當地70個機器人應用企業的調研顯示,明年重慶市場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增長空間在2000多臺。對于機器人的經濟效益,何國田舉例說,一個工作站能替代3個人,按照每人4萬元/年的人力成本計算,一個工作站替換的成本在12萬元;而工廠往往是兩班制,一個工作站每年替換的人力成本則為24萬元。同時,制造業人力成本還在以每年10%左右的增速上漲。
與此相對應的是,工業機器人的售價卻在逐年下滑。“以前每臺(機器人)的價格在100萬元左右,近幾年每年下降率大概在30%,差不多只用以前1/3的成本就能買到。”李光說。
多名受訪的重慶機器人產業人士均表示,目前企業引進機器人,大概1~3年就能收回成本。
“畢竟人工會受情緒化影響,而制造加工企業使用機器人能進一步確保產品的一致性,一致性和生產效率大概能提高60%。”一名重慶面板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
“政府+產學研+金融+用戶”模式/
在何國田的記憶里,重慶很早就對機器人產業表現出了濃厚興趣。
“2011年初,重慶市科委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志華與中國科學院院長進行了一次交流,雙方都覺得重慶要發展新興產業,機器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何國田說,這次交流也最終促成了重慶在此后的機器人戰略中依托中科院這一平臺。
盡管眼下重慶機器人產業已達50億元左右的產值,但“同天津、上海、南京等城市相比,重慶的基礎仍然很薄弱。”何國田說,發展之初,重慶屬于“三無”地區,無技術、無產業、無人才,但好在有著唯一的優勢,就是市場。
對于重慶發展機器人產業的初衷,李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重慶作為三大老工業基地之一、國內十大裝備制造基地之一,正站在全面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節點,同時又面臨產品結構調整和工藝結構調整,“調整工藝,就是要提高效率和產品質量,關鍵在于智能化,機器人則是智能化的根本手段之一”。
此外,人力成本的上漲也成為“機器換人”的一大推動力。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2013年的十年間,中國制造業從業人員的平均工資增長3倍,年平均增幅15%。
另一個被李光屢次提及的理由是,近年來重慶在筆電信息化(筆記本電腦及其相關產業)上取得的成績。以2011年為例,重慶實現筆電產量2547萬臺,占全球比重7%。
“我們當時對重慶的基本條件進行綜合評估后,發現重慶還是具備一定加工基礎,比如信息化,對于推動機器人產業的作用非常明顯。”何國田說。
在經過專家組多次調研后,重慶認為機器人應用領域非常廣,但如果走全面發展的道路,重慶一無基礎,二無技術。“我們從工業結構本身出發,緊貼機器人市場需求爆發點、相關度進行分析,最后確定了重慶的發展方向。”李光說,首先圍繞工業市場發展工業機器人,并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到一定階段,再發展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最終形成一條全產業鏈。
“作為新興產業,單靠市場之手遠遠不夠,所以我提出‘政府+產學研+金融+用戶’的模式。”李光表示,產業鏈前端,政府出臺鼓勵政策;中端,產學研進一步加強;尾端則引進金融,并搭建用戶與企業面對面交流的平臺。
正是在這一模式下,2013年4月,包括中科院重慶研究院等53家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重慶市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產業發展聯盟。
2013年10月底,重慶發布《關于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對“機器人之都”進行量化:提出到2020年,重慶機器人產業銷售收入達到1000億元,機器人產業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標準標定體系缺失/
不過在談及“機器人之都”目標時,李光、何國田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國內機器人標準標定缺失問題已成為機器人產業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
“為什么國產機器人落后于進口產品?先不談核心技術,標準標定體系的缺失才是最關鍵的。”李光認為,任何產業若沒有與時俱進的標準和標定,就失去了行業門檻,機器人產業在這方面恰恰處于空白。
目前我國機器人產業的行業標準還沿用1996年制定的機械行業標準;而在標定方面,國內尚無統一專門針對機器人標定測量的檢測機構。此外,記者查詢2012年發布的 《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服務機器人科技發展 “十二五”專項規劃》發現,其中也沒有對機器人標準標定方面的界定。
何國田指出,標準化、模塊化、集成化是當年計算機行業遇到的問題,現在機器人要實現產業化發展,同樣面臨這一問題,國內機器人產業亟需完成硬件標準化工作。
事實上,機器人標準標定體系的缺失,在重慶市場上已經產生了蝴蝶效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重慶不少中小型以集成加工為主的機器人企業中,存在缺少質量把關的問題。
何國田擔憂,標準標定體系的缺失,可能令機器人產業難以走入良性循環。“缺少標準,每臺機器人的使用體驗就可能存在偏差,最終會打擊企業的購買積極性。如此一來,機器人生產企業就難以實現量化生產,生產成本就降不下來,最終可能會徹底失去與進口企業的競爭機會。”
好消息是,目前中科院正在建設機器人標定測量實驗室。李光也表示,重慶也正在想辦法解決機器人標準標定體系缺失的問題。
機器人國產化之痛
對重慶而言,在通往“機器人之都”道路上更大的挑戰來自于核心競爭力這塊短板。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外機器人制造企業占據中國約90%的市場份額,發那科、安川、庫卡、ABB四家公司合計占據約65%的市場份額;而在國內機器人市場,沈陽新松機器人、安徽埃夫特、廣州數控排在第一梯隊,其中并無重慶機器人企業的身影。
尷尬的是,這些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的機器人制造廠商也未能幸免核心零部件依靠進口的命運。“不能說全部依靠進口,但肯定有一些零部件是需要‘外援’的。”何國田說。
重慶一家本土機器人廠商——重慶社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社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坦承,盡管目前國產機器人的價格比進口機器人普遍低1/3,但仍然面臨市場信任難題。
一名重慶汽車制造廠商人士也向記者直言,由于國產機器人在精度等方面難以與進口機器人匹敵,目前還不敢完全信任國產品牌。
“研發機器人有一定門檻,技術和資金的要求都比較高,沒有兩、三千萬就不要考慮入行。”何國田說,國內企業的測試設備和加工條件都不及國際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采訪中接觸的多名業內人士均認為,如果國產機器人標準化、核心技術缺失問題不解決,談機器人為“中國制造”的救星尚言之過早。
在何國田看來,關鍵零部件問題不解決,也就無法形成國產機器人的競爭優勢,要改變眼下國產機器人產業的尷尬處境,就得打破傳統機器人結構。
行業過剩質疑
自去年以來,關于機器人產業將成為第二個光伏產業的說法便甚囂塵上。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執行主席羅軍曾公開表示,并非每個地方都具備建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園區的條件,判斷標準則包括產業基礎、市場輻射能力、材料基礎,如果這三種比較優勢不明顯,不應盲目介入。
盡管李光毫不避諱各地機器人產業規劃的“雷同”,但在談及產業是否會過剩時,他堅持認為,“機器人產業和光伏產業有明顯不同,前者是市場主導,后者是政府主導,市場需求明擺著。”
拋開行業“過剩說”,眼下各地對機器人產業的爭奪也日趨白熱化,這在重慶所規劃的三個機器人功能區中便能窺見一斑。
在“機器人之都”框架之下,重慶規劃了兩江新區工業機器人和配套功能區、璧山工業園特種機器人功能區,江津雙福工業園服務機器人功能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盡管上述三大功能區分工各有不同,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卻并非涇渭分明,比如重慶社平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工業機器人,其目前便落戶在以服務機器人為特色的江津雙福工業園。
“三個功能區彼此會有互動,比如在招商過程中,各園區對企業的優惠條件會比較一致,避免惡性競爭。”李光表示,完全不重合也是不可能的。
對重慶而言,機器人產業這條路還很漫長,業內人士希望,重慶能在創新和創意方面走出自己的特色。
事實上,重慶已經開始行動。據李光介紹,當地正在嘗試對機器人產業的商業模式進行創新,計劃引入金融之手,采取機器人租賃模式,并將售后服務植入進去,目前該模式正在等待政府相關部門的意見。
此外,重慶還計劃結合國企改革大潮,調動國企、民企積極性,以資金為紐帶,探索混合所有制對機器人產業的推動力;同時,委托國外獵頭公司引進高端人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