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7-01 09:21:20
每經編輯 陳小雨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
重慶三分之二國企“變陣”混合所有制已走出關鍵一步。
據《重慶日報》報道,在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四屆四次常委擴大會議上,重慶市國資委正式發布了“市屬國有重點企業面向非公資本項目表”,首批項目總數為110項,涉及重慶市屬重點國企25家,總金額2650億元。
重慶市國資委人士表示,此次向社會開放的110個項目具有涉及面廣、形式和產業齊全以及合作形式多樣的特點。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標志著重慶國有資本向民資全面開放正式啟動,也表明重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已進入實戰階段。
據《重慶日報》報道,此次推出的110個項目包括24個增資擴股類項目涉及金額538億元、42個股權轉讓類項目涉及金額437億元、2個技術轉讓類項目涉及金額0.62億元、33個合資合作類項目涉及金額695億元、以及9個BOT+EPC招商類項目涉及金額980億元。
早在1個月前,記者便從一重慶國企高層處獲悉,重慶可能會拿出上百億元的高速公路項目向社會資本開放;而對于民資而言,該領域一直對其緊關大門。
眼下看來,上述說法已經坐實。根據重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面向非公資本項目表顯示,包括11個競爭類項目,21個功能保障類項目、13個公用事業類項目,高速公路股權轉讓以及新建高速公路項目豁然在列。
“這次的項目設計能源冶金、交通、旅游、裝備制造、商貿、物流、金融、基礎設施等行業,具有涉及面廣、形式和產業齊全以及合作形式多樣的特點。”重慶市國資委宣傳處人士表示,重慶國資拿出來的都是極為優質的資產。
該名人士還表示,重慶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上有較強的決心,隨著工作進一步開展,未來還會拿出優質項目與社會資本進行對接,讓更多的市場主體有機會參與競爭。
據8月出臺的《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意見》,重慶計劃通過3~5年時間將2/3國企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
除了上述所披露的110個項目,已經開始行動的重慶國企也不容忽視。今年5月,重慶輕紡集團與上海中福公司達成合作,在釀酒、林木加工及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進行“混合”發展;重慶水務也與蘇伊士環境等共同出資組建了一家中外合資經營的環境公司,重慶鋼鐵集團也拿出了包括大利亞礦山、江津電鍍污泥處理等項目,引進民營資本或戰略投資者。
“接下來我們會加強與重慶市工商聯的對接,建立相應機制,盡快把此次推出的項目落到實處。”上述重慶國資委宣傳處人士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