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

每經網首頁 > 熱點 > 正文

線上+線下:奢侈品電商平臺的O2O差異化競爭

2014-07-08 00:11:2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陶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陶力 發自上海

“寺庫網目前只有三百多人,我們已經開始盈利了。”6月末,寺庫網CEO李日學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時透露。

李日學坦言,“供應鏈”與“信任”是橫在奢侈品電商從業者面前的兩座大山,只有跨越過去,才能活下來。然而,大多數創業者在沒有考慮好如何解決這兩大核心難題前,便踏上了“燒錢”之路,其結果可想而知。寺庫網能否成為“剩”下來的那一個,依然是一個未知數。

奢侈品鑒定破解信任難題?

寺庫成立于2008年,其業務包括奢侈品網上銷售、線下實體會所、閑置奢侈品二次流通、奢侈品鑒定、養護等。

在李日學心里,寺庫的定位是一個“為高端人群服務的平臺”。“我們可以圍繞用戶售賣一切他們需要的產品,而不僅僅是奢侈品。

我們不是進貨賣貨的銷售代理商,而是服務平臺。”據悉,目前寺庫網上出售的商品貨源分為三類,一是品牌商授權銷售的產品,二是代理商提供的產品,三是海外商家直接售賣的產品。不過,李日學并不愿意公布其獲得授權的品牌名單。

同時,寺庫在北京、上海、成都、香港、東京開設了5家高端實體庫會所,寄售二手奢侈品,從中獲得10%~15%的銷售提成。

據悉,LV等諸多品牌從未在國內授權給任何電商平臺,如何解決貨源真實性問題?李日學解釋稱,寺庫網上出售的此類商品來自部分供應商的貨品或消費者寄賣的產品。為此,寺庫網成立了專門的鑒定中心,有40多位獲得職業資格的鑒定師,所有商品由鑒定人員確認真偽后才會發貨到消費者手上。同時,寺庫還建立了專門的奢侈品售后服務工廠。

二手名牌交易平臺米蘭站一名內部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透露,貨品鑒定和售后服務幾乎是二手奢侈品經營的一個門檻。

事實上,對于奢侈品鑒定業內很難有統一的共識。資深電商觀察人士郝智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二手奢侈品鑒定更多是一家之言,很難有統一標準,“二手汽車交易有統一的標準,比如購買時間、行駛里程、維修記錄等,但是奢侈品你很難說是從使用時間還是新舊程度去判斷它的價值。”

同時,他坦言,“純粹把奢侈品店照搬到網上的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必須要有線下服務的支撐。”

無獨有偶,米蘭站也從線下走到了線上,其電商平臺也已經低調運行兩年,不過其網站去年的銷售額還不到兩千萬元。

試水差異化競爭

2012年儼然成為電商的分水嶺,普通電商平臺從2011年的資本狂熱中逐漸清醒,轉而尋求利潤。奢侈品電商也開始放棄照搬模式,尋求差異化競爭。

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在寺庫網上,“品牌”一欄與“海外直郵”一欄的商品中存在重復的現象。其中,“品牌”商品的來源是供應商和二手寄售,“海外直郵”則來自海外商家的直接供貨。

對于二者是否存在內部競爭,李日學解釋稱,“不會有競爭出現,品牌商品更多是國內現貨,可以迅速送達,而海外直郵則需要十天半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然而,在接受記者采訪的多數業內人士和用戶來看,除了假貨是硬傷,虛高的價格也是讓他們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英國倫敦的Bicesteroutlet購買一款BOTTEGAVENETA女士長款錢包售價約人民幣3500元左右,但是在銀泰網、米蘭站商城和其他網站上售價均超過了6000元。

一家國外資訊機構開展的國內萬人調查顯示,受訪者單次網購奢侈品的人均花費是1397元,可見中國奢侈品電商客戶的購買能力與線下相比十分保守。

不過,對此李日學似乎并不擔心,“不是僅憑奢侈品價格折扣就可以打開這個市場,我們也不可能去靠價格取勝。另外,我們針對的用戶群是一些接觸奢侈品比較有限或者并不在乎價格的人。”因此,寺庫網并沒有采取傳統的代購、搶購和買手模式。

另外,他還透露,普通用戶其實不會持續購買奢侈品,這導致奢侈品網站的客單價很高,平均一單能達到5000元左右。同時,每一次去獲取新用戶的成本也很高,“雖然傳統的奢侈品線下市場看起來十分火熱,但實際上我們很難做到向其他電商行業網站一樣一年幾倍增長。”

奢侈品電商對手多

對于未來發展最大的挑戰,李日學依然認為來自對供應鏈的把控。

據他透露,2013年寺庫銷售額大約在10億元左右。與過萬億的奢侈品消費市場比較起來,這個數字微乎其微。目前,寺庫85%的收入來自與經銷商和品牌商直接合作帶來的傭金。

寺庫網的020試驗能否帶來更加直接的收入尚沒有明確的衡量標準,但可以肯定的是,線上和線下的成本都在不斷增加。

前述米蘭站內部人士認為,對于奢侈品電商平臺來說,最大的困難在于其成本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低廉,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大家都知道,BAT三巨頭占據了互聯網80%流量的來源,這對于電商網站來說不是個好消息。”

另外,他也坦言,隨著中國的開放化越來越高,消費者接觸到奢侈品的渠道遠不止是實體專賣店,他們可以通過全球互聯網了解產品信息和價格。同時,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海外市場是中國人消費奢侈品的重要陣地。“這些都讓我們面臨的競爭更加激烈,所以單純的線下門店或單獨的線上網站都不足以支撐一家奢侈品平臺的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