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4-07-08 09:22:05
繼湖北、重慶之后,昨日,上海公布國資改革方案,明確提出“對于一般競爭性領域的國有企業,則可按照市場規則有序進退、合理流動”。就在同日,山東也拿出了26條改革意見,強調同股同權,削解實務運作中國資委“一票否決”的特權。
廣東 分類管理打造現代產權制度
⊙記者朱文彬○編輯楓林
混合所有制是新一輪國企改革中的重頭戲,但是,從中央到地方,至今仍沒有一個具體的操作細則出爐。不過,記者近日獲得的一份廣東省國資委《關于深化省屬企業改革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下稱《實施方案》),揭開了廣東版的神秘面紗。
昨日,有媒體發布消息稱,“由廣東省國資委牽頭以廣東省委省政府名義起草的《關于進一步深化全省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日前已獲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該文件明確了廣東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的目標、路徑和主要措施。
改革方向明確
對于改革方向,《實施方案》在思路上給予定調:區分省屬企業功能定位、發展現狀以及管理級次,實施分類改革。準公共性企業,通過資產、資本、資源整合以及以引入戰略投資者和整體上市為主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競爭性企業,結合實際探索多種形式的混合所有制,著力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和完善中長期激勵機制;一級企業集團著力推動二級及以下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缺乏專業化競爭優勢、與企業集團主業配套不緊密的企業,逐步實現國有資本有序退出。
具體來看,首先,鼓勵省屬企業集團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除粵海控股、南粵集團、恒健公司、產權交易集團,以及未來有條件改組成為國有資本運營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企業集團實行國有獨資外,其他企業集團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整體上市等多種途徑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同時,鼓勵鹽業集團在確保專營產品穩定、安全供應的前提下,在系統內探索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其次,推動省屬二級及以下企業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對于準公共性企業,探索將政府資本金投入轉為購買服務、約定回報,以及通過“項目+資源”、公私合營(PPP)等模式吸納社會資本參與,實行國有控股或社會資本控股。對于競爭性企業,采取多種途徑與社會資本混合交叉持股的方式。加快推動汽車貿易、倉儲物流、隧道施工等已具備條件的企業上市;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食品糧油等企業逐步注入同類業務上市公司;非主業企業鼓勵國資完全退出。對于不具備競爭優勢和無法有效發揮國有資本作用的企業,應通過產權轉讓、資產處置等多種方式,實現國有資本有序退出。常年虧損、扭虧無望以及休眠企業,應通過股權轉讓、清算注銷等方式,實現國有資本完全退出。
著墨現代產權制度
在試點方面,《實施方案》提出,廣東物資集團、旅游控股等率先開展企業集團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廣晟公司、粵水電集團等率先開展二級及以下企業層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
據記者了解,廣東將另行制訂方案,開展省屬企業體制機制創新試點,并擇優選取50家左右的二級及以下企業開展試點,預計9月底、10月初出爐。
該《實施方案》還重點著墨國企的現代產業制度的建立,明晰省國資委與省屬企業的職責邊界,其中,“國有股權低于50%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不再按照省屬企業實施管理。”
而關于《意見》的出臺時間,記者了解到,所謂的“近期”,或許尚需耐心等待。“確實是通過了省政府常務會議,”廣東省國資委相關人士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證實,但“除政府常務會通過外,還要上省委常委會進行審議,并征得省綜改辦的同意后,才能正式印發”。廣東省國資改革文件的最后定稿以及出爐,還需要經過多道程序。
“不知道什么時間能開,”接近廣東省委的人士說,由于近期廣東省委的日程表安排緊張,開常委會審議討論《關于進一步深化全省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文件,并沒有確定時間。
原文鏈接: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708/022319633183.s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