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0 02:02:36
“長相上看,我的確是個普通人,大家都這么說,但我們的團隊獲得第一名的結果出來時,隊友調侃我說是最美麗的創新青年,心里覺得倍兒爽,真不扒瞎,從本科開始我就特別著迷研究產品創新,也參加好多比賽,比如全國大學生挑戰杯,但可惜一直沒有遇到像蒙牛這樣一個可以讓自己放開拳腳做一點實事的企業。”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研究生申松說,研究一款創新產品只是短期目標,如果有機會還是想借助蒙牛提供的資金、技術和人脈來創業。
申松的隊友郭應建表示,之所以在各種科研項目壓在肩上,畢業課題又擺在眼前的情況下,還要花很大的精力去準備蒙牛的比賽,就是因為這個比賽不單單是讓你做一個產品研發創新,而是要完成從產品、包裝到營銷一體式的創新,這是與實驗室項目及其他企業舉辦的比賽最大的不同,也是吸引我們做下去的“痛點”。
申松帶領他的“犇犇牛”團隊以一款“i益悠”功能型奶醋飲料,在蒙牛和中國農業大學聯合組織的乳業大學生營養創新公益項目暨創新的青年最美麗——我的營養夢想初選中拔得頭籌,以91.5的高分大幅度領先對手從而率先入圍,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任發政給予的評價是“從原料配方、品牌名字、產品包裝到后期營銷都非常棒,更為重要的是拿捏到了消費者的‘痛點’,興許就會把一個待開發的市場做起來”。
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都在探索新的發展方式,謀求100%的顛覆性創新活動,由蒙牛發起的 “大學生營養創新公益項目”正是在積極適應此大背景的環境下產生的。該項目旨在探索乳制品行業顛覆性創新路徑,聯合利樂、紛美和芬美意等合作伙伴,攜手高校,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探索商業與研發、校企合作新模式,推動高校教學及人才培養的創新,從而實現助推行業伙伴共同進步的愿景。
思維方式“鶴立雞群”的精英培訓課
為了把乳業大學生營養創新公益項目做得更專業、更務實,蒙牛特意為參與此次比賽的選手提供了一系列精英培訓課,被蒙牛稱之為“免費大餐”,蒙牛市場系統副總裁Jesper、利樂公司關鍵客戶經理彭文輝、芬美意全球創新副總裁ImadFarhat博士等企業高管紛紛上陣,可謂是“傾巢出動”,內容涵蓋產品創新、包裝創新和營銷創新,借用申松的表述是“絕對國際水準”。
“我對Jesper印象特別深,我就記得當時在講課結束后的互動環節中,我們學院的一名博士站起來請求Jesper在幾分鐘內,以現場的人、事和物為例,用創新性的方式做一次營銷。細想一下就會發現這是個多么刁鉆的請求啊,我們當時都替Jesper捏了一把汗,可能也有人想看笑話,可人家幾乎都沒用反應,就借用任老師課上所講的內容,很自然地推銷了一次任老師,沒有一點吹捧的感覺,但你聽了又很舒服,其實產品營銷不也一樣嗎。”一邊說一邊把記著密密麻麻內容的筆記本翻出來給筆者看,申松坦言,因為對英語特別“遲鈍”,所以凡是用外語講座的課他都“唯恐避之不及”,但Jesper卻細心地帶了翻譯,翻譯也很“給力”,讓他覺得這個比賽蒙牛確實在用心去做,而不是“玩個形式,走個過場”。
同樣是食品學院的研究生熊天昱補充說,這些業內大腕給他最大的沖擊是思維方式特別那個,想了一會兒的熊天昱說“思維方式鶴立雞群”,他自稱喜歡用成語拽一拽文采。
“和其他不少大學生都差不多,我也覺得自己是個肚子里有貨的人,加之又跟知名導師做了不少科研項目,曾以為自己在食品研發領域也是小半個權威了,可聽了這些來自企業高管的實戰課,猛然間發現自己思維還很局限,與消費者需求有點脫鉤。”不善言談的熊天昱講起話來似乎有點“結巴”,而一笑起來就被同學調侃有點“傻氣”的他告訴筆者,能站到最后的領獎臺那當然好,但即使“鎩羽而歸”也不遺憾,聽了這些課又有過這個經歷就已經賺了。
任發政鼓勵學生特別是本科生“走出去、把握市場、了解產品”,即使沒有時間和精力參加比賽,也要抽空聽聽精英培訓課,他坦言,這些在市場上摸爬滾打十幾年的人實戰經驗相對豐富,可以為大家帶來一線的市場現狀、最新的行業動態和前沿的創新趨勢,這對于大部分時間都在實驗室里拿著試管做試驗、喂著小白鼠做記錄的學生來說十分重要。
帶著問題集結實戰集訓課
如果說精英培訓課更多地是給選手一種眼界的開闊和思維的創新,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張馳則認為,將于8月開始的實戰集訓課就是“真槍實戰了”,因為選手將親自參與企業新品研發,這也被蒙牛喚作“體驗喚醒創新”。筆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即將 “上陣集訓”的選手們,雖然“兵馬未動”,可是“糧草已經先行了”。
“我這個人雖然是個愛做白日夢的人,但什么事都喜歡打個‘提前量’,吳老師他們(注:蒙牛公共事務系統社會責任總監吳福順)說培訓應該是在8月份左右,可是你也看到了,我們現在已經開始試驗了,我們不希望到時讓人家發現問題,而是希望他們協助解決問題。”剛剛還陽光燦爛的申松突然嚴肅了起來,他告訴筆者,初選結果一出來,團隊就開了一個碰頭會,確定在實戰集訓課開始前,把產品配方的幾種方案都輪番做幾遍,能解決的問題盡量解決,實在力所不及的,也能帶著問題在實戰集訓課上集結。
蒙牛公共事務系統社會責任總監吳福順表示,之所以選擇大學生作為創新的主體,就是因為他們 “敢想”,天馬行空的思維對于產品創新來說是個“試金石”,后期的實戰集訓課會對這些創新的產品進行檢驗。
利樂關鍵客戶經理彭文輝也認同吳福順的看法,他表示,產品創新要先有個概念,就是所謂的“靈光”,之后再去研究可行性,如果順序顛倒過來,那創新的萌芽就都被扼殺了。
“從初選參賽的21組產品來看,個別產品的確還有幼稚的地方,一些選手的思維和想法還沒完全打開,但大部分產品都有亮點,比如又蒙又牛團隊的蒙酪和神汽,而晉級的這幾組產品更是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當時就有一個評委說‘忍不住想嘗嘗’嘛。”任發政表示,很高興看到經過精英培訓課后的選手們能夠從實際生活中尋求實例,而不是完全依賴書本和實驗室。
申松告訴筆者,他們團隊有個別號就是“牛氣”,因為小組一共七個人,隊名恰好是“犇犇牛”,七頭牛在一起相信可以一直牛氣下去。
任發政希冀,包括申松在內的所有晉級團隊可以借助蒙牛的平臺,自己創業做老板,不僅有錢賺也能做事業,而申松則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為蒙牛的股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