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商訊

每經網首頁 > 商訊 > 正文

武隆縣旅游局局長王德勝:每年1億營銷費 財政負擔3000萬

2014-07-11 00:26:4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

從20年前開始發展旅游,國家級貧困縣武隆成功將旅游轉化為當地經濟的一架馬車,2013年以旅游為主導的服務業對全縣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5.2%。

一直以來,武隆在旅游營銷上出手素以“闊綽”聞名。6月,先是在最火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2》中展示淳樸民風,又因“中國武隆”標識缺失決心要與《變形金剛4》(以下簡稱《變4》制片方“死磕到底”,徹底引爆了外界對其營銷手法和旅游發展軌跡的討論。

為此,《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近日專訪了武隆縣旅游局局長王德勝,他表示,由于“中國武隆”標識在電影中的缺失,營銷效果大打折扣,起訴《變4》并不是要炒作,只是通過法律途徑正常維護自己的權益。

打造國際旅游度假區

NBD:武隆旅游產業從無到有經歷了20年時間,目前以旅游為主導的服務業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2%,那么武隆在發展旅游產業的關鍵是什么?

王德勝:1993年我們發現溶洞,開始在全縣范圍內進行旅游資源的探索,當年12月開始動工打造溶洞景區,1994年5月1號對外開放,當年就吸引12萬人,那時候武隆非常封閉,這個數字非常了不起,這也是武隆旅游產業的起步點。

就這樣到了2000年左右,仙女山、地址公園、芙蓉江漂流、天生三硚等景區相繼得到開發。在這個過程中,一直是政府在主導,但受制于體制問題,政府很難對景區直接投資,并且也沒有合適的融資渠道,為了讓景區發展不受約束,我們通過對外招標的方式引入了長松集團、華邦集團承擔運營。

2008年,我們發現這種模式存在很大的問題:兩家企業在宣傳營銷等方面很難形成默契,無法形成一種合力。特別是在2003年到2007年申遺期間,企業覺得這是屬于政府的事情,無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所以我們成立了喀斯特公司,按照評估公司所評估價格,前前后后花了6.8億元完成所有景區51%股權的回購,這個價格同我們拿出去時相比,漲了非常多。

2008年后,我們啟動了旅游產業的“二次創業”,目的形成“中國的武隆,世界的武隆”,確定了以做大總量為主線的強縣宣傳營銷定位,這就需要樹立全民營銷的氛圍,所以我們把所有部門、鄉鎮統一,以5~8個單位組成一個營銷團,并在全國劃分大片區,實行單點對接推銷機制。就這樣,2008年縣里接待游客量在220萬人次,2010年就已達到1000萬人次以上。

這些年,我們發展旅游產業,取得了一些成績,也是一點一點摸索出來的,這里邊最關鍵的地方在于全縣上下的齊心合力。

NBD:未來武隆旅游產業將朝哪些方向發展?

王德勝:現在我們的旅游業還在提升階段,重點會繼續完善旅游要素的配套,比如商業街的打造等;另外會加強戶外運動品牌的布局,比如引進賽馬會表演等;最后是在智慧旅游方面,打造電子網絡游戲實景主題公園。當然這一些具體的措施都是建立在打造國際旅游度假區基礎之上,這才是我們的大方向。

《變4》廣告總花費1200萬

NBD:最近武隆景區相繼出現在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2》和電影《變4》中,作為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武隆每年在宣傳營銷費用上是如何安排的?

王德勝:對于營銷費用,2009年時縣政府就基本確定了每年1億元左右的規模。當然這個錢不完全由政府來出,具體比例是,縣財政出3000萬元,喀斯特公司出6000萬元,剩下1000萬元由各個集團籌集。

財政的3000萬用于活動營銷、宣傳品的印刷等,喀斯特公司的6000萬則主要是用在渠道宣傳和對旅行社的獎勵上。

現在網上有不少人在討論我們在《變4》中植入廣告究竟花了多少錢,實際上這個也不用遮遮掩掩,以前我們就有說過,包括600萬元植入廣告費以及相配套的樓宇廣告、央視電影頻道的廣告,加起來在1200萬元。

另外還要說明的是,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嘗試通過有償的方式植入廣告。2006年張藝謀來武隆拍攝《滿城盡帶黃金甲》是不涉及費用的,《爸爸去哪兒2》也不存在廣告植入這一說,我們只是為他們拍攝時提供了住宿以及相關的方便而已。

NBD:《變4》的營銷效果如何?對于起訴《變4》制片方的事情,有輿論認為武隆是為了炒作,您怎么看?

王德勝:在電影沒有上映之前,我們一直在想要怎么利用 《變4》這個載體把武隆的景色推廣出去,為此還策劃了一系列配套的活動。但是因為“中國武隆”標識缺失,營銷效果大打折扣。

大家都說武隆景色漂亮,電影里也確實呈現出了武隆的美景,但是如果觀眾不知道這個美景來自什么地方,那我的錢就白花了。另外一個,武隆的南方喀斯特地貌是與貴州荔波、云南石林一起申遺成功的,它確實有自己的特色,但還達不到讓觀眾看一眼就明白的地步。

從我們主觀來說,并不是要炒作這個事情,我們只是通過法律途徑正常維護自己的權益,這也是每個公民的權利,我們也期待法律公正對待這件事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