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7-17 09:31:13
每經編輯 陳小雨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昨日(7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從淡水河谷方面獲悉,該公司與上海中遠川崎重工鋼結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SCK)在巴西福塔萊薩市簽署諒解備忘錄以期加強戰略合作,共同開拓新的業務和商業機遇。雙方此次簽署的合作協議有效期兩年,可在雙方協商一致后續簽。
“淡水河谷做這樣的事情其實是一舉兩得。一方面可以向中國政府示好;另一方面,中國的鋼材價格本來就價格偏低,淡水河谷從中國采購的鋼結構產品一點兒也不吃虧,從經濟成本上講淡水河谷是很合算的。”昨日,中聯鋼研究中心資深分析師王曉娜對記者表示。
記者注意到,SCK公司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以下簡稱中遠集團)和日本川崎重工業株式會社成立的合資企業,是鋼結構設計、生產、安裝和銷售的專業企業,并以擁有先進的技術著稱。
SCK與淡水河谷的商業合作始于2010年。在過去四年中,SCK公司與淡水河谷簽訂過長期采購協議,SCK提供了超過5.6萬噸的鋼結構,并成為淡水河谷在馬來西亞和莫桑比克項目的重要供應商。
對于兩家公司的聯姻,昨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委會副秘書長盛志誠對記者分析指出,“從雙方簽約的數量方面看出,主造船用鋼應該還是十分分散的,這意味著淡水河谷的全球采購并不完全釋放在中國。”
昨日,鋼鐵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均表示,淡水河谷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企業,而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鐵礦石消費地,中巴鐵礦石貿易受到市場關注,照此利好信號來看,淡水河谷大船停靠中國港口預期料將加強。
淡水河谷的大船計劃,可謂在一路的博弈中,紛爭未熄。
記者注意到,眼下中國可能最希望成為淡水河谷長期合作伙伴的中遠集團,其又正是中國船東與國際礦業巨頭淡水河谷大船停靠大連港談判的重要代表。
此前,中遠集團的上市旗艦和資本平臺中國遠洋2011年虧損104億元,2012年虧損95億元,2013年前三季度仍然虧損20億元。照此勢頭來看,如果淡水河谷的大船獲準停靠中國碼頭,業內人士認為,首當其沖的就是中遠集團。
淡水河谷大部分的中國供應商都是國有企業,此前淡水河谷首席財務官習亞寧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表示,“相信和中國國有企業建立長期戰略關系的最好方法是,首先使他們成為我們的供應商,然后再發展其他的合作關系。”讓人意外的是,本次與淡水河谷簽署諒解備忘錄的SCK,其背后大股東正是中遠集團。
“現在航運這么低迷,對于上述兩家企業而言,我覺得都還有相互妥協的空間。”王曉娜說。
中國物產電商分析師何魯平也指出,由于大船運輸具有更高的綜合效率,能有效降低運輸成本,進而降低中國鐵礦石用戶的采購成本,因此淡水河谷大船禁止停靠中國港口遲早會被放開,“這只是時間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