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1 00:11:12
各路資本加速涌入,冷鏈產業大踏步前進。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一鳴
每經記者 王一鳴
各路資本加速涌入,冷鏈產業大踏步前進。
4月26日,京東宣布,與中國最大的海洋食品企業獐子島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造活鮮O2O電子商務模式;5月,阿里巴巴、復星集團等重量級企業共同打造的菜鳥網絡宣布,計劃在7月將冷鏈日配業務擴大至北京、廣州區域;6月,順豐速運與聯想控股旗下佳沃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生鮮食品產地直供、冷鏈物流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6月底,位于青島的城陽榮慶冷鏈項目已試運行,計劃總投資8億元;近日,鳳崗華潤萬家項目 (物流配送基地)傳來消息,該項目預計年內開建,總投資6億元……
羅蘭貝格5月份發布的報告預測,受宏觀政策和市場需求推動,中國冷鏈物流行業未來將保持年均25%的高速增長,2017年市場規模將達4700億元。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受益于冷鏈下游需求增長,冷鏈設備行業需求出現明顯加速,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相關業務亦錄得不俗增長。
不過,冷鏈物流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不足。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由于行業集中度低,缺乏統一標準,導致區域惡性競爭等問題,亟需相關行業標準出臺。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認為,冷鏈物流行業還需實現全程可追溯,以此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但這需要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以及政府和企業的支持。
各路資本加碼冷鏈產業/
在5月份舉辦的國際冷鏈物流峰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表示,近幾年中國冷鏈物流發展迅速,《2014中國冷鏈物流發展報告》顯示,中央、各地方政府,均不同程度投入大量資金支持冷庫、冷鏈園區、冷藏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冷鏈設備的購買。2013年我國冷鏈物流業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長24.2%。2013年冷庫規模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截至2013年底,全國冷庫儲存能力總計約為2411萬噸,同比增長約13.6%。
冷鏈運輸方面,公路運輸占我國冷藏運輸量的90%,冷藏車市場保有量在2013年新增1.5萬臺左右,同比增長約14%。
來自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下屬冷鏈委 (以下簡稱冷鏈委)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冷鏈需求規模達到9200萬噸左右,冷鏈物流市場總體增長率達到20%左右,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山東等冷鏈物流重點消費地區增長率達到30%,東北、西北地區增長率也超過10%。
值得注意的是,受禽流感等突發事件的影響,自7月1日起,浙江設區市主城區永久關閉活禽交易市場,其他省市亦有關閉活禽市場的規劃。業內認為,這相當于給本就已經火熱的冷鏈物流添了一把柴。
郭凡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展的大趨勢看,隨著消費觀念逐漸轉變、冷鏈物流日益進步,居民對冰鮮禽類的接受度將逐漸提高,我國食用傳統鮮活家禽產品的習慣也將向冰鮮產品轉變,這有利于防范疫病傳播。雖然口味上有些微影響,但是營養價值不減。
從目前我國冷鏈建設的近況來看,風頭正盛的電商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市場觀察人士指出,2014年中央 “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的論述,冷鏈服務主要集中在食品與農產品消費領域,這為冷鏈物流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金公司研報顯示,2010年食品生鮮B2C成交金額為4.2億,到2012年上升到40億;另據申萬預計,未來3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有7倍增長空間,帶動冷鏈宅配市場6倍成長空間。保守預計2014~2016年生鮮電商增速分別為100%、100%及75%,對應年份銷售額260億、521億及911億。
“目前冷鏈成本占銷售額25%~40%,隨著未來冷鏈規模的擴大與成熟,成本會逐漸下降,預計2014~2016年冷鏈配送成本分別占比30%、25%及25%,由此得到2014~2016年冷鏈配送環節收入規模分別為78億、130億及228億。”申萬預測。
面對需求大幅增長的預期,國內冷鏈企業準備好了嗎?
業內標準體系缺失/
一組常被拿出對比的數據是:中國的綜合冷鏈應用率僅為19%,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為5%、15%、23%,在人均庫容量、冷藏車數量等方面嚴重不足,而美、日等發達國家肉禽冷鏈流通率已接近100%,蔬菜、水果冷鏈流通率也在95%以上。根據此前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將分別提高到20%、30%和36%以上。
中華全國供銷社總社濟南果品研究院院長吳茂玉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因冷鏈問題造成每年約有1200萬噸水果、1.3億噸蔬菜的浪費,損失高達1000億;凸顯發展冷鏈物流體系的必要性。
冷鏈物流業內人士向記者闡述,冷鏈物流泛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
目前國內的冷鏈物流主要有:進行資源整合的菜鳥網絡為代表的“干線+落地配的兩段式物流”,以順豐優選為代表的自建物流,還有常溫配送+保溫措施的普通快遞,以及專業的冷鏈第三方物流。
談及行業現狀,資深電商觀察人士魯振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下生鮮電商剛剛興起,市場尚在培育中,消費者對水果、海鮮等生鮮產品的網購習慣尚未形成,這直接導致訂單量不足;再加上成本等因素,鮮有第三方冷鏈配送商家愿意做跨區域B2C,所以大多數商家訂單局限在本地。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告訴記者,冷鏈宅配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以及經濟較為繁榮發達的地區,以高端消費人群為客戶;冷鏈宅配前期投入大,涉足冷鏈宅配市場的企業主要在項目布局、客戶累積以及試運營階段,大多未實現盈利。
“生鮮商品并非標準化產品,對冷鏈配送的要求很高,國內缺乏成熟的第三方B2C全程冷鏈物流體系,也制約了電商發展。大型電商選擇自建冷鏈物流,其他則需借助第三方。”魯振旺表示,目前B2C的跨區域全程冷鏈是通過組合配送實現,如菜鳥的干線+落地配“二段式”冷鏈物流模式,但多以團購、預售為主,日常配送能力不高。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崔忠付此前指出,企業物流外包層次低、冷鏈物流企業集中度不夠、低端化和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等等,是冷鏈物流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冷鏈委數據顯示,2013年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營業收入過億的只有十幾家,營收千萬元以上的只有680家。
上述冷鏈物流業內人士指出,由于還缺乏強制性標準,“斷鏈”現象普遍。“比如你喝了一瓶在保質期內的酸奶卻出現腹瀉,問題很可能出現在運輸‘斷鏈’上。有中小公司為了省成本,在運輸過程中關掉制冷機,等到目的地再開機。在購買時消費者看不出來,吃過才發現有問題。這是國內行業低價競爭和缺乏法律約束所致。”
郭凡禮指出,行業集中度低,缺乏統一的標準等,容易導致區域惡性競爭,行業秩序混亂;冷鏈物流行業還需實現全程可追溯,以此保障產品質量安全,這需要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以及政府和企業的支持。
設備制造商穩定增長/
行業的快速發展正在倒逼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例如,6月20日《餐飲冷鏈物流服務規范》審查會在京召開,該規范規定了餐飲冷鏈物流服務的基本條件、服務質量、溫度控制等環節的主要評價指標。
多位受訪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冷凍冷藏食品的認知度提高、以及行業相關策出臺,未來冷鏈產業總體前景看好。
除了食品領域,在新版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正式實施后,冷鏈物流行業將延伸至藥品領域,業內預計這將新增70億元冷鏈技術裝備需求。
根據中國冷鏈物流聯盟的預測,2013~2015年,我國冷鏈宅配的復合增速為80%~120%。其中冷庫、冷藏車的市場規模為360億元,設備市場規模為600億元。
除了電商巨頭,去年四季度至今,A股上市公司亦在冷鏈產業加快布局,如海博股份(600708,SH)收購了 “菜管家”51%的股份、雪人股份(002639,SZ)募資加碼冷鏈產業等。今年5月,“菜管家”副總經理宋軼勤在參加電子商務與冷鏈物流大會時表示,“菜管家”今年內將把業務延伸到華東地區,并且將與海博股份一同打造一個第三方農產品冷鏈物流平臺。
6月底,錦江投資旗下錦江低溫公司總監董志剛透露,錦江低溫今年計劃在吳淞地區再建1萬噸雙層冷庫,并將臨港常溫庫改建為低溫庫,進一步拓展公司的冷庫資源。資料顯示,錦江低溫擁有的冷庫規模約11萬噸,位列中國第三、上海第一。
從行業最新情況來看,今年5月下旬,中國冷鏈物流聯盟公布的基于對全國680家規模以上(營業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冷鏈物流企業調研數據顯示,冷庫容量共計2046.97萬噸,冷藏車2.94萬輛;計劃新建冷藏庫330.44萬噸,計劃新增冷藏車輛1205輛(2013年該數據為1280輛)。
在產業鏈下游投資加碼的帶動下,冷鏈上游設備制造商的業務亦明顯增長。
“去年公司冷藏車空調銷量約580臺,市占率近5%;2014年上半年,公司冷藏車空調銷量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增長態勢有望保持。”超酷制冷總經理謝皓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公開資料顯示,超酷制冷是松芝股份與中集集團共建的子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設計、生產、銷售冷藏車空調及售后服務。
謝皓估算,上半年冷鏈設備行業增速約為30%~40%,而行業以往年均增速則為15%。增長提速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冷藏車2013年下半年在進行國三國四標準的轉換,使得業內處于觀望,待標準確定后,需求提至今年上半年;其次,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食品安全的要求提高,冷鏈物流體系投入加大,需求快速增長。
《《《
案例
獐子島:自有冷鏈物流與電商有效對接
每經記者 王一鳴
將“活鮮電商”概念付諸實踐,獐子島(002069,SZ)在冷鏈物流領域的成果成為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
7月7日,獐子島首家電商公司“水世界”正式成立,同時開業成立的還有國內最大的陸基暫養大洋產品基地“獐子島集團上海大洋食品有限公司”。
當日,獐子島還分別與順豐優選、眾美聯、良友、菜鳥網絡、天貓、蘇寧、中糧我買網等各電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利用各自優勢,在活鮮宅配、快捷配送等方面開展合作。
7月上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對獐子島上海暫養基地實地走訪,就公司目前冷鏈物流體系及運作模式進行了調查。
實現四條線閉環運輸/
“上海地區80%的扇貝其實來自于獐子島。”獐子島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獐子島子公司錦達公司擁有24輛世界上最先進的公路之王SCANIA運輸車輛,配置進口冷柜和發電機組,具備長線和快速運輸的優勢。
大連至上海運輸時間為24~26小時,大連到廣州為52~55小時,更遠的大連至昆明需60~65小時。錦達主要做冷藏活水干線運輸,并結合外部水果、蔬菜、活魚、部分凍品等業務,實現華東、華南、西南和西北線四條線的閉環運輸形式。通過整合社會冷藏運輸資源,其可控外部協作車源中,符合供應商評價標準的15米掛車有大約100輛,上述負責人透露。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獐子島于2012年涉足冷鏈物流領域,成立了錦通冷鏈物流、錦達鮮活冷藏運輸等公司。
獐子島的蝦夷扇貝,由上述子公司的鮮活冷藏運輸及第三方冷藏運輸公司,通過使用冷藏箱運輸車輛從大連運輸配送至上海;目前上海的電商業務均通過冷藏活水運輸車輛將產品從大連運輸到上海暫養基地,然后再由上海當地專業從事市內冷藏配送的物流公司進行宅配。
“以獐子島-京東-良友三方合作為例,消費者通過京東訂貨,獐子島根據京東訂單進行備貨、包裝,并使用冷藏車運輸至良友便利店總倉;良友便利店根據訂單進行分單,并冷藏運輸至各個便利店;京東精配人員根據訂單與客戶預約送貨時間,然后至便利店取貨,送貨至客戶處,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該負責人指出,活鮮最大的困難在于標準化,但目前獐子島已做成標準化產品。
干線冷藏運輸盈利難/
資深電商觀察人士魯振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京東攜手獐子島打造的生鮮O2O模式,對“生鮮養殖場-水產批發商-海鮮批發市場-集貿市場-消費者”的傳統生鮮銷售渠道進行了供應鏈優化,實現了對生鮮銷售渠道和通路的重構。
“現階段,除了京東,獐子島還與天貓、蘇寧易購及一號店合作,獐子島自身的冷鏈物流體系將根據集團合作的電商物流體系進行有效對接,采用不同方式的合作。”獐子島負責人分析道,例如和菜鳥網絡,是由阿里負責冷鏈直配(江浙滬地區),采取順豐快遞冷鏈+配送 (江浙滬菜鳥無法直配地區、廣東、北京和天津)。
“獐子島冷鏈物流對于廣州、北京兩地的配送策劃是:獐子島通過干線物流配送至上述兩個地區的獐子島暫養場地,然后通過便利店和該地區的市內配送第三方冷鏈物流公司進行配送,第三方物流有美宜佳、快行線等。”獐子島上述負責人繼續介紹。
談及當前冷鏈經營現狀,該負責人坦言,國內冷凍冷藏貨物的基礎配套設施很薄弱,冷凍冷藏配送冷庫及配送網點很少,國家道路運輸管理不規范,一個地區一種政策,各種罰款居多且不提供正規發票,給企業經營造成非常大的困難,因此正規的冷藏運輸企業在干線冷藏運輸上基本是不盈利的。
對于行業凈利潤率不高、集中度不夠、包裝難以標準化等困境,該負責人提出,期待國家能出臺明確的扶持政策:1,明確產業定位,將食品全程冷鏈物流定位為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產業,作為城市基礎性和公益性設施建設。冷鏈物流配送中心,節點基地等作為省級以上重點產業項目給予公益性設施建設優惠政策。2,應用先進低碳環保的二氧化碳制冷系統等新科技的冷庫,按冷庫建設的實際投資給予適當補貼。3,按購置冷鏈物流運輸配送車輛實際成本及冷鏈物流運輸車輛實際用油給予適當補貼。
《《《
漢鐘精機:冷凍冷藏業務保持較高增長
每經記者 王一鳴
繼2013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近四成后,7月9日,漢鐘精機(002158,SZ)披露的2014年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3億元,同比增長21.75%;實現凈利潤8585.56萬元,同比增長41.26%。
公開資料顯示,漢鐘精機的主營業務為壓縮機應用技術的研制開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制冷產品主要應用于中央空調和冷凍冷藏領域,2013年制冷產品占主營業務收入近65%。
漢鐘精機相關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公司業務主要受益于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提升,其中也包含部分冷鏈產品的增長。公司冷凍冷藏壓縮機主要應用在生產地附近的中小型冷庫及工業冷凍等相關制冷領域。
“去年公司冷凍冷藏產品銷售增速約40%,在基數提高后,今年上半年公司冷凍冷藏產品臺數仍保持相對高速增長的態勢。”他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冷凍冷藏產品占制冷產品的25%左右。
在今年4月的業績說明會上,漢鐘精機方面曾表示,冷凍冷藏壓縮機可以分為小型冷凍冷藏壓縮機和大中型冷凍冷藏壓縮機,其中大中型壓縮機以螺桿式為主,公司產品契合目前市場的主流需求。
在預估今年冷鏈設備市場發展時,漢鐘精機方面稱,我國冷凍冷藏行業占整個制冷行業的比例約20%,低于國際成熟市場約40%的比例,中低溫冷凍冷藏設備在農、漁、牧行業的發展前景廣闊。預計每年將平穩保持在20%左右的增速。
上述漢鐘精機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冷凍冷藏產品未來十年對公司的貢獻會遞增。國內網購市場逐漸打開,電商冷鏈市場未來空間比較大,但主要取決于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這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冷凍冷藏行業市場的關注度相對較高,但后期增長會相對平穩,沒有市場想象的爆發成長。
對于外界關注的公司是否會切入冷藏車設備領域,漢鐘精機相關人士表示,短期還未應用到該領域,未來會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拓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