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

每經網首頁 > 熱點 > 正文

成都高新區發布科技創新規劃 創新載體將達千萬平方米

每經網 2014-07-24 20:33:58

每經記者 江然 發自成都

7月24日,成都高新區天正式發布《“三次創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發展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科技創新規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政府新聞辦獲悉的《科技創新規劃》顯示,成都高新區將通過加強創新載體建設、打造公共服務平臺、強化科技金融支撐、加快科技人才聚集等工作,到2020年建成全國領先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為其實現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創新規劃》中對成都高新區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提出了量化目標:創新載體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孵化企業10000家;累計建設100個公共技術平臺、實施1000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聚集各類金融服務機構1000家,各類股權投資機構管理資金規模超過1000億元;聚集國家“千人計劃”人才等國家級人才100人以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5000人以上,科技人才總量達到30萬人。

量化未來6年目標

    成都高新區《科技創新規劃》提出,將通過重點建設和完善創新載體、公共服務平臺、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等措施,推動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市場化、專業化、高端化、集成化、國際化發展,“使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成為支撐成都高新區創新發展、領先發展的核心引擎。”成都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傅學坤介紹。
     在創新載體方面,通過優化創新載體空間布局、完善創新孵化鏈、優化創新孵化環境、完善創新載體“投建管”模式等4項工作,加強“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全產業鏈孵化載體建設,到2020年,創新載體數量達到60家,面積1000萬平方米,其中政府示范孵化器面積不低于30萬平方米,孵化企業數達到10000家,建成西部規模最大、國內孵化能力和服務水平一流的創新載體群體。
    “1000萬平方米就意味著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大創新載體之一。”傅學坤介紹說。
     此外,在公共服務平臺方面,通過加強公共技術平臺建設、加強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加強國際合作平臺建設、加強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服務機構發展等5項工作,到2020年,建設公共技術平臺累計達到100個,聚集國家級研發機構100家,聚集國家級創新服務機構100家,實施1000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在科技金融方面,通過加快聚集科技金融資源、拓寬科技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打造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深化科技與金融結合體制機制等4項工作,進一步強化“政策性資金—債權融資—股權融資—上市融資”的科技金融服務鏈條,完善梯形融資服務體系,到2020年,聚集各類金融服務機構1000家,各類股權投資機構管理資金規模超過1000億元,培育上市企業達到50家,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企業200家,打造高新科技金融一體化區域,成為國內科技與金融結合的典范。
     在科技人才方面,通過引進聚集高層次科技人才、加大科技人才培育和激勵制度、加強科技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優化科技人才配套服務等4項工作,加強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省人才優先發展實驗區建設,到2020年,聚集國家“千人計劃”人才等國家級人才100人以上,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5000人以上,科技人才總量達到30萬人,樹立“人才特區”品牌。

構筑環電子科大知識經濟圈

    “我們要著力優化載體空間布局,著力打造‘一圈、一帶、一園、多點’創新載體,支撐成都高新區創新驅動發展。”傅學坤介紹。
 其中,“一圈”即構筑環電子科大知識經濟圈。以電子科大為核心,連接電子科大成都學院、川大錦城學院、西南交大、西華大學,布局支撐創新產業集群的創業苗圃、孵化器和產業園區,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特征明顯、研發能力強、附加值高的環電子科大知識經濟圈。
對此,成都高新區發展策劃局局長湯繼強表示,這也是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比如硅谷就是依托斯坦福大學。”
    “經過多年的不懈探索,成都高新區在科技創新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這為我們落實‘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總體戰略贏得一定先機。”傅學坤介紹。在成立以來20多年來的發展中,成都高新區始終堅持把創新驅動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成功走出了一條內陸高新區依靠自主創新為主、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特色道路,綜合實力、創新能力在中國國家高新區中長期排名前列,成為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區重要的科技創新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人才聚集培養基地和對外開放的窗口。“當前,成都高新區正在抓緊制定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配套政策,重點圍繞創新載體、公共服務平臺、科技金融、科技人才四個方面制定具有比較優勢的政策體系,全面促進《科技創新規劃》的落實。”
    據了解,經過20多年來實踐探索,成都高新區已初步構建起“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全產業鏈孵化載體。“天府軟件園創業場”等7家創業苗圃,目前已孵化出品果科技、尼畢魯、數字天空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移動互聯網企業;以政府投資為示范、社會多元投資為主體,打造了以7家國家級孵化器為骨干的28家孵化器群體,孵化總面積130萬平方米,帶動全區孵化企業3010家。建成模具工業園和動力園兩個加速器,總面積22.2萬平方米;建成以天府軟件園和天府生命科技園為代表的4家產業園,總面積156.5萬平方米,成為成都高新區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載體,在全國范圍形成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
責編 張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