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31 00:28:3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黃志偉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志偉 發自北京
7月29日,中新藥業(600329,SH)公告稱,將掛牌轉讓公司所持有的天津百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天津百特)30%的股權。雖然腹膜透析液項目被市場看好,但合資公司持續虧損、預期收益過低成為中新藥業放棄的重要原因。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中新藥業和百特分手的主要原因在于中新藥業對天津百特缺乏控制權。但此種說法并未得到中新藥業的回應。
昨日(7月30日),北大縱橫醫藥合伙人史立臣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合資藥企中,中方很多沒有話語權,包括決策、人員任命權、財務等關鍵環節。一旦合資公司發生虧損或外資方有別的想法,中方便很難控制局面。
天津百特連虧兩年
中新藥業公告稱,天津百特已連續兩年虧損,累計虧損已達5000萬元;2014年預計虧損1900萬元,資金周轉困難。對于其主營輸液品種,由于國家對外資企業的優質優價政策已經逐步取消,大輸液價格或會進一步降低。天津百特的產品基本上只能維持原有市場。另外,外方股東擬對天津百特追加巨額投資,支持其新建腹膜透析液生產線項目,這和中新藥業的主業發展方向不符,預計新投資額將達6億~6.5億元,公司按30%持股比例需投資約2億元。而新項目投產后只能為廣州百特做委托加工,利潤率過低,且投資回報期達15.9年。
史立臣表示,天津百特的主營是靜脈輸液產品,成立之初是想借助百特技術生產的高端產品,但中國市場對高端輸液產品需求不大,同時這類產品科倫、雙鶴藥業等國內企業有較強的競爭力,而且價格相對較低,天津百特很難與之競爭。
至于中新藥業和百特分手的主要原因在于中新藥業對天津百特缺乏控制權的說法,中新藥業并未回應。其公司證券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合資藥企頻現增收不增利
上世紀80年代,比利時楊森公司、大冢制藥、施貴寶等先后在華成立合資公司。這些公司銷售額的迅速增長,使上世紀90年代在中國醫藥領域出現了第二次合資高潮,葛蘭素史克、羅氏、強生制藥、百特就是其中代表。中國醫藥市場的先行者獲得了豐厚回報,社科院此前的調研顯示,合資藥企在醫院的銷售額盤踞前十。
史立臣表示,在合資藥企中,中方缺乏話語權是普遍問題。在成立合資公司之初,對于決策權和運營權怎么分割,未來利潤如何分配,人員如何任命等都未進行約定,一旦出現問題,往往導致中方無法了解合資公司真實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合資藥企近年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上海醫藥旗下的兩家合資公司,分別為創建于1994年由羅氏與其子公司上海三維制藥有限公司成立的上海羅氏制藥,以及1982年由百時美施貴寶公司與中國醫藥對外貿易總公司和上海醫藥(集團)總公司共同投資成立的中美上海施貴寶。公司年報顯示,2010年,上海羅氏制藥的營收為39.3億元,凈利潤為4.01億元;2013年,營收為83.3億元,銷售額翻番,但凈利潤只有4.72億元。中美上海施貴寶的營收近年也有所下滑,但凈利潤下滑更嚴重,2010年營收為22億元,凈利潤為2.99億元;2013年,未披露營業額,但對比2012年數據仍出現增收不增利的趨勢。
上海醫藥有關人士此前表示,公司并不介入合資公司的經營,投資收益根據其會計報表決定,在營收和利潤上,公司沒有辦法追問。
上海醫藥原副總裁葛劍秋則表示,利潤下降是必然的,原因是以前羅氏進入中國,很多關系和資源都要看中國,但現在上藥對合資公司的貢獻已經不大了。最近幾年,跨國藥企對中國醫藥市場的重視日益提升,拓展市場和引進新藥的成本很大,到底多少費用被分攤進合資公司是一筆糊涂賬。
史立臣表示,合資公司都是股份制企業,對于中方來說,最重要的是坐下來跟外資公司談判,即使不插手運營,中方也應在財務、決策、人事等環節確定自己的權益,不至于被動接受結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