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

每經網首頁 > 熱點 > 正文

專訪黎友煥: 中央政策扶持農村金融應慎防風險

每經網 2014-08-14 08:55:53

每經編輯 陳小雨

每經記者張雯發自北京

一邊是現金流日益捉襟見肘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一邊是接近飽和的縣域農村金融機構,但兩方之間,尚未建起有效的供需通道。

農業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有經營規模在100畝以上的專業大戶270多萬戶,各類家庭農場87.7萬家,農民合作社超過95萬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超過30萬個。理順農業金融供求通道,破解“貸款難”,滿足現代農業建設的資金需求,已成為農村金融亟待解決的重要任務。

今年以來,針對農村金融發展的問題,來自中央政府層面的政策可謂密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在今年中央1號文件、4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措施中,都對完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建設提出了若干政策意見,這些政策集中關注了縣域現有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基礎的建設問題,多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農村金融將在今年得到極大鼓勵和發展。

然而,應該如何在發展中把握平衡,又該如何看待政策走向背后的意味,《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就此專訪了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研究開發中心主任黎友煥。

NBD:農業部財務司司長李健華8月11日表示,不同于中央財政直補,運用金融資本支持農業生產可以減少政府的直接干預、理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更好地兼顧公平與效率,對此您怎么看?這是不是代表了金融支農將成為一種趨勢?這么做,有何優勢?

黎友煥:今年7月中旬在重慶召開的全國農業財務工作座談會上,農業部就表示將從今年起將大力推進金融支農工作,利用財政資金,通過信貸擔保和貼息、業務獎勵、風險補償、費用補貼、投資基金等多種方式,引導和撬動金融資本支持農業,首要任務是解決農業“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利用金融杠桿手段,將財政補貼放到村鎮金融機構,能幫助解決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這將成為一種趨勢。

利用金融杠桿發展三農具有三個優勢。第一,具有放大財政資金的效應,能更好地發揮有限的財政資金的作用,更好地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資金需求。理論上一般認為通過金融杠桿,財政撬動金融資金的放大效果可以達到5~10倍。農業保險的風險保障倍數更是達到了100多倍。比如2013年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126.88億元,提供風險保障則達到1.39萬億元。第二,運用金融資本支持農業生產,有利于實行市場化運作和農民自主選擇,促進農民樹立市場意識、風險意識和信用意識,激發農業經營主體的內在活力,提升市場競爭力。第三,運用金融資本支持農業生產也可以減少政府的直接干預,理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更好地兼顧公平與效率,實現金融機構和農民的風險共擔、互利共贏。

NBD:既然利用金融杠桿支持農業將成為一種趨勢,那么,除了優勢之外,我們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黎友煥:利用金融杠桿發展三農的一大難點在于如何完善農村金融機構風險控制。農業生產存在的對天氣狀況等自然環境的巨大依賴性,天氣狀況好,則農業生產很容易取得豐收獲利;若天氣狀況不好,則很可能導致農業生產困難虧損嚴重。而天氣狀況等自然環境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完善農村金融機構風險控制存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的困難。第二,農民的文化知識水平普遍不高,需要下大力氣使得農民認識并接受金融支農這一政策。這對金融機構來說是一種較大的固定成本。

NBD:今年幾個扶持農村金融的文件,多是支持村鎮金融機構體系的建設,可是有種說法是村鎮金融機構已經飽和了,您怎么看?

黎友煥: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的經濟發展狀況存在巨大差異,各地村鎮金融機構的發展情況亦存在很大不同。邊遠貧困地區的村鎮金融機構發展遠遠不能滿足農民農業生產的需求,也存在個別地區的村鎮金融機構已經飽和的狀況。但整體來說,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規模化、集約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發展,商品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特點日益凸顯,無論是固定資產投入,還是流動資金需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對金融資本更加依賴,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NBD:扶持村鎮金融機構發展,在已經飽和的情況下,有何弊端?

黎友煥:若扶持村鎮金融機構發展,導致數量多了的話,弊端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各金融機構會存在惡性競爭,導致金融風險失控。各金融機構為了爭取政策支持,獲取補貼等收益,會大量向農民放貸,極有可能導致農民得到的貸款大于其正常農業生產需求。若農民得到的貸款大于其正常農業生產需求的話,理論上會導致兩種結果。一方面農民們可能會進一步擴大農業生產,導致農產品產量大于市場對農產品需求,從而致使農產品價格大量下降,“谷賤傷農”的現象就會發生。這樣的結果是農民可能還不起貸款,導致金融機構的壞賬呆賬,最終可能會導致金融機構破產或讓政府買單。另一方面,農民們可能會把多余的貸款投向非農行業,其產生的風險更不好防控了。這也會偏離政府政策的初衷,導致政府寶貴的財政資金的浪費。

第二,各金融機構可能會將多余的資金投入其他高收益的行業,比如房地產等。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推高房價,導致房價畸高。這也偏離了政府政策的初衷,導致政府寶貴的財政資金的浪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