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以期權激勵央企高管有助股市升溫

每日經濟新聞 2014-08-29 00:35:00

對真正有能力的高管而言,短期薪酬下降,可以通過業績增長后的期權激勵得到彌補。

每經編輯 葉檀    

每經評論員 葉檀

據《財經》報道,央企、國有金融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薪酬削減到現有薪酬的30%左右,建立期權激勵機制。如此一來,未來通脹預期下行,股市上升。

工資漲跌具有傳導性,大型企業高管大幅降薪,普通員工加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工資與通脹有直接關系。央企如果大規模降薪,卻沒有對央企造成巨大沖擊,意味著市場上實際存在較高的失業率,或者在央企內部存在大量隱性失業,表現為人浮于事的低效率,因此降薪反而有利于央企結構重組。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新著《動物精神》對自然失業率持保留態度,用一些實地挑選的變量,模擬了通脹率從0上升到2%時對失業的影響。在作為比較基準的一個模擬中,通貨膨脹率從2%永久性地下降為0,會使失業率永久性地提高1.5%。在我們的基準模擬中,通脹率為0時的實際工資比通脹率為2%時的實際工資高0.75%。其他計算方法也能得出類似結論。結論很明確,不能一味追求低通脹,工資有粘著性,存在向下剛性。

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確實如此,降薪會減少消費降低通脹。但中國不同,此次降薪拿央企高管開刀,影響的是特定的高消費行業,對民營企業勞動力等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中國企業近年來迅猛的加薪潮與人力成本上升潮不會因此被撲滅。高收入群體消費到一定程度后,對消費拉動能力遞減,或者到國外追逐更高的名品消費,經濟學稱為“邊際消費傾向遞減”。中國高收入群體收入再高,在國內消費的意愿也不會因此上升,對解決中國制造業產能過剩不會有太大貢獻。中等收入人群大規模興起,通脹預期下行,人們不再因為莫名的恐慌大規模存錢,對于拉動消費是最有力的。

中國人消費低,主因是工資低趕不上通脹的預期,由于高通脹點燃未來保障不足的恐慌之火。央企高管降薪,有利于降低通脹預期,一些人會因此減少存款用于消費。縮小極端的貧富差距、培育中等收入人群、恢復通脹理性預期避免居民恐慌性大存款,對提高消費有利。

如果以期權長期兌現方式激勵央企高管,有助股市升溫。目前央企高管的持股方式,無助于股市上升。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13年347家央企中 “董監高”團隊持股的有208家,占比59.9%,以最新股價計算,208家公司“董監高”團隊持股總市值達到646億元。347家公司中有52家公司董事長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在347家央企中占比近14.9%,持股總市值35.33億元,人均持有市值達到6794萬元,為2013年董事長人均薪酬82.77萬元的82倍。有些公司與長期業績結合,但多數企業缺乏正確的激勵機制,在短期內兌現使高管行為短期化,只要炒作概念而非提升長期業績,高管就能以高價兌現收益,甚至用隱蔽的內幕交易違法變相套現。

好的企業家不怕行業周期考驗,央企高管期權兌現,必須經歷一個行業下行周期,證明高管具備抗周期下行能力。央企經嚴格審計,證明沒有做假賬,高管不存在法律、品德瑕疵,此時允許高管兌現期權,那么央企高管就會成為長期持股者中的一員,想方設法提升公司的長期業績。

對真正有能力的高管而言,短期薪酬下降,可以通過業績增長后的期權激勵得到彌補。這對于誠信的有能力的央企高管是個福音,對于指望在央企短期發財的尸位素餐者,是毀滅性打擊。這正是市場所期盼的效率與公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評論員葉檀 據《財經》報道,央企、國有金融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薪酬削減到現有薪酬的30%左右,建立期權激勵機制。如此一來,未來通脹預期下行,股市上升。 工資漲跌具有傳導性,大型企業高管大幅降薪,普通員工加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工資與通脹有直接關系。央企如果大規模降薪,卻沒有對央企造成巨大沖擊,意味著市場上實際存在較高的失業率,或者在央企內部存在大量隱性失業,表現為人浮于事的低效率,因此降薪反而有利于央企結構重組。 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新著《動物精神》對自然失業率持保留態度,用一些實地挑選的變量,模擬了通脹率從0上升到2%時對失業的影響。在作為比較基準的一個模擬中,通貨膨脹率從2%永久性地下降為0,會使失業率永久性地提高1.5%。在我們的基準模擬中,通脹率為0時的實際工資比通脹率為2%時的實際工資高0.75%。其他計算方法也能得出類似結論。結論很明確,不能一味追求低通脹,工資有粘著性,存在向下剛性。 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確實如此,降薪會減少消費降低通脹。但中國不同,此次降薪拿央企高管開刀,影響的是特定的高消費行業,對民營企業勞動力等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中國企業近年來迅猛的加薪潮與人力成本上升潮不會因此被撲滅。高收入群體消費到一定程度后,對消費拉動能力遞減,或者到國外追逐更高的名品消費,經濟學稱為“邊際消費傾向遞減”。中國高收入群體收入再高,在國內消費的意愿也不會因此上升,對解決中國制造業產能過剩不會有太大貢獻。中等收入人群大規模興起,通脹預期下行,人們不再因為莫名的恐慌大規模存錢,對于拉動消費是最有力的。 中國人消費低,主因是工資低趕不上通脹的預期,由于高通脹點燃未來保障不足的恐慌之火。央企高管降薪,有利于降低通脹預期,一些人會因此減少存款用于消費。縮小極端的貧富差距、培育中等收入人群、恢復通脹理性預期避免居民恐慌性大存款,對提高消費有利。 如果以期權長期兌現方式激勵央企高管,有助股市升溫。目前央企高管的持股方式,無助于股市上升。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13年347家央企中“董監高”團隊持股的有208家,占比59.9%,以最新股價計算,208家公司“董監高”團隊持股總市值達到646億元。347家公司中有52家公司董事長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在347家央企中占比近14.9%,持股總市值35.33億元,人均持有市值達到6794萬元,為2013年董事長人均薪酬82.77萬元的82倍。有些公司與長期業績結合,但多數企業缺乏正確的激勵機制,在短期內兌現使高管行為短期化,只要炒作概念而非提升長期業績,高管就能以高價兌現收益,甚至用隱蔽的內幕交易違法變相套現。 好的企業家不怕行業周期考驗,央企高管期權兌現,必須經歷一個行業下行周期,證明高管具備抗周期下行能力。央企經嚴格審計,證明沒有做假賬,高管不存在法律、品德瑕疵,此時允許高管兌現期權,那么央企高管就會成為長期持股者中的一員,想方設法提升公司的長期業績。 對真正有能力的高管而言,短期薪酬下降,可以通過業績增長后的期權激勵得到彌補。這對于誠信的有能力的央企高管是個福音,對于指望在央企短期發財的尸位素餐者,是毀滅性打擊。這正是市場所期盼的效率與公平。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