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4-09-02 00:51:15
一些銀行壞賬較多的分支機構基層員工已開始揮刀降薪,基層員工降薪怨聲載道,高層卻毫無觸動,會增加內部的不公平感,銀行效率不會改善。
每經編輯 葉檀
每經評論員 葉檀
8月29日,《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關于合理確定并嚴格規范中央企業負責人履職待遇、業務支出的意見》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獲得通過,央企薪酬體制改革如箭在弦。
五大國有商業銀行盡享體制好處,剝離壞賬、注資、上市、員工高薪等等,現在,好日子到頭了。這并不意味著市場化的薪酬激勵機制不重要,而是決策者對央企是否屬于真正的市場化企業、逐年上升的薪酬與福利是否合理,進行嚴肅的反思。
規模位居國際前列的公司高管擁有高薪,似乎不值得非議。但高薪并不是市場化的全部,市場選擇出最具競爭力的企業,選擇擁有企業家素質并且能夠帶領企業走出行業下行周期,才是健康的市場化。從鋼鐵、航運到金融,坐擁廉價資源做大規模并不難,抵御經濟下行壓力方顯企業家素質。被視為頂梁柱的企業無法抵御經濟周期的風浪,中國經濟的基石令人擔憂,公眾被龐大而虛弱的公司綁架,不得不集全社會之力源源不斷地給予資源,以維系生存,安全之源成為危機之源。
據 《中國經營報》8月30日報道,從2013年起,在《中央管理企業主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制定過程中,人社部等部委進行了大量調研。由于國有企業負責人具有行政級別,其中一項調研內容是,企業負責人是否愿意放棄行政級別,變身體制外,獲取更高的報酬,“99%,50歲以上的國企負責人都不愿意轉變身份。”參與調研的人士表示。考慮到風險、顯性隱性福利,越是年齡大的企業管理人員越不愿意走向市場。
近兩年銀行資產質量有下降趨勢,據《華爾街日報》計算,中國五大國有銀行今年上半年總計沖銷和轉出人民幣469.1億元 (約合75.7億美元)不良貸款,是上年同期人民幣220.7億元規模的兩倍多。這說明國有銀行在考慮到未來仍會出現更多不良貸款后紛紛設法清理賬目。即便如此,截至6月底,五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仍總計人民幣423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五大行的利潤增長也所有放緩,相比往年20%的增長,9%的增長很高但并不亮眼。
一些銀行壞賬較多的分支機構基層員工已開始揮刀降薪,基層員工降薪怨聲載道,高層卻毫無觸動,會增加內部的不公平感,銀行效率不會改善。
銀行資產惡化,有兩個解決辦法:或者用利潤消化、降低費用消化;或者從外部輸血。銀行毫無例外地主要靠外部輸血,2013年10家銀行再融資3482億元,2014年初到7月,公告披露再融資規模達到3000多億元,高成本的優先股經吵鬧之后,成為再融資的重要管道,債券發行如臺風肆虐。讓人驚奇的是,銀行還在不斷分紅,利潤成為大股東的紅利,銀行左手輸血,右手抽血,到底要鬧哪樣?
銀行高管的薪酬并非越低越好,他們動輒提華爾街,想必向西方金融機構學習了不少經驗,金融業最重要的是控制風險下的盈利,銀行高管的業績主要通過期權體現,年底分紅都不是好辦法,容易引起短期效應下的短期瘋狂逐利行為,為日后埋下地雷。
2007年之前華爾街銀行家貪婪無度,美聯儲貨幣政策失控,中國銀行家決不能集華爾街貪婪與行政機構的低效于一身,他們該拿高薪,前提是不再大規模輸血,經歷了金融下行周期的考驗,顯露銀行家的能力,與誠信的品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