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09-09 00:05:50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金九銀十”的樓市是否存在價格戰?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9月初發布的《8月份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報告》顯示,8月份3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增長4.9%,同比下降15.1%。30個城市中,有17個城市的成交量出現環比增長。
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價格戰可能難以出現在一線城市,目前看,雖然庫存繼續上漲,但去化速度都在改善,大部分項目的去化速度都比上半年有所改善,8月來入市項目平均去化速度已經超過六成。 部分二線城市成交量上升 按照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統計,8月北上廣深這四個城市住宅成交總面積為243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0%,同比減少18.4%。從環比值看,一線城市8月成交反彈明顯。具體城市看,4個一線城市分別出現了58.5%、-4.6%、5.9%和22.4%的環比增幅。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分析說,一線城市呈現同比下滑態勢已經持續了10個月之久,但近兩個月同比跌幅卻在持續收窄。
8月份,15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916萬平方米,環比增長4.4%,同比減少11.7%。隨著二線部分城市救市措施的陸續出臺,成交量總體出現了上升態勢。其中,9個城市出現環比增長,漲幅排名前3位的分別為青島、杭州和南京,分別達到49.3%、40.3%和31.3%。
青島當地業內人士表示,8月份,青島各樓盤看房的人明顯增多,雖然新增看房人數遠大于新增購房人數,出現只看不買的局面,但看房的人增多,表明消費者買房的信心在恢復。
河北某三線城市一房企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秋假期是開發商卯足勁賣房的三天,主要考慮到回家置業群體可能會在這三天集中看盤和購房。“金九銀十”作為傳統的銷量增長月份,一些地方性樓市政策落地,以及開發商不斷加推的暖場活動,相信今年的“金九銀十”不會冷清。
亞豪機構數據統計顯示,9月北京商品住宅市場預計將有39個項目入市銷售,其中包括19個純新盤,以及20個老項目后期,9月的開盤項目數量有望創造今年來的月度新高。 房企難“有肉可割”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54城市中秋小長假前兩天,簽約新建住宅合計7385套,預計小長假合計簽約套數將達到1.1萬套。
張大偉分析說,這一成交量雖然比2013年的小長假降低了15%,但已是今年來最好的簽約表現。雖然網簽數據滯后,但這一數據也反映了最近市場逐漸出現了企穩的現象。降價低開、各地松綁限購政策、信貸逐漸放松,這些因素影響了購房者心理,部分需求已開始入市,房企出現價格戰的可能性較小。
偉業我愛我家報告稱,中秋節假期前兩日的成交情況盡管同比表現冷淡,但與今年端午、五一、清明相比,均有明顯增加。其中,比端午節成交量幅增長了15.54%,比五一節增長了兩倍,比清明節增長了一倍多。
鏈家地產分析師張旭表示,目前市場各方仍處于僵持階段。房企的降價房源仍為少數,多數項目僅拿出十幾套或幾十套特價房,優惠范圍較小。
二、三線城市也出現類似情況。在北京工作的秦皇島人小李中秋假日回老家看房時相中了一套總價60萬元的兩室兩廳,他托熟悉該項目的朋友希望可以獲得內部折扣,但結果讓他哭笑不得。“托了好多關系,最后項目那邊的回話是只能多送一個電飯鍋。”
秦皇島當地房地產相關人士表示,開發商的底牌并不是剛剛才亮出,而是早已經進入降價跑量階段,因此再難有肉可割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