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0 00:41:1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岳琦 實習記者 丁舟洋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岳琦 實習記者 丁舟洋發自成都
北京時間9月6日,據彭博社報道稱,在中國簽署首份頁巖氣生產分成合同的殼牌公司將縮減在四川的項目規模,因為受到地質構造問題和當地人口密集因素影響。隨著殼牌對頁巖氣開發評估的深入,這已不是殼牌首次傳出縮減頁巖氣規模的消息。
對于上述消息,昨日(9月9日),殼牌中國媒體關系部發言人史江濤并未正面回應,他在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郵件中稱,“我們正在進行較長時期的生產測試并在評估測試結果。四川的地質情況富有挑戰,我們正以適當的進度應對這些挑戰。”
近期,頁巖氣領域的利空消息不斷“襲來”。官方最新公布的消息顯示,頁巖氣2020年的產量目標與“十二五”規劃相比下降了一半。此外,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在使用水力壓裂開發頁巖氣資源時,各國政府和企業可能面臨激烈的水資源競爭。
殼牌的中國頁巖氣“煩惱”
作為“深度”參與中國頁巖氣開采的外資能源巨頭,殼牌在中國的頁巖氣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據9月6日彭博社報道,殼牌公司將縮減其在四川的頁巖氣項目規模。殼牌首席財務官SimonHenry在紐約向投資者表示:“四川頁巖氣項目的進展一直比我們先前的預期更加緩慢而且更加困難,部分在于地質原因,部分是在人口高度密集農區經營方面的挑戰,這一項目規模很可能會比先前預想要小。”
對此,記者向殼牌的合作伙伴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一位內部人士了解此事,對方表示不知情,不方便評論。
事實上,今年3月,殼牌縮減四川富順-永川區塊投資的消息已在業內流傳。對此,《第一財經日報》援引殼牌集團項目和技術部董事畢邁新的話稱,“頁巖氣一般需9~12個月才可能發現哪些區域是值得投資的,所以希望大家有一點耐心。”
對于此次殼牌高管在縮減投資上的公開表態,史江濤在回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郵件中表示:“殼牌已完成了在四川項目的大部分鉆探工作,新增的評價井鉆探工作將持續到2015年,項目沒有出現重大延期。”
早在2012年3月,中石油與殼牌中國勘探與生產有限公司簽署了產品分成合同,雙方會在四川盆地的富順-永川區塊進行頁巖氣的勘探、開發與生產。該區塊覆蓋大約3500平方公里。這讓殼牌成為第一家同中石油完成產品分成合同的外國公司。
2013年3月,相關部門批準了該頁巖氣產品分成合同,項目正式啟動。然而一年半時間過去,殼牌在郵件中對于該項目進度情況稱,“我們正在進行較長時期的生產測試并在評估測試結果。目前的評估得到的是混合結果。未來會繼續進行評估,預計到2014年底或2015年第一季度,會了解更多情況,以決定每一個項目的下一步工作。”
據此前公布的消息,按照計劃,殼牌每年在中國非常規天然氣領域的投資會達到10億美元,其中最主要的投資額將集中于幾個四川項目。但今年初,殼牌集團宣布,削減2014年的資本支出,北美的部分頁巖氣資產將陸續出售。而殼牌中國高管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該公司更多在關注中國的頁巖油和致密氣開發。
開發難度和問題浮現
近年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國內各大能源巨頭都在積極開發非常規天然氣,殼牌的競爭對手,包括康菲石油公司和雪佛龍石油公司等外資企業也已進入中國頁巖氣開發市場。但隨著開發的深入,開發難度和問題漸漸浮現出來,成為開發企業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國家對于頁巖氣的產能規劃也悄然發生改變。據國家能源局官網公布的消息,近期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全國“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談到,到2020年,中國頁巖氣產量將達到300億立方米。
而2012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頁巖氣十二五發展規劃 (2011-2015年)》中,對2020年產量的展望是600億~1000億立方米??梢?,國家能源局對到2020年的頁巖氣產量預測值減半。業內人士指出,這表明中國的頁巖氣開發形勢并不樂觀。
對此,四川省能源局相關人員在接受《四川日報》采訪時表示,隨著頁巖氣開發在“十二五”期間的實踐情況,根據目前的技術、資源掌握情況等做出修正調整很正常。他認為,對于四川來說,下一步具體工作就是多鉆井,首先要摸清四川頁巖氣的“家底”,搞清楚四川頁巖氣資源潛力、成藏特征和資源分布規律等各種問題。
實際上,困擾殼牌頁巖氣開發的“地質原因”和“人口密度”問題都與頁巖氣開發的經濟效益密不可分。一位長期在四川從事油氣技術服務的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四川部分地區人口密度相對較高,這在頁巖氣勘探開發中的搬遷、選址和關系處理上都無形中增加了開發成本。四川地區并不缺水,但很多地方沒有地表水源,這也使供水成本增加。
“中國頁巖氣目前的投資回報可能遠遠趕不上在美國,所以海外的能源投資集團從公司戰略角度來講也許會有所調整。”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油地質學家翟光明表示。但他也指出,不能因為某個外國公司在中國頁巖氣投資變化就否認中國的頁巖氣前景,中國的頁巖氣資源非??煽俊l展前景好,需要長期的技術鉆研和努力實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