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4-09-12 09:53:36
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進入互聯網金融平臺領域大玩創新,并且,融入越來越深,但信托業的互聯網金融之路非常緩慢。
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進入互聯網金融平臺領域大玩創新,并且,融入越來越深,但信托業的互聯網金融之路非常緩慢。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要建立普惠性質的金融服務,這與信托業的高門檻存在矛盾,因此進展緩慢。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信托業應該再開拓一條新思路,通過互聯網金融,讓小資金也可以做信托。
不過吳曉求同時強調,這需要把握好法律界限。
當前,銀行、保險和基金等多類金融機構紛紛進軍互聯網金融,信托也躍躍欲試。但從實際進展來看,相對于其他金融機構,信托業明顯落后。
此前,一家財商通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借此機會推出的“信托100”產品,將信托受益權拆分成以100元為單位進行網絡銷售。不過,由于“信托100”對信托受益權的拆分行為明顯違反了現有法律法規要求,沒多久就被緊急叫停,中國信托業協會及相關信托公司發布了聲明予以澄清。
到目前為止,信托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出現。
互聯網金融憑借互聯網技術所獨有的成本和信息優勢改變了傳統意義上金融機構獲取金融資源和配置金融資源的方式,并已經做到了改變銀行業、基金業、證券業、保險業的競爭格局。
可以預見,2014年,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業的沖擊將會更加深化,以往未受到嚴重沖擊的信托業并不必然能夠繼續獨善其身。
吳曉求表示,信托與互聯網金融結合有兩條路子:一種是做成P2P,眾籌的模式;另一種是,做成類“余額寶”模式。信托都是點對點的,或者單筆的,規模比較大。通過互聯網金融,讓小資金也可以做信托,這是一種思路。
余額寶與理財寶等產品在短期內獲得成功,互聯網可以利用其平臺匯集大量潛在投資者,降低交易撮合的信息溝通成本,從而形成了規模化的投資行為。而當前信托產品主要面向高凈值人士,其稀缺性導致無法在特定公眾平臺上自發形成規模效應。
信托制度的一個重要優勢便是擁有極強的資源配置能力,能夠為投資者提供較強的配置效用。信托制度通過所有者權利的重構,形成了金融資源在不同主體之間的重新配置,而這種配置方式恰恰滿足了金融資源擁有者的需求。信托制度通過特殊的權利設計,能夠實現金融資源的跨期配置,解決了金融資源代際傳承的時間難題。信托制度還可以通過受益權的分層設計滿足不同風險收益偏好投資者的需求。
吳曉求認為,信托的主要優勢在貸出部分,可以跟股權投資、私募,甚至是資本市場合作,相對于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來說靈活多了。而這也是近幾年信托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滿足投資人的需要。信托應該充分發揮這項優勢,再在此基礎上采取互聯網金融的某種模式,才能更好的發展。
文章鏈接 http://www.cs.com.cn/xwzx/jr/201409/t20140912_4509952.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