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6 01:14:5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江然 實習記者 丁舟洋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江然 實習記者 丁舟洋發自成都
長期以來,攝影作品的可復制性困擾著攝影作者和藝術收藏、投資人士。為攝影作品“鑒證真身”,是保護影像藝術版權的關鍵,也是攝影作品增值保值的利器。
昨日(9月15日)在國際版權論壇間隙,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以下簡稱攝著協)總干事林濤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介紹即將在第五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首秀”的限量版攝影作品,對攝影版權保護的重要意義。
今年上半年,攝著協開創全國先河,推出了攝影作品鑒證服務,這項服務能為限量沖洗的攝影作品頒發防偽證書。也就是說,每幅攝影作品都印有獨一無二的“身份證”。首批獲得“身份證”的攝影作品,即將在本屆版權博覽會上展出并參加交易。
據了解,此次推出的限量鑒證版攝影作品,每幅都配有唯一編號的現代科技防偽證書并制有鋼印,每版(張)限量制作10~20幅,并被收入攝著協 “中國攝影優秀作品數據庫”,給予50年版權保護。林濤表示,這種方式能使人們清晰地掌握攝影作品在市場上的總量,保證限量版攝影作品的真實性。
林濤指出,限量鑒證版攝影作品的推出對藝術品投資市場的影響巨大,一方面能提升限量攝影作品的公信力,增加買家或收藏家的投資信心;另一方面,隨著第一張到第十張作品的售價變化,創作者和收藏者都能準確把握作品保值、升值的過程。
多數人認為,照片是可以重復印制的產品,所以它的價值不具備“孤本”的意義,不值得收藏。但成熟的歐美攝影收藏市場顯示,攝影作品的買賣可以參考版畫方式,通過控制印量(版數)來保證作品的收藏價值。
作為全國權威、知名的攝影版權保護組織,攝著協承擔了為攝影作品限量認證的職責。
今年6月,東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李志良獲得了攝影著協頒發的第一份攝影作品限量發行鑒證書。此次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上,王達軍、李剛、李志良、金平、姚思成等多位著名攝影家的限量認證作品將參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