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8 02:00:12
國慶長假,我赴周邊進行自駕游,充分體驗了一把黃金周的擁擠。在旅游的同時,我對節后A股市場開市表現充滿期待,即便是被堵在猶如停車場般的高速路上,我仍關心著節日期間的各類新聞,尤其是財經新聞。那么,10月行情能否迎來開門紅,甚至再現“紅十月”呢?
國慶長假前,我一直對市場判斷較為謹慎,認為大盤將處于震蕩格局中,因此認為操作上不宜大動。不過,從節前最后幾天走勢來看,滬指連收三根小陽線,表現異常堅挺,甚至在9月30日還創出2365.49點的本輪行情新高。這樣的表現,是否意味著我應該修正之前的判斷?
現在回顧當時看法,我之所以較謹慎,是覺得應該對長假期間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性有所保留。國慶長假期間發生的諸多新聞讓我心情無法完全放松:首先,港股市場在節前大幅下挫,這一直是我比較擔憂的事情。港股作為先行指標的特點不會因滬港通臨近而改變,所以港股在節日期間的表現我尤為關注。10月3日,恒指最低跌至22565.60點后出現報復性反彈,隨后三連陽。昨日(10月7日),恒指繼續上漲107.48點,以23422.52點報收。我和一些參與港股交易的朋友交流后,得到的反饋不太樂觀。他們認為,近期反彈主要還是因為前期跌幅過大,整個9月,恒指跌幅達7.3%,所以出現反彈是正常的。但這三天的反彈力度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強,因此他們對港股后市能否真正扭轉頹勢,感覺心中沒底。此外,近期美股的納指和道指表現也不太理想,也許周邊市場的投資者還在期待A股開市后能有好表現,反過來帶動周邊市場走好。
顯然,從消息面看,央行對二套房“認貸不認房”的表態至少對A股短期構成利好,國慶長假前表現和成交量已率先活躍,至少說明人氣不低。其次,從滬指月K線已連續5個月月K線收陽的表現看,技術面是有利于10月繼續走好的。最后,10月將召開十八屆四中全會,滬港通也被認為有望于10月推出,這些都是短線支撐市場走好的政策面因素。
總體看,我期待10月開門紅,但對大行情是否到來,暫時保持觀望。
(張道達)
道達郵箱:daoda@263.net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