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4-10-16 10:24:09
美國財政部15日公布了針對主要貿易對象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報告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主要貿易伙伴并未操縱貨幣匯率以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
新華網華盛頓10月15日電(記者江宇娟 劉劼)美國財政部15日公布了針對主要貿易對象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報告認為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主要貿易伙伴并未操縱貨幣匯率以獲取不公平貿易優勢。
這份半年度報告認為,今夏人民幣緩慢升值以及較低的市場干預表明中國官方維持強勢貨幣和降低市場干預的意愿,與中國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承諾一致。
報告指出,今年前9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名義匯率升值1.6%;受人民幣升值以及國內投資大幅增長的影響,中國2013年經常項目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降至2%左右,遠低于2007年10%左右的峰值。
但報告認為,人民幣升值幅度依然不夠,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中仍需要讓市場發揮更大的作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9月底發布的研究報告稱,2006年至2013年,美國的大額逆差以及中國和日本的大額順差均縮小了一半以上,降低了全球經常賬戶的不平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逆差經濟體需求疲軟是推動失衡縮小的主要因素,而匯率調整則促進了中國和美國的經常賬戶再平衡。但總體而言,匯率變動對經常賬戶調整的貢獻相對較小。
根據美國《1988年綜合貿易與競爭力法案》的要求,美國財政部每半年要向國會提交一次有關主要貿易伙伴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涉及中國、日本、韓國、歐元區、英國、巴西、加拿大等經濟體,這些經濟體約占美國對外貿易總量的四分之三。奧巴馬政府在之前提交的報告中,均未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原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0/16/c_1112841601.htm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