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吉林文化產業增速遠超GDP 與金融對接破發展瓶頸

2014-10-21 01:07:4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程程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周程程 發自北京

今日,三季度主要經濟數據正式出爐。此前,市場普遍的預期是,這一季度的“成績”將會是年內的低點。

但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軌道之時,對于具體數據的關注應該更側重于質量。藉此,我們回望半年前的“后進生”們,看他們在并不靚麗的背景下如何轉身。這些最先進入增長“新常態”的省份,他們的突圍對后來者應有借鑒意義。

不管是希望在文化產業領域破局的吉林,還是在煤炭黃金十年結束后寄望在傳統產業有所作為的山西,都是一個個生動的樣本,他們可以稱之為探路者。

面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各地都在因地制宜做出自己的探索。特別是上半年經濟增速全國排名靠后的吉林省,更是積極找尋支撐地方穩增長的新動力。

《2013年吉林省文化產業發展報告》顯示,當年吉林預計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422億元,同比增長20%,遠高于地區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現在,文化產業對吉林省經濟的拉動作用愈發被看重。

然而,在文化產業呈現強勁發展勢頭的同時,融資難也成為橫亙在其面前的一大阻礙。對此,今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文化部聯合發布《關于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提出創建文化金融合作試驗區,探索金融資源與文化資源對接的新機制。以龐大的文化產業為底蘊,吉林探索這條發展之路正當其時。

培養文化產業為支柱性產業/

吉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李曉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宏觀經濟延續了去年的走勢,處于一個相對低谷期。而吉林省的石油、化工、大型機械等幾大重工業支柱產業,受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影響,也面臨下行壓力。

這也使得吉林上半年經濟增速下滑。2014年上半年,吉林GDP增速為6.8%,環比回落了0.2個百分點,排全國倒數第4。而年初該省制定的經濟增速目標為8%。

在此情況下,尋求支撐吉林省穩增長的新動力顯得尤為重要。

早在去年10月舉行的吉林省政府第10次常務會議就指出,吉林省文化產業發展潛力大,近年來呈現較快發展勢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會議要求拓寬融資渠道,盡快把文化產業培育成為吉林省戰略性支柱產業。

這也與吉林文化底蘊深厚相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的一份吉林文投集團的研究報告顯示,吉林省既擁有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又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有民俗節慶文化、吉林省“中華老字號”品牌等文化資源,又擁有滿族譜牒、漢四郡史料、黃龍府歷史文獻、長白山文化資料等歷史文化資源。

此外,上述研究報告指出,吉林省影視、歌舞、動漫、印刷、文化娛樂、藝術培訓等特色文化產業也十分豐富,在全國頗有影響,被稱為文化產業中的“吉林現象”。

東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金兆懷告訴記者,盡管吉林文化產業基礎較好,但是過去過多局限于宣傳上。在目前新一輪東北振興過程中,吉林省意識到文化產業創造效益以及發展成為經濟增長點的巨大潛力。

“例如吉林地方戲集團,可做一些經典曲目,在全國各地演出。并且雜技團也可以出國演出,這些都可以創造經濟效益。”金兆懷說。

對此,吉林省出臺的《吉林省文化產業提速計劃(2011-2015年)》,提出到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該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以上,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的戰略目標。

在國家層面,也對文化產業給予了重要的關注和支持。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這是中國全面增強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戰略之一;而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更是將文化產業的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

吉林省已就此展開實踐。據了解,吉林目前已經形成一批包括長影集團、吉林出版集團、吉林省廣電網絡集團、吉林日報報業集團、吉林歌舞演藝集團、吉林影視劇制作集團、吉林動漫集團等具有較大實力、較強競爭力的文化企業。

吉林省還建立了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東北亞文化創意科技園,園區規模大、發展前景廣闊,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將吸引文化類企業1200戶,打造成百億級的文化產業集聚區。

在此情況下,文化產業對吉林經濟的拉動作用日益明顯。

數據顯示,2012年吉林省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352.2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95%。又據《2013年吉林省文化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3年全年吉林省預計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422億元,同比增長20%,遠高于地區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速度。

并且,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期印發的《吉林省服務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強調,到2016年,文化產業增加值預計實現430億元,年均增速20%以上。

“文化產業的成長性非常好,投資機會很多。”吉林省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于雷對記者說,2013年全國文化產業投資總額達到5000億元,而根據規劃,2016年文化產業將成為中國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屆時文化產業投融資額或將突破1.2萬億元。

金融對接文化產業需求/

盡管吉林省文化產業前景廣闊,但目前仍存在文化企業融資難這一制約因素。

這首先與吉林省本身并不發達的金融體系相關。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吉林省社會融資規模為1906億元,低于遼寧省的3143億元,稍高于黑龍江省的1670億元。但吉林省還呈現 “直接融資不發達、高成本融資方式并存”的局面。

并且,在于雷看來,吉林的銀行業相對并不發達。吉林本地的銀行只有吉林銀行、九臺農商行、長春農商行等少數幾家,而南方許多地區銀行眾多。在此情況下,由于文化企業本身存在的特性,使得導致融資難度相對較大。“傳統商業銀行金融產品重抵押、重企業實物資產規模以及注重企業現金流量,跟文化產業特性存在不匹配性。”

于雷說,文化企業具有輕資產、高風險、經營期限短、業績波動大、財務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夠規范、商業模式尚待完善等特點,如果商業銀行不創新商業模式,文化產業的融資瓶頸就很難突破。

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秘書長酈國義也表示,內容產業最復雜的就是文藝創作這塊,文藝創作的不確定性很高,比如電視劇行業1/3賺錢,1/3虧損,銀行貸款質量很難保證。

此外,吉林文投集團董事長張梓熠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文化產業鏈前端的內容原創環節,多是分散化的中小企業和個人工作室,產業鏈后端的制作和傳播環節則由大型國有傳媒機構壟斷,市場開發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強。

張梓熠認為,在條塊分割的產業結構中,文化創意的產業化無法落實,文化產業“一次開發、多次利用”的高收益盈利模式無法實現,金融機構介入其中難以實現可持續,這也是制約文化產業和金融結合的一大瓶頸。

“一種融資手段,根本解決不了企業融資難問題。必須要用綜合性的金融手段才行。”于雷說。

那么金融與文化應該如何對接?

今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文化部聯合發布《關于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提出創新符合文化產業發展需求特點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加快推進文化企業直接融資,加大金融支持文化消費的力度。

目的是探索建立地方政府、文化、金融等多部門溝通協作機制,通過創新地方政府資金投入方式,引導和促進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搭建文化金融服務平臺,完善文化金融發展政策環境,集中優質資源先行先試,探索符合本地區特點的文化金融創新模式。

就吉林具體情況而言,吉林文投集團研報認為,該省需要設立專門的文化產業銀行來滿足吉林省眾多文化企業的融資需求。

“國務院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中就提到要鼓勵東北地區辦民營銀行,所以我們研究后決定開始相關申請。”于雷透露,“我們的出發點就是希望借此幫助吉林省文化企業突破資金瓶頸,有效緩解文化企業融資難問題。”

據悉,一旦吉林文化產業銀行成立,將針對文化產業“投入大、周期長、輕資產”等特點,并結合吉林省文化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推行著作權 (版權)質押、知識產權質押、影視購片應收賬款質押、股權質押、景區收費權質押等多種金融產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