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股市導讀

每經網首頁 > 股市導讀 > 正文

兩融規模直逼7000億 近3個月連創新高

證券時報 2014-10-22 07:51:16

 

近幾個月兩融業務持續發力。截至10月20日,國慶節以來僅9個交易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余額已高達6775.32億元,是9月末的110.87%。

風險相伴而生,多位業內人士稱,隨著兩融規模的大幅飆升,獲利回吐風險也將隨之加大。

兩融規模狂飆

數據顯示,10月20日兩市融資融券余額高達6775.32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增加了40.78億元。而8月末的這一數據為5237.05億元,今年年初更是僅有3474.4億元。

“市場顯現賺錢效應后,增量資金必然踴躍入市,兩融資金是此輪行情增量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長城證券一位經紀業務負責人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隨著三季度股市交投的活躍,融資融券余額頻創新高也在情理之中。

融資融券開戶數的增長是這一業務量激增的新動力(310328,基金吧)。數據統計顯示,截至9月末,個人與機構的融資融券賬戶總數為440.42萬戶;而2013年年底這一數字僅為266.19萬戶,短短9個月時間兩融賬戶數增長65%。

在此背景下,自2010年3月試點正式啟動以來的兩融業務增速也極為迅猛。數據顯示,2010年底兩融余額僅為127.72億元,短短兩年發展,至2013年初,兩融規模突破1000億元;2014年上半年,兩融規模一直在4000億元上下波動。

兩融業務增勢在今年8月份以來表現得更為淋漓盡致。數據顯示,自2014年8月1日至10月20日,融資余額從4440.46億元迅速攀升至6775.32億元,連續創下歷史新高,增長2334.86億元,增幅高達52.58%。

中銀國際證券行業研究員王志文在研究報告中稱,預計2015年融資融券余額將達9150億元。不過,對于增速迅猛的兩融業務規模而言,不少分析人士提醒,近期融資盤增長較快,成為增量資金的主導力量,需要當心風險偏好轉頭時的反作用力。

17家券商兩融規模過百億

從各券商兩融業務規模來看,截至2014年9月末,國泰君安證券兩融余額達405.46億元,在具備兩融資格的88家券商中排名第一,廣發證券(000776)353.48億元緊隨其后;中信證券(600030)、招商證券(600999)、海通證券(600837)、銀河證券等15家券商兩融余額規模也均突破百億元大關。排名前十的券商業務規模占據市場總規模的半壁江山。

與大券商相比,中小券商兩融業務規模與2013年相比有所增加,但仍不足以與國泰君安、中信證券等大型券商抗衡。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9月末,愛建證券、日信證券、中郵證券、五礦證券、西藏同信證券等18家券商兩融余額不足10億元。而宏信證券、太平洋證券、華鑫證券等52家券商兩融余額也不超過百億元。

就融資余額而言,至9月末,國泰君安累計融資余額達401.18億元;廣發證券、中信證券緊隨其后;而海通證券、招商證券、銀河證券、華泰證券(601688)累計融資余額也超300億元。從融券余額來看,國泰君安和招商證券累計融券余額超過4億元;緊隨其后的華泰證券融券余額為3.39億元;而國信證券、廣發證券、銀河證券、海通證券融券余額也在2億元以上。

“小型券商受制于資本金、融資渠道、營業網點及客戶需求影響,業務發展相對較慢。”滬上某券商非銀行金融行業分析師表示,券商創新業務發展中分化會越發顯著,尤其是具有項目資源、渠道和人才優勢的大券商有望持續獲得競爭優勢。

興業證券(601377)首席分析師張憶東表示,中長期看,隨著金融創新的發展,投資者對金融資產進一步加杠桿,融資融券業務仍將會增長,但是需要應對的是資產規模偏低的個人投資者占比提升帶來的風險。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