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10-22 11:30:34
滬港通開通在即,作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險資機構也給予了積極關注。
看好兩地套利機會
由于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的特殊性,加上監(jiān)管制度和交易制度的不同,使得滬港兩市在一些股票估值上存在較大差異,滬港通有望帶來融合。
“短期而言,市場會追逐A+H上市的股票,特別是A股對H股大幅折價的大盤藍籌公司,以及兩地互為稀缺性的投資品種。”平安資產管理人士表示。
中長期而言,滬港通以及未來進一步的資本市場開放可能會促使國內高估值的中小盤股票估值向海外市場的合理估值靠攏,但不會影響A股整體市場走勢。A股本身能否吸引更多境外資金,關鍵在于是否具備相對投資價值。
“就平安的保險資金而言,一直都可以投資A股和港股,因此滬港通本身沒有額外拓寬我們的投資范圍。”平安資產管理相關部門人士表示,公司在進行戰(zhàn)略資產配置時,更多考慮的是股票的中長期相對投資價值,而這主要取決于國內外中長期的經濟基本面、政策面等因素。
當然,短期內由于滬港通預期的提振,使得A股、港股部分板塊及個股出現(xiàn)比較好的投資機會,這些主要靠投資經理靈活把握和捕捉。
據(jù)了解,中國人壽、平安、生命資產管理等公司都在香港設立了資產管理公司,有些機構已經在借助香港子公司的投資研究力量,尋找港股投資機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