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7 00:35:14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黃麗 發自成都
每經實習記者 黃麗 發自成都
以“解放雙手”為口號的智能眼鏡,在今年迎來了較大發展,國內智能眼鏡企業也開始躁動起來。
在10月25日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西部博覽會——SEMI中國智能可穿戴產業研討會上,佐臻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JORJIN)中國區負責人、中國智能眼鏡產業聯盟部長李傳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國外智能眼鏡已經在多個領域實現了商業運用,截至今年9月,屬于中國本土的智能眼鏡還是空白。
目前,智能眼鏡“提高效率,節約成本”的價值,逐漸在各行各業中突顯出來,中國加速發展智能眼鏡刻不容緩。今年9月25日,在聯盟的推動下,全球第一款中國自己的智能眼鏡終于問世。李傳勍表示,“智能眼鏡一定是先做行業。個體消費者五花八門的需求,對于現階段的智能眼鏡來說,還無法承受,這不利于智能眼鏡健康發展。”
智能眼鏡用于多個行業/
“日本的DoCoMo公司做了個智能眼鏡APP,能實現語言、文字的翻譯,戴上智能眼鏡,看到所有的外文可以即時翻譯成日文。”李傳勍介紹稱,這種即時文字翻譯,日本在2013年就已經完成了,而現在他們在做的是語音翻譯。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國外智能眼鏡的運用遠不止此,美國、德國也都已經將智能眼鏡運用到多個行業領域,并提升了工作效率。如在工廠應用上,智能眼鏡可以通過云端下達指令,告訴工人要做什么,為工人帶路,標識工作位置,指導工人檢貨、理貨等。在醫療領域最簡單的護士扎針,護士可以通過智能眼鏡紅外線看到血管,這能解決血管難找,扎傷患者的尷尬。
“這都是國外正在做的事情。”智能眼鏡在國外的實際運用,讓李傳勍感受到中國發展智能眼鏡的迫切性,“我們的人口紅利在減少,所以必須要提升每個人的生產力,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產值。”
在此背景下,今年5月8日,由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JORJIN、上海塔普儀器制造有限公司、無錫麥姆斯咨詢有限公司等單位和機構聯合號召、支持發起的中國智能眼鏡產業聯盟在無錫獲成立。僅過了數月,9月25日,中國首款可量產智能眼鏡整機方案便正式發布,這實現了中國本土智能眼鏡從無到有的實質性突破。據李傳勍透露,目前智能眼鏡在上海已經跟很多醫院開始合作運用了。
最好的突破口在行業領域/
國內智能眼鏡能實現突破,讓智能眼鏡消費市場曙光乍現,而何時能真正體驗到“解放雙手”的快感,是消費者所期待的。
不過,李傳勍向記者表示,現在這個時間點并不適合直接面向個體消費者,“現在的智能眼鏡就像剛出來的第一臺蘋果手機,它還不夠智能,還需要很多APP。但現在APP都是基于手機做的,所以一定要有人針對眼鏡做APP。這是在顛覆過去的人機交互的情況下,整個產業鏈一起來做這件事。在不成熟的情況下,一定是先去做行業。”
智能眼鏡運用最好的突破口在行業領域,如智能汽車、智慧醫療、移動教育、智能物流、智慧執法、工業管理等,李傳勍認為,“行業可以有限度地解決問題,且問題是可控的。”
“行業很多干擾因素可以拋開,比如好不好看可能就不重要,只要解決問題,產生價值后就會有越來越多人認同了。”他認為,行業可以把事情單純化,有助于一個產業健康發展,“而消費者有五花八門的需求,如果你的生態系統沒有建構到滿足他的需求,你就不能面對他。”
雖然前景光明無限,但中國的智能眼鏡發展緩慢。據李傳勍透露,上海已經成立智能眼鏡產業基地,就是意在把產業、供應鏈集合起來,一起來快速地發展智能眼鏡產業。
擔任聯盟名譽理事長的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陳大鵬亦曾公開表示,成立聯盟的目標是通過中科院的號召力,搭建智能眼鏡產業的通用開發應用平臺,通過上下游的資源整合,調動國內各廠商和企業的力量,強化交流、提升效率,促進產業合力共同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