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4-10-27 15:27:08
很多企業為了推升微信粉絲量的增長,還頻繁搞各種“加關注、送禮品”的活動。不僅如此,更有人提出要在微信平臺投放百萬,來提升微信營銷的影響和效果。
每經編輯 楊羚強
接觸微信有一段時間了,每次看新媒體排行,都非常有感觸。那些號稱擁有數萬、數十萬粉絲的所謂“大號”,往往閱讀量只有幾千,能上10萬的,微乎其微。后來我了解到,微信公號用戶的閱讀率能達到10%-15%,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也就是說,如果在一個擁有十萬粉絲級別(類似“吳曉波頻道”這種)的公眾號投放讓人有興趣一讀的軟文廣告,開始能夠獲得的閱讀量,最多1萬。然后,這里面真正有興趣買房的,估計就100來號人。結合到本樓盤,估計也就不到10個人。而這10個人里面,最終有可能買房的,也許不超過3個。
微信的用戶轉化率如此之低,是一件很令人恐怖的事。我所知道的是,目前不管是開發商,還是房屋中介,都在投入大資金做微信。從樓盤項目到集團層面,基本上都有專人在后臺負責微信運營。
很多企業為了推升微信粉絲量的增長,還頻繁搞各種“加關注、送禮品”的活動。不僅如此,更有人提出要在微信平臺投放百萬,來提升微信營銷的影響和效果。但是收效如何呢?一年能有幾千粉絲關注已經不錯了。包括前不久萬科和搜房搞的眾籌買房活動,我可以百分之百地說:能夠參與眾籌,并轉化成萬科上述購房者的人數比例極低。
萬科搞這樣的活動,也就是為自己做個廣告罷了。但遺憾地是,萬科很可能找錯了“小伙伴”——因為各家機構對搜房的反感情緒,很少有媒體對上述事件進行關注,效果可想而知。
在房地產市場的冬天,每一筆營銷費用,都要能為企業轉化為實際的收益率,企業才能暖和過冬。而類似這樣一種粗放式的微信營銷模式,肯定是玩不下去的。
那怎么辦?
有人說,可以采取這樣的方案,找所有的微信公號談合作,不管哪家公號,只要給項目帶來粉絲,就提供禮品或者少量獎金,等最終成交了再支付傭金。
對此,我不敢茍同。目前,不管是已經運營了很長時間的老牌公號,還是剛剛上線不久的新興公號,都還處于吸收粉絲、增加閱讀量的階段。如果樓盤采用這樣的方式來營銷,那么唯一的結果,就是各公號借用樓盤的促銷,為自己增加粉絲吸引人氣。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你怎么敢保證他們推薦來的粉絲,不是只沖著禮品來的呢?如果真是沖著禮品來,這些人能最終為成交轉化帶來幫助嗎?
思前想后,我認為,要解決微信營銷用戶轉化率低的問題,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把文字轉化為軟件,用軟件來吸粉。
此話怎講?
不知道你有沒有用過各種心理分析工具。我不知道這些軟件的商業模式是什么,但我知道基本上我每一次看到這些軟件,都會忍不住去用一下。在使用過程中,我的很多個人隱私,包括年齡、收入情況、職業等都會自覺不自覺地留在上面。而且從朋友圈看,像我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做完之后,大家會轉發分享。
有人說,這種心理軟件和賣房子有關系嗎?我說,有關系,而且關系很大。
你想想,如果你也做一個類似軟件產品,是不是可以坐等一大批對你的樓盤有興趣的用戶信息上門?在這些用戶里面做營銷,是否就會方便快捷精準很多呢?這種工具帶來的用戶轉化率,是否會比微信原有的傳播方式轉化率更高呢?
而且,你的銷售員因為對客戶的很多基礎信息有所了解,在推薦產品的時候就不會無的放矢,從而大大提升最終的購買可能性。
當然,要設計這樣的軟件,題材是很有講究的。不要引起反感,是第一位的。
具體方法上,可以選擇用一些和樓盤的賣點相關度高的話題來設計。比如,像綠地韓國項目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因為移民的需要而購買。那么在操作這個項目的軟件時,就可以移民為話題,制作這樣一個測試軟件:“移民測試:你有沒有能力拿韓國的綠卡?”如果測試的結果是“能”,那么恭喜你,你又得到了一位有可能要買綠地韓國房子的客戶。由于他為完成測試已經填寫了大量資料,你可以從這些資料中了解到這個人的財產、收入來源、買房目的等一系列信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