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股市導讀

每經網首頁 > 股市導讀 > 正文

滬港通17日開通 資金流動規范明確

中國證券報 2014-11-11 07:54:27

 

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10日發布聯合公告,決定批準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正式啟動滬港股票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滬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將于17日開始。為順利實施滬港通試點,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證監會10日共同發布通知,規范相關資金流動。

專設人民幣滬股通專用存款賬戶

根據通知,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可根據相關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規定,在境內銀行開立人民幣基本存款賬戶后,開立人民幣滬股通專用存款賬戶,專門用于滬股通相關業務資金往來。

其中,人民幣滬股通專用存款賬戶的收入范圍包括匯入滬股通證券交易應付結算資金、應付風險管理資金、應付稅款和應付費用;收取滬股通證券交易應收結算資金、現金股利等公司行為相關資金、賬戶孳生利息和退回的風險管理資金;因滬股通證券交易結算需要融入的資金,以及因償還該融資所匯入的本息等。

人民幣滬股通專用存款賬戶的支出范圍包括支付滬股通證券交易應付結算資金、應付風險管理資金、應付稅款和應付費用;匯出滬股通證券交易應收結算資金、現金股利等公司行為相關資金、賬戶孳生利息和退回的風險管理資金;支付因滬股通證券交易結算所融入資金的本息等。

通知明確,香港中央結算公司所開立人民幣滬股通專用存款賬戶的利率,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規定執行。香港中央結算公司因自然災害等特殊原因,無法從香港匯入滬股通結算資金的,可以從境內開戶銀行融入人民幣資金用于資金結算。香港中央結算公司融入資金的額度不得超過當日滬股通結算所需資金規模,融資期限一般不得超過3天。

通知稱,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可按有關規定在香港的銀行開立港股通銀行結算賬戶,專門用于港股通相關業務資金往來。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或其分公司可在境內銀行開立人民幣港股通專用存款賬戶,專門用于港股通相關業務資金往來。

港股通通關測試15日進行

1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關于啟動滬港通試點有關事項、關于加強滬港通業務中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及相關事項等通知。根據統一部署安排,15日將進行港股通交易系統通關測試。

有關通知強調,滬股通公司和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應同時向境內外所有投資者公開披露重大信息,確保所有投資者可以平等地獲取同一信息,不得向單個或部分投資者透露或泄漏。滬港通業務開通后,滬股通公司在上交所外部網站進行信息披露的同時,應當繼續按照現行規定在信息披露指定媒體及其網站披露相關信息,信息披露日以在指定媒體的披露日為準。滬港通業務開通后,滬股通公司可在交易日上午開盤前、上午收市后至下午開盤前,通過上交所信息披露直通車提交需要及時向市場公布的臨時公告,并在上交所外部網站和信息披露指定媒體的網站予以披露。

上交所理事長桂敏杰表示,滬港通開通不是終點而是起點,滬港通機制要根據實踐情況逐步完善,上交所市場在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過程中,將暴露出很多不足。因此,上交所要不斷改進工作,修好內功,向國際一流交易所靠攏。

上交所總經理黃紅元表示,上交所將進一步扎實穩妥做好滬港通開閘前的各項工作,注意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現的市場風險,確保滬港通順利上線、平穩運行。

港股通換匯業務試運行三個月

10日,中國結算相關負責人表示,滬股通業務和港股通業務在結算安排上存在較大差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買賣港股,均以港幣報價,由中國結算根據清算凈額(單邊,凈應付或凈應收)將港幣按一定匯率換算為人民幣并進行換匯。因此,內地投資者買賣港股實際支付或收取人民幣。

由于投資者通過港股通買賣港股通股票,均以港幣報價成交,而投資者實際支付或收取人民幣,因此,需要將成交貨幣(即港幣)按一定匯率換算為人民幣,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換匯處理。相關負責人表示,投資者需要注意參考匯率和結算匯兌比率兩個概念。參考匯率是指在港股通交易日每日開市前,由中國結算根據換匯銀行提供、并通過上交所網站向市場公布的匯率。結算匯兌比率是指當日收盤后,本公司根據全市場港股通成交的清算凈額,在香港與換匯銀行換匯后,將換匯成本均攤至根據當日所有買入成交和賣出成交所計算出的對投資者當日成交進行人民幣資金結算所實際適用的匯率。根據分級結算原則,中國結算按照上述結算匯兌比率對結算參與人進行人民幣資金清算,結算參與人也根據該匯率對投資者進行清算。據悉,為確保港股通換匯業務平穩開展,中國結算對港股通換匯業務實施試運行,期限為三個月。

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港股通業務參與人,業務上線前要注意足額繳納結算保證金、做好結算賬戶管理工作、及時完成資金交收義務、做好技術準備工作、做好投資者教育工作等事項。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