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7 01:42:0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面對小微企業融資難這一老問題,一方面,傳統銀行積極轉型布局小微業務;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也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11月15日,多位銀行人士在每日經濟新聞報社主辦的 “2014中國小微金融研討會”上表示,銀行對小微企業的服務,從大的方面來說,是一個整體的金融服務,涉及方方面面。作為小微金融的中堅力量,銀行應積極轉型布局小微業務,包括單一服務向綜合性服務轉變、用新型信貸技術服務小微企業等。
互聯網金融平臺理財范CEO申磊亦分析表示,互聯網金融將對傳統金融機構難以覆蓋的小微企業發揮重要的作用,其中P2P更是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利器。不過,在目前市場情況下,真正緩解小微企業的難題,需要政府、銀行、互聯網金融行業等各方力量形成合力。
中堅力量:傳統銀行轉型布局
目前,中國經濟正處在向新常態轉變的關鍵時期,而小微企業及小微金融是中國經濟金融結構轉型的重頭戲。今年,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多次提到加快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7月,銀監會更是出臺了多項規定,提升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貸款的效力,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因此,不少銀行開始積極轉型布局小微業務。
“商業銀行在(服務)小微企業過程中的轉型要從幾個方面轉:首先是從客戶的定位,應該從中小(企業)真正向小微轉;其次,小微的客戶群體應有一個細分;第三,渠道方面下一步要依托于網絡,再一個是網點,網點是天然服務小微企業的趨勢,如果把網點的底梁(作用)都發揮起來,把網點的推薦和銷售、標準化的建設配合起來,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另外,要用新型的信貸技術服務小微企業。”建行小企業業務部副總經理李從軍表示。
哈爾濱銀行小企業金融部總經理李墨也認為,在小微服務上,未來銀行一方面從傳統的模式轉變為集約型,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提高銀行的服務效率,通過量化和批量地做,才能更好地服務小微;另一方面,從原來的單一服務向綜合性服務轉變。此外,是差異性的轉變,小微客戶的成長周期是不一樣的,對資金的需求也不一樣,銀行更多是對這些客戶提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方案,不是以信貸的支持。同時,在互聯網發展的大形勢下,銀行要考慮向信息化方面轉變、大數據應用等。
新勢力:互聯網金融興起
過去的一年,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的業態,逐漸成為小微金融生態中一股不可忽視的新力量。
“傳統金融和互聯網金融是競合關系,要完全走到一起目前看來不靠譜。但對于整個金融來說,無論是銀行還是互聯網金融公司,在各自領域做得更加專注,對整個金融市場是非常有幫助的。”易通貸CEO康文表示。
第一房貸聯席CEO王星時也認為,不管是互聯網金融還是金融互聯網,最根本的核心是風險控制,傳統金融有上千年的歷史,有很多值得(互聯網金融)借鑒的東西,所以個人不同意互聯網金融顛覆銀行的觀點。
合力貸CEO劉豐則從大數據的角度分析指出,互聯網金融應向傳統金融學習,“互聯網金融肯定涉及大數據,但是現在行業平臺,坦率地講離互聯網金融大數據非常遠。(P2P)平臺是在用一些數據,但不一定就是大數據,其現在的重心是獲取用戶渠道,產品革新的一些基礎產品,沒有涉及核心的大數據技術。(銀行這方面)有很多創新的做法,應該向傳統金融學習。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是一個逐漸過渡形成的關系,在數據不夠大,不夠有效的情況下,我們還應向傳統金融學習。”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