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4 01:02:47
此次央行突然出手,未來將對銀行理財產品、互聯網理財產品的規模、品種和收益率帶來哪些具體影響?對降息較為敏感的債券市場、大宗商品市場又將出現哪些變化?對于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張威 發自北京
編 者 按
上周五,中國央行意外宣布不對稱降息,消息一出,全球市場立即作出強烈反應。
那么,此次央行突然出手,未來將對銀行理財產品、互聯網理財產品的規模、品種和收益率帶來哪些具體影響?對降息較為敏感的債券市場、大宗商品市場又將出現哪些變化?對于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上周五 (11月21日),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在利率市場化完全放開之前,較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某種程度上已成為銀行高利率吸收“存款”的重要手段。
那么,此次降息對銀行理財產品會產生哪些影響?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很多銀行采取“一浮到頂”的應對策略,將存款利率保持在1.2倍的上限區間,實際存款利率并未下降,銀行新發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也會有所下降,但降幅不會太大。
另有銀行人士認為,理財主要看資產配置,由于貸款利率下調,預計高收益資產也會越來越稀缺。
理財產品收益將下滑
上周五,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
銀率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殷燕敏表示,此次利率調整采取非對稱方式下調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央行表示,貸款基準利率的下調幅度大于存款基準利率,是對傳統利率調整方式的改善,也更有針對性地引導市場利率及社會融資成本下行。從貸款利率的角度看,基準利率對于金融產品定價仍具有重要的引導意義,此次較大幅度下調貸款基準利率將直接降低貸款定價基準,并帶動債券等其他金融產品定價下調。
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水平持續下行。據銀率網數據顯示,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周平均收益率已從年初的5.76%下滑至上周(11月15日至21日)的5.04%。分銀行類型來看,國有銀行發行的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水平早已跌破5%,股份行和城商行的理財品平均收益水平仍在5%上方。
殷燕敏認為,央行降息的目的旨在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對于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的影響是一致的,收益水平均將下行。對于銀行理財產品而言,投資端收益的下行,將傳導至銀行理財產品,此類產品的平均收益水平也將進一步下行,預計將跌破5%。
楊馳表示,貸款基準利率下調將引導市場利率整體下行,銀行新發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也會有所下降。但目前很多銀行采取“一浮到頂”來應對,將存款利率保持在1.2倍的上限區間,實際存款利率并未下降,少數期限的存款利率甚至不降反升。為了保持一定的收益率優勢,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下降幅度不會太大。
降息后,各銀行采取的存款利率政策不盡相同,如恒豐銀行儲蓄存款利率全部上浮20%。調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為3.3%(原3.3%),二年期為4.02%(原4.125%),三年期為4.8%(原4.675%),不同期限產品的收益率較降息之前變化的幅度不同。
專家:可購買長期限高收益產品
降息后,哪些產品更適合投資者近期投資?殷燕敏表示,從目前實體經濟運行情況看,市場對央行再度降息仍有預期,對資金流動性要求較低的投資者,應盡量選擇期限較長的高收益理財產品,鎖定當前的高收益。
楊馳也認為,此次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意味著央行已經開啟了降息通道,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明年有可能繼續降息。投資者可考慮投資較長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以鎖定現有收益,避免重定價風險。
殷燕敏指出,降息后,穩健型投資者可關注掛鉤股指的看漲型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該類產品一般為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在保證本金安全的基礎上,可能獲取超額收益。不過,投資者切忌盲目追求高收益,在購買理財產品時,要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
談及未來理財產品的品種預期,楊馳表示,預計下一階段,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期限和發行品種都會有所調整。一方面,較長期限的理財產品占比將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保本型理財產品納入存款統計口徑,有利于商業銀行留住存款,也符合保守型投資者的需要,因此保本型理財的發行數量也將有所增加。
《《《
寶寶軍團
銀行存款吸引力下降 恐被“寶寶”理財品分流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對個人理財來說,央行此次降息最直接的影響,是銀行存款的吸引力將進一步下降。在此背景下,今年下半年略有降溫的“寶寶”類余額理財產品會否再次點燃投資者的熱情?
有互聯網金融人士認為,從銀行流出的存款,將有一部分流向“寶寶”類理財產品。“當存款基準利率普遍下調之后,貨幣基金的存款利率也會跟著下滑,故余額寶類的貨幣基金理財產品收益率可能會有小幅降低。”某股份行理財客戶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總量上升趨勢或難以為繼
“短期來看,由于央行降息,銀行存款利率總體上來看可能會有些下降,一定程度上會激活一些儲蓄客戶其他渠道的理財需求。”前述股份行理財客戶經理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有專家分析認為,未來還有可能再次降息。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從理論上來講,未來還會有一次以上的降息。本次降息選擇的時機很好,超出了大家的預期。
可以預見,如果短期內出現多次降息,商業銀行存款流向“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擠出效應將進一步加深。
不過,事實上,貨幣基金本質上是與商業銀行的協議存款,和存款利率一樣屬于無風險利率。
“貨幣基金本質上就是銀行存款,當存款基準利率普遍下調之后,貨幣基金的存款利率也會跟著下滑,因此,接下來余額寶類的貨幣基金理財產品收益率可能會有小幅降低。”前述股份行理財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商業銀行也在 “加息”招攬存款,打起存款保衛戰。央行降息政策剛一出臺,不少中小型銀行隨即宣布調整存款利率,在可浮動區間內將利率上浮到頂。
據了解,目前,各家銀行存款利率總體未有太大變化,甚至某些期限品種的定存利率不降反升。
因此,從長期來看,貨幣基金理財產品的收益將進一步降低,總量上升的趨勢或難以為繼。
無風險利率將繼續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消息稱,央行擬調整金融機構各項存款和各項貸款統計口徑,并相應調整同業往來統計口徑、報表項目及歸屬,將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放款項從“同業往來(來源方)”調整至“各項存款”,對非存款類金融機構拆放款項從“同業往來(運用方)”調整至“各項貸款”。
也就是說,貨幣基金產品這類非銀同業存款也可能將納入一般性存款,并可能伴隨補繳存款準備金。
“如果說貨幣基金也成為一般性存款,也要上繳存款準備金的話,貨幣基金類產品的議價能力將會更加被削弱了。”上述股份行理財客戶經理告訴記者。
對于上述消息,申銀萬國在研報中指出,非存款金融機構的同業存款繳準,將使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各種理財產品的監管成本增加,收益將下降。而為穩定客戶保持收益水平,勢必減少銀行存款配置,增加對債券類等收益較高資產的配置,進而促無風險利率進一步下降。
而在以P2P平臺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人士看來,降息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投資端的投資熱情。
“銀行存款、‘寶寶’類產品的利率下降將會使更多的投資人將目光轉移到P2P理財上來,這對投資端是利好。而在借款端,銀行本身收得很緊,我們的客戶群與銀行有區分,因此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宜人貸總經理方以涵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
債券市場
風險偏好趨于上升 警惕短期債市“超調”
每經記者 張喜威 發自北京
11月21日晚,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債券市場的回調會否就此結束,基準利率的下調將對債市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多位分析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降息會導致投資者對未來經濟預期改善,短端國債收益率下降的幅度會大于長期收益率;未來將有更多降息出現,至2015年二季度,都是較佳的降息窗口,這一預期在中期內對債市構成利好。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此次降息對債市的利好力度可能不大,預計2015年債券收益率仍將有一定幅度的下行。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師鄧海清博士則認為,央行降息,短期可能會帶來情緒上的狂歡而出現債市“超調”,不宜追高。
近期債市持續調整
“對債券市場而言,此次降息(的影響)已經包含在了此前的大幅上漲中,不排除短期有‘利好出盡’的可能。”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
其實,在這波回調之前,債券市場持續上漲,債券收益率迅速下降,各期限的中債收益率曲線整體下沉,僅9月末以來就下跌超過60個基點。
Wind數據顯示,11月11日,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503)上漲至98.072的歷史高點;與此同時,中債銀行間債券總財富(總值)指數當日也將歷史最高點刷新至159.62水平。此后,債券市場步入了將近兩周的回調行情。
對于央行此次降息對債券市場的影響,鄧海清認為,短期可能會帶來情緒上的狂歡而出現超調,仍需保持謹慎心態,隨時準備撤出,無底線追高并不可取。
“這次放松并不是最后一次,債券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放松仍會有預期。因此債券收益率并不會因為‘利好出盡’而明顯回升。”中金固收團隊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相對而言,中短期債券的下行空間可能相對更大,而長期債券收益率在對未來經濟可能逐步走出低迷的預期下,下行空間相對有限,收益率曲線可能會繼續牛市;而在風險偏好繼續提高的情況下,風險資產表現會更好于無風險資產。
專家:債市機會仍大于風險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也認為,降息會導致投資者對未來經濟預期改善,短端國債收益率下降的幅度大于長期收益率,但本次降息并不會立即改善疲弱的經濟,在短期陡峭化后,收益率曲線還會回歸平坦。
此外,管清友還表示,在沒看到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出現一個季度以上的趨勢性回升之前,債券市場的機會仍然大于風險;降息會降低投資者對信用風險的擔憂,這表現為風險溢價和信用利差的下降,高收益債更具投資價值。
“降息將大幅縮窄貸款和債券收益率的差距,打開債券類資產收益率的下行空間。判斷未來貨幣寬松仍將延續,下調10年國開債目標區間至3.6%~4.0%,下調其目標中樞從4%至3.8%。”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認為,貸款利率下降助于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減緩制造業投資增速下滑的速度,改善地產銷售持續低迷的預期,助于經濟在未來逐漸見底企穩,而這也意味著企業償債能力迎來改善希望;居民儲蓄從存款向理財的轉移仍將持續,隨著基準利率下調,高收益安全資產日漸稀缺,風險偏好將趨于上升。
劉東亮也認為,本次降息不會是獨立性的,未來將有更多降息出現,至2015年二季度,都是較佳的降息窗口,這一預期在中期內對債市構成利好。另外,預計未來央行將采取降息+定向寬松的方式,降準的迫切性并不高。
不過,鄧海清則認為,下一次若再降息,為了滿足利率市場化的總體要求,央行必然還需要提高利率彈性,“在這樣的情況下,由于負債端的利率難降,此次降息對債市的利好可能不大。此外,預計2015年債券收益率仍將有一定幅度的下行,但是下行路徑較今年更為坎坷和更加難以把握。”
《《《
大宗商品
繼續降息預期抬升大宗商品熊底
每經記者 涂穎浩 發自上海
在中國央行上周五18:30左右宣布降息后,全球市場很快作出積極反應。
上周五,德國DAX30指數收盤上漲245.58點,大漲2.62%,法國CAC40指數上漲113.02點,漲幅2.67%。當天,道瓊斯工業指數上漲0.51%,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0.52%。原油、有色市場出現強勢反彈。
大宗商品仍處于熊市周期,基本面的疲軟也拉低了分析師的價格預期。但國泰君安期貨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許勇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政策干預形成對下游企業再庫存的過程,從而拉動上游企業隱形庫存的消耗,這將對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形成利好。”
許勇其表示,中長期來看,繼續降息預期將抬升大宗商品熊市周期的底部,并延長此輪熊市周期。
大宗商品普遍反彈
中國央行意外降息改善了能源需求的前景。截至上周五收盤,NYMEX原油指數期貨收盤上漲0.66美元,漲幅0.87%,報76.51美元/桶。
而降息也改善經濟增長前景,儲備金屬的投資將更容易獲得信貸支持。受益于此,外盤有色金屬市場出現強勢反彈。
LME銅收盤報6700.50美元,漲幅0.64%,并于盤中觸及三周高位6772.50美元。其他金屬也全面上漲,LME鋁收盤報2047.00美元,漲幅0.83%;LME鋅跳升1.88%,收報2294.00美元。
富寶銅分析師雷連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央行降息暗示貨幣政策寬松大門打開,四季度經濟刺激措施增加,這一來自中國的利好將提振銅價,年內反彈行情值得期待。”
許勇其表示,降息意味著實際利率的下降,在宏觀經濟穩定運行下,作為對抗通脹的避險工具,不排除到明年下半年黃金價格再上1300美元/盎司,其他貴金屬價格亦將走高。
熊市周期或將延長
有分析人士將外盤反應歸因為“中國加入歐元區和日本的行列,推出新的刺激舉措”,但在短期刺激利好過后,對大宗商品中長期的走勢能否產生趨勢性影響,分析師的觀點出現分歧。
花旗銀行能源分析師TimEvans認為,中國的降息聲明給石油價格提供支撐。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本周的會議上是否會減產,更是分析師們關注的焦點。
雷連華表示:“從基本面上看,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令銅消費增速回落,隨著冶煉產能瓶頸的逐漸克服,銅礦供給壓力將傳導至精銅市場,價格還沒有走出熊市格局,中長期下跌行情不變,存在創新低可能。”
由此可見,大宗商品仍處于漫長的熊市周期中,而疲軟的基本面也拉低分析師的價格預期。
“此次中國央行意外降息,意在引導市場流動性,最終實現將存在于商業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資金,向中小企業為主的實體經濟傾斜。從歷次降息來看,價格調節工具對銀行作用更大,可以起到一定的調結構作用。”許勇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許勇其指出,受困于市場流動性匱乏,今年11月底、12月初,貿易型企業的季節性補庫存周期并未出現,大宗商品市場“旺季不旺”特征明顯。而通過政策參與降低資金價格,有利于形成對下游企業再庫存的過程,從而傳導至大宗商品市場,拉動上游企業隱形庫存的消耗,這將對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形成利好,尤其是錫、鎳為等外圍市場供給面收縮的品種,表現更值得期待。
許勇其表示:“年末降息也形成進一步降息的預期。事實上,根據國泰君安期貨研究所內部預期,明年可能有4次降息(每次0.25%)和2次降準的貨幣政策調節。短期來看,隨著資金回籠,商品市場可能會出現回落,但中長期可能會改變大宗商品市場的周期。”
許勇其稱,繼續降息預期將抬升大宗商品熊市周期的底部,并延長此輪熊市周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