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4-11-24 08:46:39
說起過去兩年互聯網對銀行的沖擊,除了余額寶包裹的貨幣基金讓活期存款很受傷之外,真正意義上的改變非常少。雖然各家銀行都在用網銀等新渠道接觸客戶,但核心銀行業務的作業大多都停留在前網絡時代。
證券時報記者 羅克關
說起過去兩年互聯網對銀行的沖擊,除了余額寶包裹的貨幣基金讓活期存款很受傷之外,真正意義上的改變非常少。雖然各家銀行都在用網銀等新渠道接觸客戶,但核心銀行業務的作業大多都停留在前網絡時代。比如貸款的審批,每個客戶能夠在銀行貸多少款?怎么定價?有多大折扣?這些在網絡時代本該是唾手可得的基本信息,現在大多是兩眼一抹黑。
這不是銀行不愿意做出改變,事實是大多數銀行沒有能力這樣做。因為一個簡單地將后臺風險審核流程推到前臺的動作,涉及各種復雜的數據運算。這些運算可以簡化為一長串的基本問題:什么年齡段的客戶違約風險?。繌氖率裁绰殬I的客戶違約風險小?有本地戶口和無本地戶口的客戶有什么不同?結婚和未結婚、有小孩和無小孩的人群,從概率上講哪一類風險更大?
傳統意義上講,這些綜合數據的篩選和判斷都依靠有經驗的信貸員來完成,后臺的審核只是用形式和流程的復核去杜絕風險,對定價的干預并不多。通常規模越大的銀行后臺審批效率越慢,因為龐大的業務量都依靠審貸官人工逐筆審核。這種作業模式帶來的客戶體驗,在網絡時代確實令人抓狂,這也難怪從另一個世界掩殺過來的互聯網大佬,能夠高調地喊出“顛覆銀行”的口號——因為他們能夠讓客戶立刻就知道自己能夠以什么價格,買到多少資金。
但慶幸的是,由于互聯網的沖擊已讓銀行如坐針氈,一些有遠見的銀行正在努力嘗試改善這方面的客戶體驗。上周,一家大型股份行就在最傳統的房屋按揭業務上,推出了基于互聯網和大數據基礎上的新應用。這家銀行通過對1000多萬零售客戶進行完整的數據分析和模型構建,用一臺iPad實現了不管客戶在哪里,只要輸入幾個簡單的數據,就能夠讓客戶知道自己能夠以什么價格在銀行貸到多少資金。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