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銀行

每經網首頁 > 銀行 > 正文

銀行中小企貸款:不愿大降價 漲價亦困難

證券時報 2014-11-27 08:49:05

降息后,不少中小企業主擔心,銀行明年是否會通過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加價以轉嫁息差收窄壓力。

證券時報記者蔡愷劉筱攸

降息后,不少中小企業主擔心,銀行明年是否會通過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加價以轉嫁息差收窄壓力。

對此,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銀行業人士表示,在利潤考核、資金成本上升、信用環境惡化等壓力下,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定價不會如市場預想般大幅下降;而面對激烈的同業競爭,銀行明年也不敢貿然提價。

銀行不愿大幅降價

“幸虧上個月簽的幾筆中小企業貸款合同期限都是一年期的,規避了降息風險。”降息后,深圳某股份制銀行資深客戶經理黃濤(化名)說,“我們分行領導之前預計年底有降息可能,因此,這兩個月已做相關部署,要求新辦理的流動貸款以一年期為主。”

該行對于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一般是央行一年期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35%~40%。黃濤說,“低于35%的,我們不想辦理,一般上浮40%的就成交。”

深圳某國有大行的客戶經理李敏(化名)稱,“我們總行的貸款價格標準是中型客戶不低于人行基準上浮10%,小微客戶不低于基準上浮20%,但我們分行現在對中小企業一律上浮30%。”

黃濤說,國有大行資金成本低,中小型銀行高,而且國有大行審貸比較嚴格,中小型銀行比較靈活,因此后者開價會稍貴,“而且中小企業信用風險高,就算銀行上浮40%貸出去,也難以保證貸款不會流向高利貸市場。”

上述兩位銀行一線業務人員均表示,央行降低貸款基準利率后,由于“水降船低”,整體上可能會令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略微降低,但銀行對小企業的利率上浮比例仍會維持在至少30%以上。主要是因為信用環境太差,即使上浮40%也抵補不了風險損失。同時,由于銀行資金成本高企以及利潤考核要求,銀行并不愿意將最終利率價格降太多。

一些宏觀數據也可以說明這一問題。本周一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的1年期貸款基礎利率(LPR)平均報價僅下滑了20個基點,至5.56%,而央行一年期基準利率下降40個基點。由于LPR名義上是銀行愿意為“最優質客戶”給出的利率價格,因此,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說明從純市場角度出發,銀行并不愿意將貸款利率下降太多。

截至昨日,9家LPR的報價銀行均在官網上掛出了LPR平均報價以及本行的LPR價。對比可發現,國有大行LPR報價低于平均價,股份制銀行LPR則高于平均價,這從側面反映了各行的資金成本和定價策略。

有券商預計,銀行明年可能會調高議價能力低的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上浮比例,以對沖息差整體收窄。不過,受訪的銀行業人士卻普遍表示,利率要再上浮將很難。黃濤說,“同業競爭激烈,如果利率再上浮就是趕客戶。”

華夏銀行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稱,在經濟下行和風險集中暴露的情況下,銀行業應該不會一味逐利,各家銀行的定價策略肯定會遵循長期、審慎的政策。為了彌補息差收窄的損失,華夏銀行將會大力發展票據、債券等中間業務。

銀行料拉長貸款久期

央行降息后,有一些研究機構認為,銀行將會把更多資產配置在高收益的中小微企業貸款上,這將令這些企業受益。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日前發表的評級報告稱,央行此次降息會進一步對中國銀行業明年的凈息差產生壓力,導致銀行加速轉向配置高風險高回報的資產,包括小微企業貸款。不過,有業內人士預計,這種轉變不一定很明顯。

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劉東亮稱,早在兩三年前,很多銀行都提出客戶向小微下沉的戰略,但現在中國經濟下行,信用環境惡化,中小微企業不良貸款集中爆發,因此,銀行整體風險偏好低迷。未來一年,可能會將資源更集中到優質企業客戶上,中小微企業要真正獲益,可能要等到宏觀經濟環境轉好,或者再降一兩次息才會出現。

招行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表示,最近市場普遍預計明年央行會再降息。因此,在降息周期下,多數商業銀行都會適當延長貸款的久期,以鎖定利潤。例如,過去是按季度浮動、按月浮動,以后可能會半年甚至一年浮動一次。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