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1 00:59:28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上周五,滬指七連陽,深成指六連陽。面對如此漲勢,人們不禁要問:這些有錢的、“任性”的投資者,到底是誰呢?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笛
每經記者 趙笛
“有錢就是任性”——用這句網絡流行語來形容目前A股行情,當屬貼切。
也許11月28日(上周五)在A股甚至全球股市歷史上,都是值得被記住的一天。當日A股7104億元的成交額不但創出A股歷史天量,還被市場普遍視為全球單個股票市場單日成交額最大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上周五,滬指七連陽,深成指六連陽。面對如此漲勢,人們不禁要問:這些有錢的、“任性”的投資者,到底是誰呢?
中金:公募基金對行情最樂觀
7月21日,當A股成交額僅為1712.8億元時,誰能料到:僅4個月后,A股單日成交竟然蹦上了7000億元?
11月28日,滬深兩市成交額高達7104億元,按當前匯率計算,相當于1157億美元。有數據顯示,該金額已超越了美股史上單日成交額峰值(2007年7月26日美股成交995億美元),成為全球歷史上單個股票市場單日成交額最大值。目前,美股日均250億美元的成交額尚不及A股的三成。
伴隨11月28日A股成交放出7104億元天量,滬指也在當日創出40個月以來新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4年11月26日(上周三)收盤后,中金公司對A股投資者進行的調查顯示:82%的受訪投資者認為滬指年底點位在2600點以上,其中認為在3000點及以上的占比19%,只有約18%的投資者認為年底滬指將低于2600點。對本周(12月1日~5日)和下周的操作,40%的受訪者表示將持股不動,表示伺機加倉者占35%。
在被問及對2015年A股預期時,51%的受訪者表示“樂觀”,30%的受訪者表示“謹慎樂觀”,持“悲觀”看法的受訪者不到5%。
中金公司還注意到,國內公募基金、信托等機構樂觀比例最高;私募、個人類投資者樂觀比例居中;海外投資者、保險機構及產業投資者等樂觀比例更低一些。
那么,在7104億元天量背后,到底是誰在跑步進場?
休眠賬戶持續“蘇醒”
“已經幾年不聯系的客戶突然給我打電話要買股票,嚇我一跳!”上周五,一家券商營業部經紀人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他的一位上了些年齡的客戶數年都沒有炒股了,前幾天突然打電話問他,自己的賬戶還能不能用,還問哪些股票可以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登公司的數據也顯示:休眠賬戶正在激活,重回市場。
截至11月21日,滬深兩市期末休眠賬戶數為4216.37萬戶,這一數量較前一周(11月10日~14日)的4218.2萬戶減少1.83萬戶;較更早一周(11月3日~7日)的4220.25萬戶減少3.88萬戶。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股市休眠賬戶數呈現持續減少態勢,從1月初的4270.14萬戶到11月21日的4216.57萬戶,減少53.57萬戶。
券商:新增開戶不乏“90后”
除了休眠賬戶的重新啟動,新增開戶資金也源源不斷地為股市貢獻 “子彈”:中登公司數據顯示,11月17日~21日,滬深兩市新增新增A股開戶數為233567戶,雖較此前一周的243073戶小幅回落,但11月21日當周已是A股新開戶數連續第六周在20萬戶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據一位券商營業部工作人員透露,目前新開戶投資者中不乏90后投資者。相對30歲以上經歷過熊市的投資者,這些剛踏入社會的“90后”們(1990年出生的投資者今年24歲)可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在賺錢效應刺激下,為股市提供了資金新動力。
規則致打新者必須持有市值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A股迎來11只新股申購。其中,除上周四申購新股華電重工時可使用上周一打新的解禁資金以外,其余10只新股的申購資金無法“互通”。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申購新股的資金往往是沖著“無風險”套利去的,不大可能大規模流入二級市場交易,但根據目前的新股申購規則,必須持有足夠的市值才能“打新”。換言之,為了“打新”,即便是以前沒有在二級市場買股票的投資者也必須買入股票,由此可能進一步推升A股行情。
基民涌入 機構被動加倉
在散戶跑步入市的背后,機構也沒閑著。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偏股基金倉位明顯上升,可比的主動股票基金加權平均倉位為89.26%,相比上周上升1.17個百分點;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權平均倉位為83.52%,相比上周上升1.37個百分點。
從基金倉位看,有分析人士或許會再次指出應警惕“基金88魔咒”。但目前基金持續加倉,A股仍未見頂大跌,原因何在?
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基民不斷涌入,基金手上的現金被動增多,導致基金或許存在被動加倉的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登公司數據顯示,11月17日~21日,兩市新增基金賬戶數為200769戶,雖然環比略降,但仍處于較高水平。統計顯示,這是2008年以來,基金單周開戶數第3次突破20萬戶,也是自今年6月16日~20日的交易周以來,基金連續22個交易周新增開戶數在10萬戶以上。
融資“加杠桿”推升行情
分析推漲A股的資金動力,融資融券業務自然不能被忽視。
據中信證券統計顯示,截至11月26日,融資融券余額首次突破8000億元,達8118.3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11月22日,兩市融資余額高達8109.93億元,約占當日8170.07億元融資融券余額總量的99.26%。分析人士認為,這說明融資余額的大幅增長成為推動股市上漲的重要力量。而將融資融券資金限定在標的股上,則客觀上造就了指數行情。
目前,融資融券的標的股票共有915家,而在A股前60大權重股中,除信威集團(600485,收盤價40.09元)不是融資融券標的以外,其余59只股票均是兩融標的。
機構重視降息利好
央行11月21日宣布,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國泰君安證券認為,無風險利率下降是牛市的催化劑;安信證券高善文也表示,降息及其他寬松政策利好經濟和市場,這讓股市的“二級火箭”將飛得更快、更遠。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唯一讓市場暫時失望的是,此前被寄予厚望的“滬港通”交投較清淡。數據顯示,上周一至周五,滬股通余額分別為60.44億元、101.46億元、97.05億元、100.1億元和106.55億元。不過未來不排除管理層會出臺更多措施提振滬港通活躍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