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資產證券化新規亮相 基金子公司產品火線登場

2014-12-03 00:52:50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娜    

每經記者 李娜

在通道業務快速擴張而被監管層一再提醒后,公募基金子公司依舊艱難地尋找轉型路徑,上個月證監會公布的一系列相關文件,讓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人范圍擴展至基金子公司。

盡管自去年以來,多家基金子公司積極試水類資產證券化業務,積累了一定的實際操作經驗。然而,不少基金子公司相關人士認為,業內資產證券化的運作速度不會太快,基金子公司在項目尋找、產品結構設計、人才配備等方面都無明顯優勢,尤其是在符合條件的基礎資產的尋找方面難度不小。

發令槍響,一批早有準備的中小基金公司躍躍欲試。相比之下,銀行擁有眾多優質且符合資產證券化要求的資產,體量大且對資產證券化的需求較高,而眾多基金子公司對此也倍感興趣,目前仍在等待銀監會相關細則的出臺。

標準資產證券化產品落地/

11月19日,證監會公布了《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及配套《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信息披露指引》、《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盡職調查工作指引》。

相比此前征求意見稿中提及的內容,此次“租賃債權”被補充加入基礎資產范疇,而在流通場所的規定上,除了在證券交易所、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證券公司柜臺市場外,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也被納入其中。

就在上述規定發布當日,財通基金子公司財通資產發起設立的普惠金融1號特定多個客戶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普惠金融1號)結束募集并成立,總規模為5000萬元。

據悉,普惠金融1號以小貸公司的基礎資產為投資標的,區別于此前市場上附帶小貸公司回購條款的類資產證券化產品,該款小貸資產證券化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資產證券化產品。

財通資產相關負責人介紹,所謂真正意義上的小貸資產證券化產品,是指普惠金融1號直接買斷信貸資產,通過資產本身的現金流來覆蓋資管計劃的本息兌付。具體而言,財通資產管理的普惠金融1號對目標小貸公司的基礎資產進行遴選,對遴選出的目標資產進行買斷并持有;同時享有買斷后信貸資產的收益并承擔相應的風險;在風險控制手段上,管理人財通資產引入小貸公司的股東進行增信,委托目標小貸公司對普惠金融1號持有的信貸資產進行貸后管理,并進一步通過分級等方式來保證投資人的收益與其所投資資產的風險相匹配。

談到對基礎資產的遴選標準,財通資產負責人進一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具體的標準是根據公司實地調研結果確定的,一方面是風險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需考慮實際操作,我們設置了十多條對小貸公司基礎資產的篩選標準。比如按貸款五級分類標準,目標信貸資產的歸類為正常類;目標信貸資產的借款人在資管計劃項下的貸款本金余額不超過10%且單筆目標信貸資產本金金額不超過350萬元;目標資產對應的借款人未在目標小貸公司支付結算平臺上發生過不良貸款或其他違約行為等。”

根據央行發布的《2014年三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9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591家,貸款余額9079億元,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886億元。

事實上,自今年9月份證監會部署資產證券化業務時,不少基金子公司開始研究政策,爭取在政策出臺后不久就推出產品。

此前據《理財周報》報道,信達新興資產公司發行了一款具有資產證券化概念的產品——“信達新興資產-深圳美賽達并購重組基金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產品初始銷售期間為2014年10月22日~2014年11月21日,11月18日就已提前結束了初始銷售。公開資料顯示,這款產品規模為1.6億元,期限為24個月,認購起點為100萬元。融資方為深圳美賽達科技股份公司,資金投向是通過對美賽達并購上市注入資金。

根據用益信托網的報道,招商財富公司也于日前發行了招商財富新三板股權投資基金專項資產管理計劃。

此外,據了解,不少基金子公司正在準備相關資產證券化產品,滬上多家基金子公司都在做資產證券化產品的設計、準備工作,未來陸續將有多只產品推出。

銀行系看上三大資產/

一場資產證券化業務的較量也已開始,一批中小型基金公司經過前期的準備,都躍躍欲試。部分基金子公司人士認為,擁有銀行股東背景的基金公司,未來在這一領域擁有明顯的優勢。

一家規模較大的基金子公司人士指出,我國資產證券化基本上分為兩大塊,一塊是央行和銀監會監管的信貸資產證券化,主要在銀行間市場進行交易,這塊業務比較多;另一塊則是證監會監管的券商專項資產計劃,主要在交易所進行交易,這塊業務主要是針對企業的,規模與前者相比要小得多。

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民生加銀資管對資產證券化有著比較清晰的市場定位,主要服務于中小銀行和中小企業,幫它們在成長過程中做一些資產的證券化等投融資服務工作。整體來看,中小銀行有一些資產比較適合證券化:一是信貸資產,包括存量資產和增量資產;二是銀行體系的租賃資產;三是小微資產,這些都是比較好的基礎資產來源。

“未來,民生加銀資管將從資產和資金兩個端口,著力推進資產證券化。此前,在類資產證券化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技術,通過這些經驗技術,可以在資產端做出比較好的產品創新,設計出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公司將根據資金端的需求去尋找匹配的資產,包括基礎資產的選擇、期限結構、分級收益率、增信措施等設計,這個對于資產證券化的推廣具有重大意義。”民生加銀資產管理公司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在眾多信托公司人士的眼中,與國有大行相比,股份行、城商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有更大的市場潛力,對改善信貸結構、資產出表的需求遠高于四大行。

一 家 滬

上基金子公司

負責人表示:“銀行

確實有不少優質資產,適合做資產證券化業務,主要是他們在風控上把握力度要嚴一些。”

前期,興業證券有關研究人員也表示,未來資產證券化業務空間巨大,假設5%的信貸資產實行證券化,將帶來5萬億元的業務規模。

一家銀行系基金子公司有關人士也向記者坦言,公司此前在嘗試融資租賃等類資產證券化業務,現階段也在思考究竟如何有效擴大資產證券化業務。

據多位基金子公司相關人士反映,由于銀監會相關細則仍未出臺,未來還需要視相關情況而定,適當時候也會選擇與銀行合作對資產證券化相關產品的業務進行拓展。

好基礎資產難覓/

“監管層放開讓基金子公司去從事資產證券化業務,這是個好事情,總比做通道要好得多。”一家大型基金子公司資管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

然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基金子公司普遍對資產證券化的熱情很高,目前是介入相關業務的好時期,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比較優質,風險相對低,且作為標準化產品可以在資產支持證券交易場所上市,擁有了一定的流動性。然而,基金子公司對前景保持樂觀的同時,面臨的問題也不少,其中基礎資產難覓、產品結構化設計人才不好找等問題格外棘手。

前述滬上基金子公司負責人坦言:“現在要找到具有穩定現金流的基礎資產困難,擔心找到的是不良資產,對于2015年的方向,自己都沒有太大的把握。”

“資產證券化實際操作中有很多問題,基礎資產項目很多,要找到符合條件、擁有穩定現金流且還能特定化的項目著實很困難。這當中還有一個資產證券化收益和融資成本相匹配的問題,投資人總是希望收益越高越好,而融資方則是希望成本越低越好。”前述大型基金子公司進一步表示:“以往基金子公司做的類資產證券化業務,規模都比較小,通常也就幾億元,期限也比較短也就是1到2年,且產品的結構設計也比較簡單。現在標準的資產證券化業務規模比較大,而且結構要復雜得多,期限也比較長。”

事實上,目前資產證券化過程中,結構設計等核心部分都是券商投行來完成的。相比外部的競爭對手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不僅缺乏相關經驗,資源、人才儲備等方面都明顯落后,同時還要面對如何讓那些習慣于信托高收益且有剛性兌付的投資者去接受這樣的產品,依舊是漫長而艱巨的工作。

可以想象的是,未來基金子公司在資產證券化業務方面,將面臨具有先發優勢的信托計劃以及擁有人才和資源雙重優勢的券商資管的直接競爭。

一家銀行系基金子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從機構投資者的配置來說,現在有兩大問題,一是流動性比較低,整個市場規模也不大,這兩方面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另一個問題是收益比較低,從實際情況來說,可能是因為前期資產證券化業務相關不確定性因素較多,使得相應的資產方拿出的資產加權收益率并不是很高。未來隨著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會將一些高風險、高收益資產拿出來做證券化,資產證券化要求的資產配置要求也是組合配置、風險分散。當流動性變好,相應的風險產品評級、投資者分級都做到位之后,資產證券化的規模將會變大。實際上資產端和資金端兩個方面在今后都會做一些變化,這個變化也是整個資管行業或者理財市場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因此未來的流動性將會增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李娜 在通道業務快速擴張而被監管層一再提醒后,公募基金子公司依舊艱難地尋找轉型路徑,上個月證監會公布的一系列相關文件,讓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人范圍擴展至基金子公司。 盡管自去年以來,多家基金子公司積極試水類資產證券化業務,積累了一定的實際操作經驗。然而,不少基金子公司相關人士認為,業內資產證券化的運作速度不會太快,基金子公司在項目尋找、產品結構設計、人才配備等方面都無明顯優勢,尤其是在符合條件的基礎資產的尋找方面難度不小。 發令槍響,一批早有準備的中小基金公司躍躍欲試。相比之下,銀行擁有眾多優質且符合資產證券化要求的資產,體量大且對資產證券化的需求較高,而眾多基金子公司對此也倍感興趣,目前仍在等待銀監會相關細則的出臺。 標準資產證券化產品落地/ 11月19日,證監會公布了《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及配套《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信息披露指引》、《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盡職調查工作指引》。 相比此前征求意見稿中提及的內容,此次“租賃債權”被補充加入基礎資產范疇,而在流通場所的規定上,除了在證券交易所、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證券公司柜臺市場外,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也被納入其中。 就在上述規定發布當日,財通基金子公司財通資產發起設立的普惠金融1號特定多個客戶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普惠金融1號)結束募集并成立,總規模為5000萬元。 據悉,普惠金融1號以小貸公司的基礎資產為投資標的,區別于此前市場上附帶小貸公司回購條款的類資產證券化產品,該款小貸資產證券化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資產證券化產品。 財通資產相關負責人介紹,所謂真正意義上的小貸資產證券化產品,是指普惠金融1號直接買斷信貸資產,通過資產本身的現金流來覆蓋資管計劃的本息兌付。具體而言,財通資產管理的普惠金融1號對目標小貸公司的基礎資產進行遴選,對遴選出的目標資產進行買斷并持有;同時享有買斷后信貸資產的收益并承擔相應的風險;在風險控制手段上,管理人財通資產引入小貸公司的股東進行增信,委托目標小貸公司對普惠金融1號持有的信貸資產進行貸后管理,并進一步通過分級等方式來保證投資人的收益與其所投資資產的風險相匹配。 談到對基礎資產的遴選標準,財通資產負責人進一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具體的標準是根據公司實地調研結果確定的,一方面是風險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需考慮實際操作,我們設置了十多條對小貸公司基礎資產的篩選標準。比如按貸款五級分類標準,目標信貸資產的歸類為正常類;目標信貸資產的借款人在資管計劃項下的貸款本金余額不超過10%且單筆目標信貸資產本金金額不超過350萬元;目標資產對應的借款人未在目標小貸公司支付結算平臺上發生過不良貸款或其他違約行為等。” 根據央行發布的《2014年三季度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9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591家,貸款余額9079億元,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886億元。 事實上,自今年9月份證監會部署資產證券化業務時,不少基金子公司開始研究政策,爭取在政策出臺后不久就推出產品。 此前據《理財周報》報道,信達新興資產公司發行了一款具有資產證券化概念的產品——“信達新興資產-深圳美賽達并購重組基金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產品初始銷售期間為2014年10月22日~2014年11月21日,11月18日就已提前結束了初始銷售。公開資料顯示,這款產品規模為1.6億元,期限為24個月,認購起點為100萬元。融資方為深圳美賽達科技股份公司,資金投向是通過對美賽達并購上市注入資金。 根據用益信托網的報道,招商財富公司也于日前發行了招商財富新三板股權投資基金專項資產管理計劃。 此外,據了解,不少基金子公司正在準備相關資產證券化產品,滬上多家基金子公司都在做資產證券化產品的設計、準備工作,未來陸續將有多只產品推出。 銀行系看上三大資產/ 一場資產證券化業務的較量也已開始,一批中小型基金公司經過前期的準備,都躍躍欲試。部分基金子公司人士認為,擁有銀行股東背景的基金公司,未來在這一領域擁有明顯的優勢。 一家規模較大的基金子公司人士指出,我國資產證券化基本上分為兩大塊,一塊是央行和銀監會監管的信貸資產證券化,主要在銀行間市場進行交易,這塊業務比較多;另一塊則是證監會監管的券商專項資產計劃,主要在交易所進行交易,這塊業務主要是針對企業的,規模與前者相比要小得多。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民生加銀資管對資產證券化有著比較清晰的市場定位,主要服務于中小銀行和中小企業,幫它們在成長過程中做一些資產的證券化等投融資服務工作。整體來看,中小銀行有一些資產比較適合證券化:一是信貸資產,包括存量資產和增量資產;二是銀行體系的租賃資產;三是小微資產,這些都是比較好的基礎資產來源。 “未來,民生加銀資管將從資產和資金兩個端口,著力推進資產證券化。此前,在類資產證券化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技術,通過這些經驗技術,可以在資產端做出比較好的產品創新,設計出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公司將根據資金端的需求去尋找匹配的資產,包括基礎資產的選擇、期限結構、分級收益率、增信措施等設計,這個對于資產證券化的推廣具有重大意義。”民生加銀資產管理公司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在眾多信托公司人士的眼中,與國有大行相比,股份行、城商農商行等中小銀行有更大的市場潛力,對改善信貸結構、資產出表的需求遠高于四大行。 一家滬 上基金子公司 負責人表示:“銀行 確實有不少優質資產,適合做資產證券化業務,主要是他們在風控上把握力度要嚴一些。” 前期,興業證券有關研究人員也表示,未來資產證券化業務空間巨大,假設5%的信貸資產實行證券化,將帶來5萬億元的業務規模。 一家銀行系基金子公司有關人士也向記者坦言,公司此前在嘗試融資租賃等類資產證券化業務,現階段也在思考究竟如何有效擴大資產證券化業務。 據多位基金子公司相關人士反映,由于銀監會相關細則仍未出臺,未來還需要視相關情況而定,適當時候也會選擇與銀行合作對資產證券化相關產品的業務進行拓展。 好基礎資產難覓/ “監管層放開讓基金子公司去從事資產證券化業務,這是個好事情,總比做通道要好得多。”一家大型基金子公司資管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 然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基金子公司普遍對資產證券化的熱情很高,目前是介入相關業務的好時期,資產證券化的基礎資產比較優質,風險相對低,且作為標準化產品可以在資產支持證券交易場所上市,擁有了一定的流動性。然而,基金子公司對前景保持樂觀的同時,面臨的問題也不少,其中基礎資產難覓、產品結構化設計人才不好找等問題格外棘手。 前述滬上基金子公司負責人坦言:“現在要找到具有穩定現金流的基礎資產困難,擔心找到的是不良資產,對于2015年的方向,自己都沒有太大的把握。” “資產證券化實際操作中有很多問題,基礎資產項目很多,要找到符合條件、擁有穩定現金流且還能特定化的項目著實很困難。這當中還有一個資產證券化收益和融資成本相匹配的問題,投資人總是希望收益越高越好,而融資方則是希望成本越低越好。”前述大型基金子公司進一步表示:“以往基金子公司做的類資產證券化業務,規模都比較小,通常也就幾億元,期限也比較短也就是1到2年,且產品的結構設計也比較簡單。現在標準的資產證券化業務規模比較大,而且結構要復雜得多,期限也比較長。” 事實上,目前資產證券化過程中,結構設計等核心部分都是券商投行來完成的。相比外部的競爭對手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不僅缺乏相關經驗,資源、人才儲備等方面都明顯落后,同時還要面對如何讓那些習慣于信托高收益且有剛性兌付的投資者去接受這樣的產品,依舊是漫長而艱巨的工作。 可以想象的是,未來基金子公司在資產證券化業務方面,將面臨具有先發優勢的信托計劃以及擁有人才和資源雙重優勢的券商資管的直接競爭。 一家銀行系基金子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從機構投資者的配置來說,現在有兩大問題,一是流動性比較低,整個市場規模也不大,這兩方面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另一個問題是收益比較低,從實際情況來說,可能是因為前期資產證券化業務相關不確定性因素較多,使得相應的資產方拿出的資產加權收益率并不是很高。未來隨著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會將一些高風險、高收益資產拿出來做證券化,資產證券化要求的資產配置要求也是組合配置、風險分散。當流動性變好,相應的風險產品評級、投資者分級都做到位之后,資產證券化的規模將會變大。實際上資產端和資金端兩個方面在今后都會做一些變化,這個變化也是整個資管行業或者理財市場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因此未來的流動性將會增加。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