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2-08 08:51:23
據重慶媒體報道,近日重慶市成立了全國首支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目前已開始運作,規模為10億元,主要投資方向為生態環保類企業。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
每經記者 鄢銀嬋 發自重慶
昨日(12月7日)。據重慶媒體報道,近日重慶市成立了全國首支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目前已開始運作,規模為10億元,主要投資方向為生態環保類企業。重慶成立的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由環保部對外合作中心和重慶市環保局主導,這在國內尚無先例。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在國內已有嘗鮮者,目前包括巴安水務(300262,SZ)、威孚高科(000581,SZ)等上市公司在該領域均有投資。上述基金在管理模式上,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決策、防范風險”的原則進行管理。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包括政府、企業、產業等各類基金均在爭奪節能環保市場的大蛋糕,但政府引導型基金大多存在市場化運作困難、投資回報周期長,難以形成有效的商業模式,將形成一大考驗。
盡管在當地媒體報道中,上述基金被稱為“國內首支”,不過記者查詢公開資料發現,目前已有不少上市公司涉足。今年1月,威孚高科公告稱,將投資1億元參與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今年1月,巴安水務也表示,將與交享越(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利用自身優勢組建產業投資基金,對環保水務領域進行投資建設和并購。
此外,據河北省國資委網站信息,該省在今年8月也成立了河北省首家政府資金支持、已節能環保產業為主要投資方向的投資基金。
“環保產業項目初始投資大,運營回收周期長、投資回報預期不佳,讓不少產業資本望而卻步,導致國內環保產業項目面臨一定融資難問題。”重慶環保界一名觀察人士表示,設立環保產業投資基金恰好能解決這一難題,因此已經是當下資本熱點。
據悉,重慶成立的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由環保部對外合作中心和重慶市環保局主導,聯合三峽擔保集團、重慶水務資產公司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政府背景躍然紙上。
其實,成立上述基金重慶官方已籌備多時。今年11月初,《重慶日報》頭版文章便引用重慶市環保局局長史大平的講話,稱要加大對生態環保的財政投入力度,建立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吸納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趙剛曾指出,綠色產業正在逐步成為盈利產業、朝陽產業,預計在“十二五”規劃期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對這些產業的投資將達到幾十億規模,由此將可能帶動上百億甚至上千億的投資。
記者查詢公開資料發現,在這一巨大產值蛋糕前,各路資本已經蠢蠢欲動,不過同民間投資機構相比,以政府引導為特色的投資基金所激起的波瀾并不足以震動市場。
“政府引導類基金還未形成成熟的有效的商業模式,投資效率一直上不去。”上述重慶環保界人士稱,政府引導型基金發展較遲、市場化程度不高、環保產業投資周期又較長,所以不少基金的運營成績不盡人意。環保產業最顯著的特點在于社會公益性特點,在目前階段對投資目標應更多追求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真正解決環保產業的資金瓶頸。
據了解,重慶成立的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最大的特點在投資方向上,生態環保類企業投資不少于60%,重點投向三峽庫區成長性較好的生態環保類企業和重大環保基礎設施項目,從而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推動重慶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