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9 01:17:30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陳鵬麗 發自海南
每經實習記者 陳鵬麗 發自海南
國內橡膠價格與國際橡膠基本一致。中國熱帶農業研究院橡膠研究所副所長謝貴水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而天然橡膠價格不斷下挫的主要原因是行業供過于求、原油價格連跌以及復合膠的攪局。
在東南亞橡膠主產國提價措施失效的情況下,泰國前副總理披尼·扎祿頌巴公開表示,是東京以及新加坡兩地交易所主導的橡膠期貨價格導致現貨價格的暴跌。但海南橡膠董秘董敬軍卻認為,作為橡膠最大消費國,我國完全能夠主導國內天然橡膠價格。
合成膠與復合膠“攪局”
國際原油價格與天然橡膠同步變動,是因為石油是合成橡膠的主要生產原材料。石油價格連跌,意味著合成橡膠成本不斷下降,價格也會下降。
所謂合成膠,即是由人工合成的高彈性聚合物,廣義上是指用化學合成制得橡膠。除了合成膠,復合膠是國內橡膠市場的另一攪局者。
世上本無復合膠的說法,復合膠的由來是人們投機取巧的衍生品。中國天然橡膠協會秘書長鄭文榮告訴記者,目前,海關對復合膠的定義為“純度為95%~99.5%的橡膠。”但其實它就是另一種天然橡膠。
2001年,中國加入WTO后,為了保護國內天然橡產業,國家規定將天然橡膠配額外稅額定為20%~25%,以形成稅收壁壘。最早的復合膠2000年在青島誕生,一些人利用青島保稅區的政策,開始在保稅區內加工復合膠,關稅當時只有8%。人們為了避稅,往天然橡膠中添加一定量的炭黑或合成膠等,創造了“復合膠”一物。而后,國家對復合膠征收5%關稅,復合膠熱潮暫退。
2009年,東盟“6+1”的關稅政策再次調整,把東盟老成員國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進口的復合膠,協定稅率從5%再次降至0。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橡膠需求國,在此關稅政策下,國內外都紛紛瞄準中國復合膠市場。
“原來復合膠里還會混雜一些炭黑之類的,現在都不混了,直接在天然橡膠上挖個洞,填上一塊合成膠或其他物質,貼個‘復合膠’的標簽,就可以零關稅進來,海關無法檢測。進關后,把那塊東西取下,就完全是天然橡膠了。”鄭文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樣一來,復合膠對國內天然橡膠價格的沖擊更大。
2013年,復合膠再衍生新功能——金融屬性。因為瞄準復合膠的零關稅,國內外部分人士,借助國外貸款低息,在國外美金貸款購買大批復合膠,再到國內低價銷售,套錢投資。
根據海關統計,2013年我國復合膠的進口量暴增至154萬噸,而去年橡膠進口總量為418萬噸,復合膠占到了1/3左右。
據鄭文榮預測,今年復合膠的進口量將會更大,預計將超過160萬噸。
供求格局短期難變
對今年橡膠價格的下滑,謝貴水表示,根本原因還是全球天然橡膠供大于求的原因。他說,我國加入WTO之后,雖然國內橡膠年產量自給率不到20%,但國際橡膠的產能過剩仍然在中國市場體現并發揮作用。
11月18日,第二屆海南橡膠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在海口舉行,來自天然橡膠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專家云集,探討國內天然橡膠產業的發展情況。論壇上,多位業內專家達成一致意見:未來1~2年,國內橡膠價格仍將低迷,即使有所回升,幅度也不大。
謝貴水告訴記者,這主要是因為頁巖油、可燃冰等一系列石油替代品的興起,以及電動車的普及,未來市場對石油不會再新增太多需求,石油供求關系依然無法得到實質性的扭轉,原油價格的大幅回升缺乏需求的支撐。
除了石油外,橡膠的供過于求局面亦將持續。2005年以來,橡膠價格的上漲導致全球范圍內的產能擴張。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ANRPC)對全球各國2006以來新增種植面積統計顯示,2006年開始,天然橡膠推動了越南、泰國、中國等國家大幅度增加天然橡膠的面積。
據ANPRC統計,2006~2012年,全球共新增種植面積1896.1千公頃。中信證券研報認為,考慮農民在價格下行下不急于開割,以平均8年開割測算,2006~2008年間的大面積新增種植為2014~2016年帶來大約47萬噸~61萬噸新增量。
IRSG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橡膠需求增速為2.7%,考慮到美國經濟復蘇帶來的全球需求好轉,IRSG對2014年全球橡膠需求增速預測為3.9%。2013年全球橡膠的需求量為1132萬噸,產量為1204萬噸,按照IRSG增速測算,2014年全球需求量為1176萬噸。考慮到2006年約有300萬公頃新增面積將在2014年開割,大約對應47萬噸的新增產量,即使考慮到厄爾尼諾影響帶來的單株3%左右減產,全球橡膠產量將達到1213萬噸,依然存在44萬噸橡膠將轉結為庫存。
謝貴水亦認為,今明兩年釋放的產能是2005年之前擴張的產能。但仍有2009年后一批新增橡膠樹種植的產能,正在等待釋放。
保護國內橡膠價格迫在眉睫
因膠價低迷,膠農選擇改種,這種現象并不只發生在海南瓊中。鄭文榮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我國橡膠另一主產地云南,砍倒改種面積已經超過10萬畝。“砍掉后種香蕉,一畝就能賺1萬元。”
此外,他認為國內膠價主要是被零關稅進口商品打擊得一塌糊涂。據他透露,目前橡膠進口有兩種計稅方式,一種為從價稅,稅率達20%;而另一種是從量稅,無論進口多少量,稅費都為1200元/噸。“假設以12000元/噸價格購買,天然橡膠的稅率只有10%。”關稅壁壘名存實亡。“保護國內橡膠價格首先要從關稅政策入手。”鄭文榮說。
自2001年起,我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消費國,且份額穩定上升。但盡管如此,我國在國際市場上對天然橡膠的定價并無話語權。天然橡膠期貨市場價格由日本及新加坡兩大期貨市場決定。
董敬軍則告訴記者,他認為,國內天然橡膠行業完全可以通過天然橡膠協會以及天然橡膠工業協會協同天然橡膠的上下游企業,穩住國內橡膠的價格。
“作為上游不希望橡膠價格太低,也不希望太高。作為下游生產企業,他們也一樣。橡膠價格過高或者過低,都會打擊上下游的積極性。我們非常希望行業協會可以協同上下游,穩住橡膠價格。”董敬軍告訴記者,他認為,中國完全可以擁有對國內橡膠的定價權。
而對此,鄭文榮則表示,目前中國天然橡膠協會正在與中國天然橡膠工業協會溝通,希望能與后者取得共識。中國天然橡膠協會目前亦正在聯合上海期貨交易所及工業協會,構建一個產業聯盟,保護國內橡膠價格。
“產業聯盟從去年開始搭建,框架已有但至今仍未成型。”鄭文榮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