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2-19 09:36:12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12月17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同匈牙利、塞爾維亞、馬其頓三國總理舉行會晤時宣布,四國將同希臘一同建設中歐陸海快線,爭取兩年內建成。
去年中匈塞達成協議共建匈塞鐵路,中歐陸海快線則是該協議的進一步落實和深化升級。
推廣中國基建到中東歐
按照初步設計,中歐陸海快線南起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北至匈牙利布達佩斯,中途經過馬其頓斯科普里和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直接輻射人口3200多萬,建成后將為中國和歐洲雙邊貿易開辟一條新的便捷通道。
今年6月,李克強出訪希臘時考察過比雷埃夫斯港。該港口是希臘最大的港口,號稱“歐洲的南大門”。中國遠洋運輸集團于2008年中標該港集裝箱2、3號碼頭特許經營權。
眾所周知,運輸成本是決定貨物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更短的運輸線路和時間肯定意味著更便宜的價格。
李克強在6月訪問希臘視察比港時說,歐盟是中國最大貿易伙伴,約80%以上的中國貨物經海運抵達歐洲,通過比雷埃夫斯港的航線可以比傳統航線縮短7至11天運輸時間,是中國到歐洲最短的海運航線。
改造后,現有的路線將從時速40公里提升至200公里左右。也即從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到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現在乘火車需要8到10個小時,今后只需要兩到兩個半小時就能到。
鐵路的建設和提速對中國企業來說是好消息,因為中企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制造競爭力較強。
正如李克強所說:“中國有成熟經驗和技術,鐵路、電力、港口等裝備制造可以說不僅質優,而且性價比高,在國際市場有競爭力,也適應中東歐需求。”
鐵路等基建設施的投建將直接加速雙方的經貿投資往來增長。
商務部部長助理王受文表示,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前景廣闊。今年前10月,雙方貿易額達500億美元,同比增長10.1%,增幅比去年明顯加快。中國企業在中東歐國家投資超過50億美元,涉及機械、化工、電信等多個領域,投資形式更加多樣化,并正在積極推進核電、火電等項目投資合作。
金融政策護航企業走出去
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少不了金融支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國務院將出臺金融支持各類企業“走出去”的政策,金融機構通過支持企業“走出去”而對外發展,并支持人民幣國際化,實現雙贏。
王受文稱,中國和中東歐的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方面,一批橋梁、電站、高速公路項目進展順利。雙方金融合作也在不斷加強,中方多家銀行在當地開設分行,中國-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一期5億美元已成功實施。
作為中國幫助中東歐國家發展的重要項目,2013年中國面向中東歐國家的“100億美元專項貸款”已經在落實當中。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波黑簽署了斯坦納瑞火電站項目協議是100億美元貸款框架下的首個項目。中國機械設備工程公司承建塞爾維亞第一個新的燃煤發電站并擴建附近一個褐煤礦山,所需資金85%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方式現在有資本輸出、國際并購和先進技術的整合,層次與從前的簡單商品和勞務輸出不一樣了。
中國進出口銀行等金融機構在中國企業“走出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據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劉連舸說,中國金融“走出去”最初的模式是跟著中國企業走,企業到哪,金融服務到哪。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隨著中國金融和銀行業實力不斷增強,金融“走出去”出現另一種模式,即由政府主導先簽署戰略協議框架,再通過金融支持落實項目。領導人出訪簽署基建和交通協議框架就屬于這一種。
“從銀行角度來看,錢不是問題,中國擁有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也相繼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劉連舸說,后面將要成立的基金規模將更大。
劉連舸也提出,“走出去”的基建企業也可以學習和借鑒互聯網的“眾籌”模式籌集資金。在他看來,錢不是問題,創新和人才是大問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