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中鋁再吹扭虧號角:1元拋售虧損光伏資產

2014-12-22 02:20:47

12月19日,中國鋁業宣布,擬定以1元的掛牌價,剝離旗下硅產業不良資產。不同的是,這次母公司并無接盤意愿。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彭斐 發自山東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彭斐 發自山東

“斷臂求生”雖能解一時之渴,但在重新跌入泥潭后,中國鋁業又在尋求新的求生之道。

12月19日,中國鋁業(601600,SH)宣布,擬定以1元的掛牌價,剝離旗下硅產業不良資產。不同的是,這次母公司并無接盤意愿。

一年前,中國鋁業公司(以下簡稱中鋁公司或中鋁)接盤中國鋁業鋁加工資產,但200多億元的輸血,并未給中國鋁業帶來實質性改變。

在一位資深業內人士看來,中國鋁業此番剝離不良資產,仍是迫于虧損壓力,同時有利于公司集中精力做好鋁板塊主營業務。

此前,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中鋁內部人士多次強調,在公司的計劃中,扭虧一直是首要任務。作為該計劃的制定者,“中鋁老兵”熊維平于10月20日離任,作為接任者,擺在原成都市市長葛紅林面前的第一要務,仍是扭虧。

在鋁行業依舊低迷的眼下,如何帶領中鋁扭虧脫困,成為擺在葛紅林面前的難題。

被拋股權凈資產為-10.4億元/

12月19日,中國鋁業公告稱,將對旗下中鋁寧夏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鋁寧能)所屬的四家硅產業子公司在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出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被掛牌的四家公司中,除持有寧夏銀星多晶硅73.12%的股權外,中鋁寧能持有寧夏寧電硅業有限公司、寧夏寧電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寧夏寧電硅材料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100%股權。

據北京中企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評估,上述四家公司股東全部權益的市場價值進行評估計算,中鋁寧能所持股權對應凈資產值為負數,總計約為負9.3億元。此外,如加上中鋁寧夏能源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銀星能源同時拋售銀星多晶硅26.88%的股權,被拋售股權的凈資產,合計超過負10.4億元。

對于拋售價格,中國鋁業的公告顯示,上述股權擬捆綁打包出售,掛牌出售價格擬不低于標的股權評估值(評估值為負值的,掛牌出售價格為1元)。若掛牌出售在限定時間內沒有完成,中鋁寧能擬對上述四家子公司實施解散清算或申請破產。

而據評級機構聯合資信的一份跟蹤評級報告顯示,如今距中國鋁業增資收購中鋁寧能,僅過去不到兩年的時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的報告顯示,2013年1月,寧夏發電集團進行了增資擴股并更換了名稱,注冊資本由357314萬元變更為502580萬元,新增注冊資本全部由中國鋁業繳納。

此后,公司名稱由“寧夏發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中鋁寧夏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截至2013年3月底,中國鋁業持有中鋁寧能70.82%股權。

記者注意到,此次掛牌交易的四家子公司,主要業務均圍繞硅材料或硅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所出產品包含了高純硅、多晶硅、單晶硅等。

不過,自2006年后,我國光伏行業快速發展,眾多企業項目紛紛上馬,并最終引發2012至2013年的行業寒潮。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此番剝離不良資產,仍是迫于虧損壓力,這將有利于中國鋁業集中精力,做好鋁板塊主營業務。

對于上述光伏資產拋售,中國鋁業在公告中稱,本次資產重組,有利于公司調整產業結構,盤活存量資產,符合公司發展戰略,符合公司和股東的根本利益。

全球鋁需求不復蘇,扭虧難度大/

在葛紅林履新中鋁公司董事長僅僅10天后,中國鋁業即對外披露2014年三季報。此時的中國鋁業,虧損額進一步擴大。數據顯示,中國鋁業今年1~9月營業收入同比下滑14.15%至1048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額度加大,當期虧損54億元。

在離職前,熊維平一直奔著“中鋁要在2015年實現本質脫困,達到各個板塊盈利而且要保持盈利”的目標努力。在過去幾年里,中鋁公司在前掌門人的手中迅速壯大,目標是要成為包含鋁業、銅業、稀土等多金屬的一家世界級礦業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鋁內部獲悉,目前,這家公司在秘魯的銅礦項目已經投產,而通過持續發力,也從工信部拿到了稀土大集團整合的“牌照”。值得注意的是,葛紅林所接手的中鋁公司,有下屬公司66家,業務涉及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有5家控股子公司實現境內外上市。

在一位金屬行業分析師看來,作為一家央企巨頭,中鋁巨大的攤子,無論是對前任熊維平,還是對葛紅林,都將是不小的挑戰。

在接過帥印第二天的10月21日,葛紅林即在中鋁公司總部會見了他的第一個重要客人——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

在郭臺銘之后,葛紅林會見了來自其老東家寶鋼集團的舊友——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

葛紅林還接連會見了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的負責人,以期在中鋁公司的轉型升級及國際市場開拓中獲得穩定的資金支持。

中鋁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由于葛紅林剛上任不久,公司正在穩定過渡,未來將探討如何改善經營管理,降低價格對業績的影響。

不過,有部分業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如果全球鋁需求不復蘇,扭轉中鋁虧損的局面對于葛紅林來說,仍是一個難度極大的任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