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2 02:20:56
京東將利用其現有物流體系,“與仁壽縣政府進行多方面合作”,探索“工業品下鄉”與“農產品進城”,即“一進一出”模式。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謝振宇 江然發自四川仁壽、成都
每經記者 謝振宇 江然發自四川仁壽、成都
又到一年“不知火”(俗稱“丑柑”)上市季,楊梅看起來有點擔憂。作為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河口不知火合作社負責人之一的她急迫想知道,如何為即將上市的水果找到一條更好的銷路。
12月21日,京東集團與四川仁壽縣政府就“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合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仁壽縣成為京東下鄉進村 “星火試點”的首個簽約試點縣。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了解,京東將利用其現有物流體系,“與仁壽縣政府進行多方面合作”,探索“工業品下鄉”與“農產品進城”,即“一進一出”模式。楊梅和當地其他合作社代表們期望由此搭上農村電商的快車,拓寬農產品的銷路。
電商巨頭早已垂涎農村市場,且動作頻頻。無論是京東掀起“刷墻潮”,還是阿里召開“縣長大會”,都是為了加速渠道下沉,爭搶農村市場。盡管農村電商的“跑馬圈地”運動已如火如荼,但真正下沉到鄉還需邁過更多門檻,例如品控,這也是電商巨頭在摸索的問題。
“星火試點”首先入川
稍早前的兩個月,是“愛元果”(當地一種水果品種)的銷售季,楊梅和她所在的合作社有了電商銷售的初體驗。
楊梅說,網上銷售雖然價格、利潤更高,但量卻很小,目前全社總共賣出了5萬~6萬元,但網上只賣出了幾千元,傳統的批發仍是主要途徑。接下來,丑柑大量上市,“去年丑柑總共400萬斤,產值差不多6000萬元”,她希望能通過電商來拓展銷路、賣出更好的價格。
和楊梅一樣,仁壽縣眾多農業合作社希望能找到打開 “電商”之門的鑰匙,解決農產品銷路。
12月21日,仁壽縣成為京東下鄉進村“星火試點”的首個簽約地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了解到,與會的有當地十余家合作社代表。雙方簽訂合作協議后,京東將在仁壽縣,就建設京東服務中心、完善鄉村配送體系、招募農村合作點、扶持電商平臺和傳統商貿企業、建立大家電“京東幫”服務店等五個方面,探索工業品下鄉模式。
此外,京東方面表示,將通過強大物流體系幫助當地優勢產品走出去,包括開通網上特產館、數據金融支持等五個方面,探索兩頭受益的農產品進城模式。
京東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之所以把首個農村電子商務試點縣放在四川省仁壽,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四川省是商務部確定的首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省份之一;第二,仁壽縣是四川人口第一大縣,消費、生產等各方面潛力巨大;第三,仁壽位于天府新區核心區域,交通便利、基礎設施相當完善;第四,仁壽縣對電子商務特別重視;第五,仁壽縣有許多特色農產品,比如枇杷、不知火、甲魚、張記芝麻糕等,和京東生鮮配送有天然的合作點。
據京東農村電商政府事務負責人李賀明介紹,京東將建設“仁壽特產館”,未來會在當地選取一家企業,“他們來組織,我們選擇這家落地企業進行合作,后續直接采購和銷售的產品;京東地方特產館與天貓不同,京東自身未來會大量采購。”
與國內其他電商相比,京東的一大優勢在于物流體系,如今下到仁壽一級縣城,京東將如何解決物流的問題?京東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京東在四川的物流體系已能覆蓋60%的縣城,而仁壽的物流配送,目前通過成都現有物流網絡即能完成。“如果實在無法覆蓋至鄉一級,則將考慮與郵政網絡合作。”李賀明稱。
電商已成為地方發展戰略
電商企業更多地切入農產品電商與農村消費電商領域,不僅僅是電商本身的變革,更多是一場商業革命。
“我們慢慢培育農村消費市場,讓農戶懂網絡,他們在網上購買產品,政府幫助農戶在網上銷售產品,最終形成‘一進一出‘,農村電商市場也就成熟起來。”李賀明解釋道,這也是包括京東等巨頭想要最終實現的“電商下鄉”:從“送進來”到“運出去”。
如何順利把農產品銷出去,自然是農民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就像65歲的仁壽文宮枇杷協會會長闞加云所說的那樣,“但凡枇杷豐收,都會滯銷。希望能夠借京東的平臺更多外銷。但京東接下來具體會如何推銷,我們也還不清楚,效果會如何,還需觀察。”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中國扶貧基金會目前正在四川開展電商扶貧的活動,把四川雅安的獼猴桃在網絡上銷售。在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劉文奎看來,電商巨頭關注農村電商,對扶貧工作亦是巨大的機遇。“做好農村電商工作,能夠讓更多農戶將自己的產品放到網上,通過互聯網和電商模式實現價值,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脫貧、加快扶貧的工作進展。”
從淘寶村到淘寶縣,“網店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鄉土社會的重構。”阿里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過去的“淘寶村”都是完全自發形成的,而現在的“淘寶縣”正在逐漸成為政府的經濟發展的重要思路。
“農村小康不小康,關鍵看電商。”昨日,四川省商務廳副廳長楊春軒亦直言,“四川電子商務發展目前看季節還是冬天,但很快將迎來春天。”值得注意的是,四川省已將電子商務確定為新興先導型服務業,今年該省電子商務交易額預計將突破1.3萬億元,增長約58%。
電商巨頭農村圈地
垂涎農村市場的電商巨頭遠非京東一個,農村電商已被看做電商新的發力點。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中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將近一半,但網民比例只占不到30%,網絡消費的比例更是不足10%;另據阿里巴巴預測,2014年全國農村網購市場規模達到1800億元,到2016年將突破4600億元,呈爆發性增長。
在一片藍海的“誘惑”下,電商巨頭動作頻出,圈地不斷。其中頗具標志性的就是“刷墻潮”:2014年初,京東、阿里集體下鄉“刷墻”引發熱議,據統計,從2013年四季度到今年3月,京東在全國100多個鄉鎮刷了8000幅墻體廣告。
2014年下半年,京東、阿里和蘇寧先后公布了農村電商的戰略規劃。其中,阿里巴巴表示,將投入100億元發力農村電商,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農村服務站;蘇寧云商則希望,在5年內,建設1萬家蘇寧易購服務站,覆蓋全國1/4的鄉鎮;此外,京東也宣布將攜手中國郵政發力農村電商。
無論是京東掀起“刷墻潮”,還是阿里召開“縣長大會”,都是為了加速渠道下沉,爭搶農村市場。但在打響農村電商攻堅戰之際,物流體系、消費觀念、人才領域等問題,均需要進一步摸索和解決。
“現在農村電商面臨的問題,主要在于農民意識和觀念的落后:不熟悉網絡,不知道網購。”李賀明直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京東將加強對自身平臺的傳播,“會選取一批鄉村網絡推廣員,在農村幫農民通過網絡銷售產品,教會他們網購。”
在闞加云看來,目前農村網絡尚不健全,網民少及網購意識也不強,農產品網絡銷售的效果亦還需觀望。
而談及農產品走出去的問題,品控則是最大問題。“最重要的問題還是產品質量。”劉文奎認為,“傳統農戶都是分散生產,以家庭為單位,產品質量難以標準化。將來,農戶規模化生產、建立完整有效的質量控制流程,將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