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股市導讀

每經網首頁 > 股市導讀 > 正文

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緣何銷聲匿跡

證券時報 2014-12-25 07:55:31

 

“公開市場已經暫停一個月了,你看周四會操作嗎?”——面對這一話題時,多位受訪的銀行機構金融市場部人士認為,目前重啟的必要性似乎并不大。

支持他們做出上述判斷的,是上周三開始的資金面緊張局勢,現在已得到明顯緩和。不過據了解,此次投放流動性的手段并不是公開市場逆回購,而是去年以來新創設諸多定向貨幣政策工具中的某幾項,包括SLF(常備借貸便利)、PSL(抵押補充貸款)等。

“央行‘偷偷摸摸’放了錢,就沒必要再在公開市場操作了。”一交易員還向記者確認,這兩天央行的確進行了相關操作。

既然如此,中國央行公開市場還有必要繼續存在嗎?

溫州當地某股份制銀行固定收益部負責人表示,公開市場肯定不能關閉。不管做不做,公開市場的存在就是一種態度。同樣道理,那些眼花繚亂的創新定向工具,也是央行的一種態度。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相關定義,我國公開市場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已隱匿多年的央行票據、近期使用較為頻繁的正回購或逆回購、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以及國庫現金定期存款等。

實際上,從去年四季度開始,SLO首先登場。隨后又陸續出現了SLF、PSL及MLF(中期借貸便利)等,市場戲稱之為“四大金剛”。不過,它們之間也有區別。SLO屬于央行官方定義的公開市場操作工具,而其他三種并不在此列,也即屬于非公開操作手段,央行無需對外公開其具體操作信息。

根據央行規定,新工具中僅有SLO的實施情況需要延遲1個月公布。從官網公告來看,迄今為止的最后一次SLO操作是在今年2月27日。

很明顯,今年以來絕大部分時間央行采用的都是“暗箱操作”。對此,接近貨幣當局的一位人士曾對記者表示,中國金融市場存在較強的不均衡性,非公開操作并不意味著不透明,它有其存在的市場基礎。

在受訪人士的觀點中,也有針對當前我國匯率格局的。他們認為,公開市場主要針對資金的數量與價格,但相比而言,涉外的匯率問題其實更為敏感和重要。

他們指出,在人民幣匯率當前受壓的背景下,央行再度降息的可能性應該也在減弱。仔細分析11月22日的那次降息不難發現,考慮到上浮調整因素后,當前我國“實際的”1年期基準存款利率仍為3.30%,與2012年7月降息后的水平保持一致。不同期限貸款利率雖有所下調,但缺少實際的操作意義。

美元指數自今年7月初的79.75低位開始持續走強,迄今為止的半年內已升至最高的90.13,區間累計升幅超過13%;同時期的境內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雖一度短期逆勢走強,但11月至今突然呈現快速貶值之勢,兩個月內貶值幅度達到1.8%左右。

與人民幣貶值相重疊的,是央行降息以及銀行代客結售匯的連續3個月逆差。這表明,美元的吸引力正在持續增加,這無疑制約了我國央行的進一步降息。據商業銀行國際業務部人士介紹,后者逆差表明國內的企業與居民更愿意持有美元,并同時意味著人民幣大量滯留在金融機構而非實體部門。長遠來看,這將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形成較大阻礙。

無疑,主要著力于國內資金價格變動的公開市場,其作用似乎正日漸式微。

廣發銀行金融市場部利率交易主管歐陽健認為,今年以來的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側重的也不再是數量,而是價格信號了。所謂的投放與回籠已不再是央行的主要目標。歐陽健指出,我國貨幣政策工具逐步健全,有利于央行操作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